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大师钱穆之子、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原所长钱逊去世

澎湃新闻记者 石鸣 廖瑾
2019-08-22 17:48
来源:澎湃新闻

8月22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从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信息办公室获悉,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思想文化研究所钱逊教授于2019年8月22日凌晨去世,享年85岁。

据清华大学新闻网介绍,1953年,钱逊毕业于清华大学历史系,历任清华大学文史教研组主任,思想文化研究所副所长、所长,此后在诸多学术机构工作,担任过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理事长、中国哲学史学会、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和中国孔子基金会理事等职。

钱逊还有一个更为人所熟知的身份——国学大师钱穆之子。1933年,钱逊出生于北平,他是家中老三,上有哥哥钱拙、钱行,下有妹妹钱易、钱辉。

据2014年第29期《环球人物》刊发的《钱逊,被时代选择的人生》一文报道称,1949年,钱穆只身南下,至香港创办新亚书院(后与崇基书院、联合书院合并成香港中文大学),从此开始孤悬海外的后半生。时年16岁的钱逊则从苏州中学毕业,考入清华,北上求学。

父子二人都不曾想到,这一别就是31年——直到1980年,钱逊和家人才得以在香港与85岁高龄的父亲钱穆短暂相聚。

上述文章称,钱逊1999年由清华退休后,同父亲一样孜孜于推广国学,于《论语》用力最勤。在钱逊眼中,《论语》是传统文化的根基,不但影响了我们民族的精神,还塑造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和情感。

钱逊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先秦儒学、中国古代人生哲学,著有《论语浅解》、《先秦儒学》、《推陈出新——传统文化在现代的发展》、《〈论语〉读本》、《〈孟子〉读本》等。

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清华大学中国经学研究院院长彭林与钱逊曾是同事,也是同乡,私下也常有往来。他在听到钱逊去世的消息后深感突然,“前不久的一个会议还去接过他。”

“他(钱逊)反反复复提到《论语》里有很多观点很好。”彭林回忆称,虽然讲了很多次《论语》,但钱逊每一次都会用心讲,“每一章都反复思考怎么让大家听懂”。

在彭林看来,钱逊还是一个极为低调和谨慎的人,“虽然他的父亲是国学大师钱穆,但他从来不宣扬,不把父亲的光环往自己身上贴金。”

    责任编辑:王俊
    校对: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