中国梦·大国工匠篇|李涛:四代基层“黄河人”的奉献与坚守

澎湃新闻记者 汤琪
2019-09-14 12:58
来源:澎湃新闻
李涛在山东德州黄河河务局潘庄管理段当了7年河道修防工。澎湃新闻记者 朱伟辉 视频编辑 沈彤(02:29)
【编者按】

“中国梦·大国工匠篇”大型主题宣传活动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和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开展,中央新闻网站、地方重点新闻网站及主要商业网站共同参与。活动旨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通过采访报道基层工匠典型,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在全网全社会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德州市齐河黄河河务局河道修防工技师李涛。 本文图片均为澎湃新闻记者 丁晓文 图

8月11日早晨,台风“利奇马”在山东登陆,这让原本就处于汛期的黄河水流愈发湍急。

那天,在离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县城120多里地外的潘庄,30岁的河道修防工技师李涛正在值班,他每隔三个小时就要到黄河边观察水位和雨量,随时向上级汇报,掌握雨情和汛情。

“台风来的时候,我们确实比较辛苦,下着雨还要出去进行巡查。”近日,李涛在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回忆时表示,越是刮风下雨的时候,他越要到室外去,因为这时黄河越容易出现险情。

黄河像母亲一样滋养着中华文明,“黄河人”则像守护母亲一样守护着黄河,李涛就是其中一位平凡的“黄河人”。七年来,每到汛期,他的身影总会出现频频出现在齐河河务局潘庄管理段的黄河边。

家庭对李涛的成长有着深刻的影响,从老爷爷、爷爷到父亲,祖辈三代都是“黄河人”,这跨越半个多世纪的足迹,让李涛的小家与黄河大家庭之间产生了一种无法分割的情愫。

“在祖辈身上,我感受到的不仅是黄河人的无私奉献、兢兢业业,更看到了我为之奋斗的黄河精神。”李涛说。

黄河与黄河人

在迷茫中磨练意志

2012年的冬天,李涛迈进了德州黄河大家庭,以复退军人的身份,复员安排到齐河河务局潘庄养护队,成为一名河道修防工人。

潘庄管理段距离齐河县城120多里地,无论当时还是现在,交通都不算方便,生活条件也比较艰苦。

作为德州黄河河务局下辖基层段所,当年的齐河潘庄管理段办公条件不比现在二层小楼,使用的还是老式木头门窗、桌椅、白炽灯、煤球炉组成的老房子。

让李涛印象最深的,就是冬天值班。当时要烧煤球炉取暖,一天下来被子上裹着一层灰,而且需要提前把水储存下来,否则当水管冻坏的时候,只能跑到二里地外的潘庄闸管所接水。

作为一线养护工人,李涛的日常工作都是野外作业,一年到头重复着清扫堤顶路面、捡拾堤防和险工垃圾、修整坍塌备防石垛、填垫水沟浪窝、植树、病虫害防治、防汛值班等常规工作。其中最苦最累的,当属夏、秋两季的草皮修剪。

烈日下,李涛背着近20斤重的割草机割草。

烈日下,李涛和同事们一起背着近20斤重的割草机左右快速摆动,挥汗如雨,堤坡和埽面上高高的杂草被割草绳打倒打碎,伴随着草屑、灰尘、虫子尸体、小石子一并在空中飞舞,落在被汗水浸湿的工作服上,时间久了工作服就像盔甲一样,又厚又硬。

“即使你穿着厚厚的衣服,戴着两层口罩,完工后身上也往往会附着一层灰色的粉尘,甚至鼻孔里也全是黑色的粉尘。”李涛说。

在每年两个多月的打草季里,李涛和同事们每天从早上七点多一直忙碌到傍晚七点多,一天将近九个小时与汗水、灰尘、机器轰隆声为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们的手上磨出了老茧,皮肤晒得黝黑。

“刚工作的时候其实有很多期待和憧憬,只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李涛表示,当他怀揣梦想、踌躇满志想在黄河边大展拳脚、有所作为时,每天却是重复琐碎且枯燥的日常工作,这让他也一度迷茫过。

直到有一次,他在参加2016年举行的青年科技治黄工作者座谈会时,有专家对在座青年“黄河人”说,基层养护职工确实很辛苦,要摆正心态,我们进行草皮修剪不仅是为了美观,更重要的是发现堤防及埽面工程存在的水沟浪窝及隐患,以便更好地进行工程维修养护,保持良好的工程面貌,确保黄河大堤达到“防洪保障线、抢险交通线、生态景观线”的要求。

李涛豁然开朗,“成长就是这样,在黄河最基层的养护队上,我们这些年轻人不断接受着磨练,正是在艰苦的工作中,我们熟悉了业务,磨练了意志。”

李涛正在进行工程观测

为养护任务跑遍9公里多堤防

2015年,对李涛来说,是一个特别关键的转折点。

当年5月,他参加了山东黄河技术工人骨干培训班,那是他第一次系统地学习河道修防工所涉及的工程检查、工程观测、工程养护、工程维修、工程抢险等基础理论知识和各项技能。工作中遇到的种种疑惑、不解在这里得到了解答,同时也使他更深切认识自己所从事这项工作的复杂性和重要性。

为了全面掌握河道修防工的专业知识,提升工作技能和效率,李涛开始拿起课本,利用每天早上、晚上以及节假日等时间一点一点地学习《河道修防工》。

当时正值“十二五”工程检查期间,作为潘庄养护队技术员的他,用近两个月的时间一直呆在责任段,严格按照工程管理考核标准施工。

为了又好又快完成工程维修养护任务,他跑遍了潘庄所辖9.529公里的堤防与险工,熟悉并全面掌握了所辖堤段草皮、树株、排水沟、险工坝头等详细资料。在年终的工程质量检查中,潘庄责任段的优良工程面貌获得检查组一致好评。

在边学、边干中,李涛迎来了山东黄河河道修防工技能竞赛,初战沙场便取得了竞赛第二名。在2017年举行的全国河道修防工职业技能竞赛上,凭借扎实的理论功底、出色的实操表现,他从46名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一举夺魁。

谈起全国赛的经历,李涛告诉澎湃新闻,他在准备竞赛期间,几乎每天晚上都要学到凌晨一两点,早上五六点钟又起床学习,对于一些不明白的知识点,他还会开车四五十公里去找老师傅探讨。

“我可以安于平凡,但我不想甘于平庸。”李涛表示,作为新一代“黄河人”,能够做的事情还很多,他可以学习更多知识,可以实现更多的人生价值,可以为黄河贡献更多的力量,哪怕是再微不足道的工作,只要肯努力,勤钻研,就能创造更加光明的未来。

李涛和同事一起在黄河边巡查

四代基层“黄河人”的坚守与传承

从最初的动摇迷惑,到如今的宁心静气,从最初对黄河工程的一知半解,到如今谙熟堤防险工的各个位置,从最初工作中的浮躁与乏味,到如今的踏实肯干、严谨认真,李涛从一名养护新兵逐步成长为业务熟练的河道修防技术工人。

能有这样的转变、取得此番成绩,少不了家庭给李涛带来的深刻影响。

从老爷爷、爷爷到父亲,祖辈三代黄河人,跨越半个多世纪的足迹,让李涛自己的小家与黄河这个大家庭之间,产生了一种无法分割的情愫。

李涛告诉澎湃新闻,他从小在黄河边长大,在家里听到、接触到最多的就是关于黄河的事,包括黄河的人、黄河的抢险故事、黄河的防汛值班等。

李涛的老爷爷是新中国第一代黄河人,他们当时抡大锤、搬巨石,将原来老的埽工坝头改建成防冲能力更强的石头坝头。1962年,李涛的爷爷参加工作,在潘庄闸管所退休。他的爷爷当过工程班班长、股长、段长以及当时齐河修防段造船厂的负责人。李涛的奶奶曾告诉他,爷爷年轻时很少在家过年,作为爆破队长,他总是坚守在防凌一线。

1978年,李涛的父亲加入了“治黄大军”,在最基层的一线机械化施工队、吸泥船、管理段、闸管所一干就是40年。父亲对工作认真执着、任劳任怨、兢兢业业的态度深深印在李涛脑海里。

每年六月份,闸上停水,父亲都会和同事在外施工,为干渠清淤,而六月份也恰好是奶奶的生日,为了配合父亲的工作,奶奶的生日基本上都会推迟,父亲总是很愧疚。“去年四月份,父亲退休了,他无怨无悔把自己的青春和汗水奉献给了热爱的单位和治黄事业。”李涛说。

正是有了四代“黄河人”的记忆,李涛从小就对黄河有了归属感。他也见证了治黄事业的不断发展——从最初抡着大锤、搬着巨石、挑灯巡堤、以身试水,到如今动用推土机、挖掘机、自卸车等机械化设备施工,用无人机进行智能化巡查。

李涛(最左)系好安全绳,准备到黄河边检查。

走在齐河黄河大堤上,挺拔的树、翠绿的叶纷纷映入眼帘,宛如一条蓬勃的绿色长城。而这条绿色长城的形成,记录了一代代黄河人在筑绿、护绿、爱绿道路上的传承与坚守。

尽管设备更新换代,但李涛一家人对黄河的情愫始终未变。“在祖辈身上,我感受到的不仅是黄河人的无私奉献、兢兢业业,更看到了我为之奋斗的黄河精神。” 李涛这样表示。

    责任编辑:钟煜豪
    校对:刘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