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书展示 | 打工

2019-08-22 15:48
广东

《打工》手工书的部分内容展示

文 | 占有兵

“中国制造”闪亮世界,其背后,是什么人,在什么情境下,制造出畅销全球的产品呢?

1995年,我从武警部队退伍,来到广东,成为一名农民工,先后在酒店,玩具厂、印刷厂、五金厂、电镀厂、电子厂打工。期间经历了几次炒老板的鱿鱼和被老板炒鱿鱼,工作不断变动,自己完全是随波逐流的浮萍,失业、找工作、保饭碗,头脑全是为生存而战。

2000年,应聘到东莞市长安镇一家大型港资电子厂,成为一名保安主管,并在这里度过了13年。从帮工厂拍活动、拍会议、拍客人来访开始爱上拍照,但慢慢就腻烦了。于是拍工友们的日常生活,写拍摄计划,边读书边思考,不断完善不停地拍摄,以空间为经,以生命周期为纬,记录着工友们的打工生活,记录着工业区的发展变化。从2006年至今,用坏了三部相机,记录下60多万张相关图片,采集了大量的录音、视频,还收集了一大批与打工相关的实物。

2007年之前,农民工要生存下来,首要的是能找到工作。火车站、汽车站、工业区、出租屋、工厂,处处是人。工厂愁订单,完全不愁招不到人。加班,是家常便饭,晚上十二点下班,叫下早班;凌晨三点钟下班,甚至连续两三天不间断加班,也很正常。货柜车就在厂内停着,从流水线上包装好的产品,还带着农民工的体温,被塞进货柜,拖走。此时的工厂管理,以简单粗暴为主,不听话的员工,一律开除。被开除的农民工,在工业区、在马路上、在出租屋里,随时都会被治安队以查暂住证抓走。那时的媒体,总是在春节后发布人满为患的消息,劝农民工不要贸然到广东。

2007年底,待遇不好的工厂,开始出现招工难。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工厂倒闭,农民工瞬间失业、被拖欠工资。直到今天,不断地有工厂关停的消息,中国制造面临着重重困难。

打工,是用身体,在流水线上拼搏,换取微不足道的薪水,青春随产品出口而逝。

我用相机记录自己和同事们的打工生活,就是记录工业品的制造过程,记录生产工业品的劳动者,记录作为人而存在的劳动者却被当作劳动资料对待。是资本改变了农民的生活方式,但资本从来没有忘记自己盈利的本性。

农民工,可能很快会成为历史词汇。每个鲜活的个体,如何生存呢?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