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联合会:上半年煤制油、煤制气、煤制烯烃产量均同比增长

澎湃新闻见习记者 陈凌瑶 记者 杨漾
2019-09-07 08:33
来源:澎湃新闻

9月5日, 2019中国国际煤化工发展论坛在陕西省西安市开幕。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李寿生在论坛上表示,我国现代煤化工产业无论从产品结构、产业规模,还是创新能力、工艺管理制度等方面,都走在世界前列,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和重要原料。2018年,我国煤炭产量36.8亿吨,进口量2.81亿吨;原油产量1.89亿吨,进口量4.62亿吨,对外依存度高达70%;天然气产量1610亿立方米,进口量1247.4亿立方米,进口依存度达43%。基于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特点,现代煤化工行业的发展既是国家能源战略技术储备和产能储备的需要,也是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举措。

李寿生介绍,现代煤化工行业上半年产业规模和产品质量稳步增长。截至今年上半年,煤制油产能921万吨,上半年产量352.0万吨,同比增长14.1%;煤制天然气产能51.05亿方,产量19.7亿方,同比增长25.5%;煤制烯烃产能932万吨,产量431.7万吨,同比增长10.0%;煤制乙二醇产能438万吨,产量166.3万吨,同比增长56.4%。

2017年3月,国家能源局下发《煤炭深加工产业示范“十三五”规划》,对“十三五”期间的煤炭深加工产业示范项目提出了技术和环境等方面的要求。14个示范项目在“十三五”期间开工,涵盖煤制油、煤制天然气、低阶煤利用、煤制化学品以及煤与石油综合利用五方面。

李寿生提到,在国家产业规划布局的引导下,我国现代煤化工项目目前主要分布在国家规划建设的14个大型煤炭基地,和9个大型煤电基地内,煤化工产业的基地化格局已经初步形成。例如,陕煤集团目前已建成100万吨煤焦油延迟焦化加氢、16万吨煤焦油全馏分加氢等工业化装置;50万吨煤气热载体分段多层低阶煤热解成套工业化、2万吨低阶粉煤气固热载体双循环快速热解等工业化试验装置;正在建设50万吨/年“全馏分加氢制环烷基油工业示范项目”和榆林化学1500万吨“煤炭分质利用制化工新材料园区项目”。现代煤化工产业园区化、基地化发展的优势初步显现。

“在高质量发展的新形势下,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结构性矛盾更加凸显,高端产品短缺,低端产能过剩,产业结构主要集中在产业链的中低端,而且产品趋同问题突出。如何依靠技术创新,走出一条产业发展高端化、差异化、绿色化的新路,是包括现代煤化工产业在内的整个石油化工行业的艰巨任务。”李寿生说道。

对于产业未来发展,李寿生认为,受世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国际贸易摩擦加剧等不确定因素影响,我国现代煤化工行业当前既面临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矛盾,还面临许多与自身特点相关的挑战。主要表现为国际油价长期处于低位运行,企业经营面临压力;国内“炼化一体化”规模快速增长,加剧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安全环保形势严峻;工艺技术创新仍是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

李寿生表示,现代煤化工要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在技术创新上取得制高点的突破,在产业结构上取得高端化延伸,在发展方式上向绿色化学发力,在企业和基地上要培养一批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典型企业和标杆基地。

今年5月发布的由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撰写的《现代煤化工“十三五”煤控中期评估及后期展望》执行报告显示,2017年,现代煤化工共转化煤炭7428.8万吨,约占全年煤炭消费总量的1.96%,较“十三五”初期增加耗煤量2890.8万吨。该报告预计,2020年我国煤制油和煤制气的产能分别达到1206万吨和90亿立方米。

    责任编辑:张若婷
    校对:施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