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轮出行启思录:自行车的回归,对城市的意义并不简单

2019-09-12 15:14

对于很多人的记忆里,自行车是个温暖的象征。童年、亲情、简单又无法替代的欢乐……在80后、90后一代人心中,比起作为交通工具,自行车更是一种情怀。

80-90年代,我国的自行车出行分担率(即自行车出行占总出行次数的比例)曾高达60%,在北上广这样的大城市,还有一些省会城市,自行车出行分担率甚至达到80%。由于数量多、普及率高,因此自行车一度是中国人出行的代名词。不过,这一切似乎成为了历史。

“原来我们中国被称为‘自行车王国’,但是二十几年后我们把这个名字让给了荷兰,我们丢掉了。”来自交通运输部城市交通管理研究中心尹志芳博士不无惋惜的表示。

“自行车王国”桂冠易主,背后是城市规划重心的变化

近20年来,随着中国进入高速发展期,在交通出行领域,机动车发展迅速,因此有些城市取消了自行车道,改为给机动车让路。自行车的骑行、停放被机动车挤占的现象很严重,骑行安全得不到保障。自行车一度从人们生活中的“三大件”淡出,被电瓶车、汽车所代替。

而现如今,全球公认的“自行车王国”是荷兰。9月8日,哈啰出行联合荷兰驻上海总领事馆、上海市崇明区人民政府、阿里巴巴集团举办“2019中荷低碳骑行之旅·迈向可持续性未来”骑行活动。在活动上,荷兰旅游局亚洲总代表Eddie Yang发表演讲表示,荷兰总共1700多万人,却拥有2000多万辆自行车。2016年荷兰全国有430万人在使用单车出行,占荷兰总人口的近1/4,骑行总里程155亿公里,人均骑行里程达到3.4公里,骑行用户均匀覆盖学生、上班族和60岁以上老人,累计减少碳排放量120万吨。在荷兰人的生活中,到处可见自行车的影子——上下班通勤、接送孩子、带宠物散步,甚至还有卖冰淇淋的自行车。而且,荷兰还有完善的专供自行车使用的公路网,总共有4-6万公里长,相当于中国国家高速公路的50%的长度。

Eddie Yang表示,到荷兰无论是生活还是旅游,都极力推荐将自行车作为主要交通工具。荷兰的城市规划和建设为自行车骑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这种环保的交通方式已经成为典型荷兰生活的一部分,甚至连荷兰首相都是骑自行车上下班的。

不过从历史来看,荷兰其实也经历过自行车被小汽车“排挤”的过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荷兰的小汽车保有量和使用量均呈现爆炸式增长,在1950年至1970年间,小汽车保有量从14万辆增长到340万辆,而自行车的使用量则降低了近三分之二。在这段时期,荷兰所面临的环境与现在的中国有点像:城市建成区急速扩张,新居民区大多建造在距离市中心25-50KM的地方,但大量的就业机会仍然留在市中心,导致远距离通勤变为常态。另一方面,居民收入增加和小家庭取代大家庭,都使得私家车成为最热门的家庭消费品。小汽车的增加使国家的道路规划大幅度倾向于机动车,而这又进一步挤压了自行车的生存空间。

1975年后,在金融危机和能源危机的影响下,迫使荷兰政府重新审视现有规划政策,并注意到了大规模使用小汽车带来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比如严重的空气污染和大量的交通事故。政府通过法律法规、优惠政策和新城市规划来积极引导人们重新使用自行车,并修建了大量为自行车出行服务的设施和道路。对于长距离交通通勤,政府希望人们更多利用自行车+火车的方式来实现,为此铁路公司提供了共享单车服务,并开设专门车厢允许自行车上火车,并在全国351座火车站周边100米范围内都设置了大型的自行车停车场。在自行车种类上,政府也允许各种类型的自行车上路——比如三轮的、多人骑的、带乘客车厢的等等,在荷兰街头往往会看到各种“奇形怪状”的自行车,而“骑车带人”也不算违法行为。

自行车或许是解决中国城市交通问题的一剂良药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荷兰自行车交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中,我们可以得到不少启发。中国城市发展至今,“拥堵”永远是许多大城市交通的核心问题,而由于机动车变多所带来的环境污染的问题,更影响着每一位生活在这里的人。自行车作为一种辅助交通手段,可以用来配合城市主要公共交通网络,对于鼓励人们尽量多低碳出行,减少路上机动车的数量,有着积极意义。

“共享单车不仅是绿色出行方式,我们通过分析北上广深四个城市的日骑行订单量与拥堵的延时指数发现两者呈负相关,共享单车对缓解交通拥堵非常有效,可以使城市出行效率提升15-19%。”尹志芳博士表示。

作为全球范围内环保意识领先的城市之一,上海有着深厚的骑行文化渊源。150多年前,上海就是中国第一个出现自行车的城市,自此,两轮出行便深入到沪上城市生活中。如今,上海自行车保有量高达千万级别,中心城区慢行道系统建设在全国居于前列。

在城市规划和发展上,上海也与以前的荷兰有一些共同之处。虽然市区已经有了密集的地铁和公交网络,但大量新建成的郊区居民区却难以被这些网络所覆盖。更严重的是,郊区居民区往往聚集了大量每天需要去市区上班的年轻人,这使得“开车代步”几乎成为每天通勤的刚需,这也造成了一种特有的交通拥堵现象:每天的早晚高峰,最堵的节点并不是在市中心,而总是在郊区连接市区的几个交通门户上。在共享单车出现之后,大量日常通勤被共享单车+地铁的方式所取代,对早晚高峰起到了分流的作用。不过与荷兰的自行车使用环境相比,上海还是有欠缺之处,比如允许自行车通行的道路不连续,缺少安全可靠的自行车停放场所和装置,对特殊类型自行车仍然不允许上路,这些都限制了自行车的使用范围。

两轮,出行行业的下一程方向

两轮出行的需求在也催生了新的两轮出行企业。还是以上海为例,以往上海有全国人民所熟悉的“凤凰”和“永久”牌自行车,作为当年的“结婚三大件”畅销大江南北。共享出行行业兴起后,上海也诞生了多家共享出行企业。其中,哈啰出行作为其中佼佼者,在激烈的单车大战中杀出一条血路,凭借过硬的产品和技术,短短三年内积累了2.6亿注册用户,而这接近全国1/5的总人口数。

在上海,时不时会看到蓝白相间的单车穿过林荫斑驳的大街小巷,成为这座时尚之都的清新风尚。上海人有多爱骑单车?据哈啰出行统计,目前已有900万上海常住人口成为哈啰的注册用户,共享单车绿色环保、省时高效、有益健康等特点受到广大上海市民的欢迎和认可。如今,作为短途出行的首选,单车已经成为与公交、地铁并行为申城三大公共出行方式,满足了市民日常通勤和短途接驳的代步需求,上海由此成为中国乃至全球二轮出行的标杆城市。而共享单车的“上海模式”,也恰恰印证了两轮出行在中国城市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除了解决拥堵问题,两轮出行也真正让零污染的出行方式走进了喧嚣的城市生活。根据哈啰出行提供的数据,三年来,哈啰用户单车骑行总里程加起来已达189.8亿公里,累计减少碳排放量高达147万吨。令人欣喜的一点是,在中国,19-40岁的中青年是更喜爱骑单车的群体,单车人均骑行里程为1.54公里。这意味着在未来,以两轮出行为代表的“零碳生活”意识将从80后、90后这一代人开始持续传承,最终成为社会主流观念为人们接受。“目前,在技术革新的加持下,自行车正逐渐回归城市,成为城市交通重要的组成部分。”尹志芳博士说。

但如何管理好两轮——这些城市交通的“毛细血管”?是城市管理者和共享出行企业都必须提前思考并尽早布局的课题。对于曾经历过共享单车“车满为患”的超大型城市上海来说,对于怎样实现市民用车需求量大和道路管理之间的平衡,也曾进行了多种尝试。其中,利用人工智能来对两轮出行工具进行运营管理,为这个难题提供了一个低成本、高效率且可复制的答案。

在刚落幕不久的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哈啰出行就展示了两个基于人工智能自主研发的技术:自适应蓝牙电子围栏和Argus智能视觉交互系统。通过神经网络算法、图像识别技术和大数据平台,共享单车也开始变得“智能”起来:自适应蓝牙电子围栏规范了人们的停车习惯,Argus智能视觉交互系统让单车调度管理更加快捷高效。5G的到来,也会带来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过去十几年间,中国人出行方式的巨大改变被见证了,但更多改变还在时刻进行着。“从全球趋势来看,在中国、荷兰等众多国家,两轮低碳出行不仅是重要的出行方式,也在逐渐成为新的生活方式。”哈啰出行联合创始人韩美说。或许在不远的将来,出行对于我们的意义,将超越单一维度。实现对商业、城市发展与生态保护的价值统一,才是整个出行行业发展下一程的方向。

    责任编辑:蒋雯琦
    校对:张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