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界行第七站‖千年古韵,大美石桥镇的前世与未来

2019-08-22 18:55
上海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达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边界行”采访第七站——

走进达川区石桥镇

8月7日,达州日报社“边界行”大型系列采访活动报道组前往达川区石桥镇,沿着先辈的足迹探寻该镇的“前世今生”,感受当地厚重的红军文化。

走进石桥镇,一座美丽宜居的特色小镇映入眼帘,漫步挑水河畔,河水波光潋滟、清澈见底。

在这里,记者找到了“石桥活字典”何成才老先生,听他讲述石桥镇的“前世今生”。

老列宁街小学(达州日报航拍队 摄)

新列宁街小学(达州日报航拍队 摄)

婆慈媳孝 其乐融融

石桥镇位于达川区西部片区核心区域,距达州主城区61公里,素有达州“西大门”之称。

追溯历史,穿越千年回到春秋战国,石桥隶属于巴国,秦汉归益州,明末毁于战乱,“湖广填川”时八省九府十三州移民复建。

何老讲述的故事从这里开始。

“湖广填川”时期,祖籍江苏太湖的马姓人家远迁石桥,开枝散叶。

到清中晚期,这里出了一位叫马春芳的后人,勤奋好学,考取功名,先后在四川、云南等地为官,未料官至奉政大夫时不幸病逝,留下年迈双亲及16岁的妻子马许氏。

马春芳去世之后,许氏对待公婆关怀备至、孝顺有加。感受到了儿媳孝心,二老怕她一人太过劳累孤单,准备过继一男子与她婚配。

面对二老的良苦用心,许氏叩首跪拜发下誓言,“许氏今生承蒙马家厚爱,而今唯有一心服待公婆,哺育儿女,绝不再嫁,以扬马氏清白门风!”。

许氏的事迹被邻居争相传颂,后来惊动了朝廷。为表彰许氏节孝行为,她被朝廷诰封“宜人”,由当地建造石牌坊,感召世人。

如今这座牌坊依旧矗立在列宁街,距今已有140年历史。

“列宁主义街”石牌坊(达州日报航拍队 摄)

漫山红遍 层林尽染

伫立石桥镇列宁广场,高大的列宁塑像,沉稳、矫健,巍然屹立,目视前方,若有所思,似有所悟。

列宁街类似于为许氏所立的石牌坊共有四座,年代最久的距今已经有190个春秋,系清代朝廷为马洲之妻郭氏所建。该石牌坊工艺精美,风格独特,最醒目的是该坊印堂正中的“列宁主义街”五个大字,雄浑苍劲,意义深远。

据何老介绍,这座石牌坊是整个列宁街的标志性建筑,具有十分重要的纪念意义,在这幅雄浑苍劲的石刻标语中,深深地浸着红军战士的斑斑血迹。

石桥耍火龙

火龙翻腾 延续千年

石桥火龙闹春已延续千年。

整个活动贯穿了请龙、龙点睛、龙请水、烧火龙、送龙等民俗风情,祈求新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因此,“火龙之乡”是石桥的另一美誉。

“历经千年变化,烧火龙已由最初的祭祀活动逐渐演变为娱乐活动。”何成才表示,这也是当地群众从追求物质文明到精神文明的变化,多年来,每逢春节,方圆百里数万群众汇集石桥,烧火龙,闹新春。

原本镇上老人所担心的传承问题,不但没有发生,反而吸引了无数青年人的加入。

冯家庙村(达州日报航拍队 摄)

无边光景 焕然一新

今天的石桥交通便利、产业兴旺。夜宿村庄,依山傍水之间,静享蝉音蛙语。

据石桥镇党委副书记包月毅介绍,下一步,将在市、区两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稳步推进石桥城市副中心建设。

围绕打造“达巴结合部文旅商贸中心”目标,打好历史文化、红色文化两张牌。依托成渝城市群和“一带一路”发展规划,凭借“全省百镇”建设东风,着力“场镇发展、产业突破”两大重点,建设一个“宜业、宜行、宜商、宜旅、宜居”的“五宜石桥镇”。

目前,已聘请浙江大学城市设计院教授根据石桥发展规划,拟发展一个农产品商贸物流加工园区,相关设计正在论证、设计中。

同时,聘请高水平规划团队,按10万人以上小城镇规模,全面修订总体规划;按城市经营理念,推动鲁家坪片区修建性详规编制;高水平规划场镇风貌,统一建房风格,逐年进行立面改造。

为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石桥镇党委主动作为,率先出击,联系在外务工人员回乡创业。石桥冯家庙村的冯建华响应号召,2014年回到冯家庙村创办达州市奔农专业种植合作社,以土地流转的方式发展莲藕、柑橘和饲养产业,目前已初具规模,年产值300余万。

附近村民以土地流转和在合作社务工的方式得到了实际增收。

冯家庙村党支部书记冉启海告诉记者,像冯建华这样回乡创业的居民全镇有很多,仅冯家庙村就有4人,他们不但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更托起了石桥更加美好的未来。

记者 | 程科 谭楚甲

责编:刘艳 | 见习编辑:陈玉洪

值班编委 | 付勇

你“在看”我吗?↓↓↓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