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摄影讲座回顾:我的摄影之路

2019-08-21 09:45
山东

| 凡 | 是 | 摄 | 影 |

李伟,内蒙古人,曾任《新周刊》杂志摄影记者,影像艺术家,纪录片《克什克腾苍穹下》导演。他的摄影作品在国内国际多次展出。艺术家个人主页 www.liweiphoto.com

大家好!先讲讲我主要的作品,就是拍摄内蒙古这一组,作品名叫《大地》。这组作品也是我最早的作品,从2008年开始拍一直持续到现在,已经拍了十个年头。我平时生活在北京,但我的家乡是内蒙古,我是在内蒙呼和浩特市长大的汉族,这个项目从拍摄自己的故乡开始,于是持续的、不断的回到家乡,去拍摄这种边疆的风景和人物。

我学习摄影的经历更早一些,大约在2005或2006年,那个时候最早的摄影交流是在一个叫做Fotoyard的网络平台,还有色影无忌论坛等。可能现在好多人都不知道Fotoyard,但是十多年前,喜欢摄影的朋友们都在上面交流。当时认识了很多朋友,可能有的你们也很熟,比如张晓,木格,还有王轶庶,当时王轶庶在fotoyard上叫哼哼牛。那时候,全国各地喜欢摄影的朋友就是通过这种网络平台去互相认识,交流摄影作品。另外,关于作品怎么拍,大约也是在2008年,我开始拍照时几乎就已经想得很明白。因为我算新的这批摄影师,总想做一些和老一辈摄影家不一样的尝试。因为老一辈的纪实摄影家可能都使用135相机,黑白胶片,然后走传统的纪实摄影路线。而我为了去尝试不一样的东西,或者是以一种不同的风格去拍,我选择了中画幅相机,彩色胶卷。相比135相机黑白胶片,中画幅比较具有仪式感,拍的照片比较端庄,我选择的机器是6X7片幅相机。

实际上我觉得摄影这门艺术,这个行当,跟器材是密不可分的。你选择的器材,决定你选择的摄影风格和拍摄方式。我的这台相机是玛米亚RB67,它是一台俯视取景的大家伙。我要特别感谢这台相机,因为它,完成了我《大地》这部作品的百分之七八十,这台相机当时特别便宜,在北京五棵松摄影器材城,大概1500元就能买一套,是当年婚纱影楼淘汰下来的机器。

参加赛马的一家人,2010年,西乌珠穆沁旗,《大地》系列

我在2013年又买入了另外一台相机,就是玛米亚7,简称马7,当时我已加入《新周刊》杂志社,作为《新周刊》驻北京的摄影记者,因为有一个拍摄,要跟着“行走的力量”活动去西藏,我想拍自己的东西,但是RB67特别笨重,我怕到了西藏会有高反,扛那么一个笨重的大家伙肯定不行,于是就买了马7,别名又叫大徕卡,它可以拿到眼睛前取景,很自动化,你按下快门就可以,使用起来方便很多,最重要的是它很轻便。我之前也提到过,摄影师最主要的,是拍摄项目开始前就要想清楚,你要用什么样的器材。刚才有一个朋友问类似的问题,这就是我的回答。因为在中国有太多的影友,专业的非专业的,人数可能特别庞大,其中大多数都是拿数码相机来拍摄。我属于比较传统的摄影师,这里的传统,是我对传统的黑白银盐工艺,传统的彩色胶卷工艺,包括彩色胶卷形成的这种色彩,还是有追求的,这实际上是一个艺术层面的追求。这么选择,是为了跟大多数的使用数码相机的影友有所区别。继续谈我的作品。我拍摄《大地》系列作品始于2008年,逐渐获得了一些影响力,包括凭此参加了各种摄影节,比如:平遥摄影节,连州摄影节,后来还参加了柬埔寨的吴哥国际摄影节等。参展的同时也获得一些反馈,这些反馈让我自己觉得我这么拍是靠谱的,于是我就把内蒙这个项目持续拍了下去。我觉得因为是内蒙人,这是关于自己故乡很重要的一个项目,所以我就一直在拍,现在拍了整整十年。

我一会儿贴个链接,就是去年凤凰网有一个叫《在人间》的图片栏目,给我做了一期,把我在内蒙拍的照片,配合了我写的一些文字,算是比较全面的介绍,叫做《我的十年草原日记》,链接:https://news.ifeng.com/c/7fb43EObDjN#p=1,大家可以点进去看下。

拍摄内蒙以后,我就开始想去新疆拍,然后计划还要去西藏拍,我这未来几年打算做三个项目,就是内蒙古、新疆和西藏,我把它们叫做我的《中国边疆三部曲》,这是我未来几年一个长期的摄影规划。因为我觉得每个摄影师都应该选择一个你喜欢的方向,然后再沿着这个方向精耕细作。我就是对边疆,对少数民族比较感兴趣,这也是我的创作路线。我这些新疆的照片,主要是在2016年,2017年以及2018年多次去拍的。在新疆我遇到的问题可能和我家乡内蒙古不一样,新疆是情况更复杂的一个区域,因为有南疆,有北疆,还有好多少数民族,有维吾尔族,有哈萨克族,还有塔吉克族等等。而且新疆的地域也很不一样,围绕着大沙漠,还有绿洲,还有不同的各种地貌,所以新疆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更大的挑战。

这是2018年在正午视觉发表的文章,是对我新疆照片的一组呈现,我配了一些文字,叫做《在缓慢的新疆边走边拍》,链接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2300462.html,大家看看。

馕和镜子,乌什,2017年,《新疆》系列

然后讲讲我在《新周刊》的工作吧,我2013年加入《新周刊》,是北京记者站的摄影记者,《新周刊》是中国比较老牌的一本杂志,它关注文化,关注社会,关注城市。新周刊当年有一个特别棒的摄影师叫张海儿,他不但是这本杂志的创始人之一,还是中国杂志肖像摄影的创新者,是个大师级别的人物,我觉得我在新周刊跟张海儿老师学到的东西是最多的。我在杂志社主要的工作就是给被采访者拍肖像照。因为选题多样,杂志的文字记者们经常会采访各行各业名人,我作为摄影记者,跟随他们拍摄了很多名人。这是我拍摄人物肖像的开始,上面贴的照片有我拍的姚晨、贾樟柯、黄觉、许知远、史航等等。我在杂志社工作了5年,直到2018年离开。杂志社这五年开拓了我的眼界,接触到社会各个圈层的人,对于社会的了解,对一些选题的了解,我觉得更深入了。我要特别感谢《新周刊》!说到给明星拍照。因为明星都是大咖,实际上主要考验你的控制力,因为你是代表杂志社,你在一个很短的拍摄时间里,怎么能拍到好的肖像,怎么能让对方听你的话,配合你的工作。比如说黄觉那张,就是在一个电影公司,因为那个屋子很狭窄,大多数时候,采访空间是你无法选择的,但是你必须在那么小的一个环境里找到方法,黄觉是舞蹈演员,我让他站到桌子上,于是拍了一张非常特别的照片。

演员黄觉,2016年,《时代的肖像》系列

《新周刊》最厉害的地方就是它不会太管摄影师的工作方式,这也是张海儿老师在这本杂志上对影像的追求。这些照片全是我拿胶卷拍的,就是在那么短的采访时间里,我拿一台禄来双反,然后放在三脚架上,用自然光。它是6X6的片幅,为什么用6x6呢?当你打开一本杂志,你会觉得如果你的照片比例是方画幅的话,它在页面上呈现的影像效果会特别好,如果只是一个横幅的话,照片呈现在杂志页面上,只是在上面一小条。所以我真的非常感谢《新周刊》,允许摄影师用自己的方法去拍。

这个链接是《新周刊》创刊20周年摄影展,尽管这本杂志名气这么大,但摄影师却很少,我在的时候,张海儿是这本杂志的首席摄影师。南方的摄影师叫阿灿,他在广州。北方就是我了,在北京,因此,5年来杂志在北京主要的采访拍摄,全都是我拍的。那个展览是当年《新周刊》做的中国人肖像摄影展,全部由《新周刊》的摄影师拍摄,包括了离开的和在职的所有摄影师的作品。

2016年《新周刊》创刊20周年摄影展

极光视觉公号在前段时间推了一条图文。链接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3236537。

就是汇总了我在2007年和2011年那个时候拍的长江三峡照片,也是6x6的片幅。为什么起名叫《后三峡》呢,因为我拍摄的时候,长江水已经涨起来了,坝区的移民工作也几乎已经完成了。我拍的是一个在水淹,或水淹之后的三峡的照片。大家在那个时代,都在找中国最大的事儿,最重要的事情去拍摄,介入这个国家的现实,这实际上也是我们当年那批摄影师包括我、木格、严明、还有宜昌的黎明等等都先后前往三峡拍摄的原因。后来我们还在平遥摄影节做了一个联展。

奉节,2007年,《后三峡》系列

问题解答

提问: 谢谢李伟老师的分享。 刚您说到一个问题,能再深入传授传授经验吗? 就是拍摄被访对象时,时间空间很有限的情况下,怎么去更好把控现场,拍出自己比较满意的肖像? 当然这和摄影师的经验有很大关系。

回答:实际上拍采访,当然我现在还在拍,主要给《三联生活周刊》、《第一财经》等杂志媒体拍。摄影师的这个经验,你无法拿简单的几句话说明白,因为是一个很复杂的,是人和人交流的能力,就是你见一个人,你怎么能跟他很快的达成信任,而且你还要对你的器材很熟悉,你要对最后完成的那个照片,要达到什么效果,心里先要有一个底。此外跟光线也有关,你要找到恰当的背景,因为这不是在影棚里面拍,它在采访现场拍,它需要有一个恰当的背景等等。所以这些东西就是这么一个复杂的情况。《新周刊》、《三联生活周刊》,还有其他一些杂志,这种杂志对视觉要求特别高,就是那张图能在杂志上刊登出来,它肯定是很不一样的,所以这些杂志才可以做到,摄影师和文字记者各做各的工作,因为都是很专业的要求。我接触了很多的文字写作者,我很佩服他们,因为他们对于稿子的写作也是很牛逼的,摄影师我觉得好多摄影师就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达到一个特别棒的拍摄,我的偶像是张海儿,因为他就是拍了很多这种工作的采访肖像,都可以做得特别棒。接下来说一下我喜欢的摄影师还有书籍吧。关于黛安·阿勃丝的书《荒谬的真实》,这本书对我影响挺大,我喜欢阿勃丝的原因,就是她实际上是一种对少数群体,比如说比较怪异的人,对这种人性的探索,她认为摄影是可以去开创一个不同的视角。我喜欢德国摄影师桑德,我从他身上学到了关于人的肖像,就是肖像到底有多么重要。因为我们作为人类,我们关注的第一位永远是人,如果这个画面中人只有一点,很小的一点,但我们肯定最关心的还是人。而且桑德的这些照片,它是具有档案性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好几十年过去了,甚至上百年,对于德国人那个时代面孔的研究,包括衣着,桑德的照片就是一个档案,就是一个证据。所以这也是我为什么喜欢拍人,我大量的去拍肖像的原因吧。还有埃里克·索斯(Alec Soth)的《眠于密西西比》,我觉得摄影是要不断发展,索斯就是一个比较现代的拍摄手法,然后你会关注一些静物,你会关注一些景观,还有一些人的肖像,把这些混合在一起。现在很多摄影师都喜欢索斯,我觉得这可能也是由于索斯的拍摄是比较现代的一种方法吧。最后一张那个少数民族头像,是中国摄影师庄学本拍摄的,庄学本是对中国边疆民族探索很重要的摄影师,这也是我的兴趣所在。我也看了很多关于新疆、西藏各个少数民族,关于在边疆旅行,关于民族学和人类学的书。我推荐这本书叫做《忧郁的热带》,是列维-斯特劳斯的著作。这本书特别棒,所以我建议大家都去读一读,列维-斯特劳斯是一个法国人,这本书实际上是他年轻的时候去南美洲,印度等一些地方研究人类学的经历,但是他写的特别优美,而且我觉得,人类学是关注人的,关注民族的,他们的生活方式,他们的衣着、食物、还有亲属关系、还有地域等等,我觉得人类学给我打开了一个视野,而摄影只是一个工具。于是我拍摄中国边疆三部曲,相机就是我的工具。

图书《忧郁的热带》

我最近这几年参加的两个国外摄影比赛,第一个叫做Lensculture摄影比赛,我获得2016年Lensculture Emerging Talent 摄影奖,在世界范围内选了50个摄影师,算是新锐摄影师吧,然后出了一本书。然后第二本呢,是我前段时间的一个比赛,叫Portrait of humanity,这是马格南和一个摄影网站举办的摄影比赛,我拍内蒙古的一张和新疆的一张也入选了,这本书最后在世界范围内选了200张肖像摄影。

图书《The Best of Lensculture》
图书《Portrait of Humanity》

最后这张电影海报叫《克什克腾苍穹下》,我除了拍照片我还做纪录片,这部纪录片是在2016年完成的,但是拍摄是在2011年到2014年之间。这个纪录片是拍了内蒙克什克腾旗两户蒙古族牧民,他们两个家庭的日常生活,片长大约80分钟。然后在国内参加两个电影节,一个是顾桃的2016年内蒙古青年电影周,一个是2017年北京民族志纪录片学术展,这个纪录片平时会有一些小范围的放映。

李伟导演纪录片《克什克腾苍穹下》海报

讲座一个小时马上就到了,我前段时间在法国待了不到20天,参加一个工作坊。我第一次去法国,抽空看了一些国外的摄影展。这个是在蓬皮杜艺术中心的展览,这个摄影师之前也不知道,她叫朵拉·玛尔(Dora Maar),是法国女摄影师,她是毕加索的女朋友,她跟那个时代的毕加索,和其他艺术家都有一个很好的关系,互相之间都有影响。对这个展览,实际上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一个国外机构对一个这么重要的摄影师,花极大的力气去事无巨细的呈现,有照片,有档案,有书籍,特别全面。

法国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朵拉·玛尔(Dora Maar)摄影展

然后在巴黎国立网球场现代美术馆看了莎莉·曼(Sally Mann)的一个展览,没想到莎莉·曼有彩色的摄影作品,黑白银盐的应该都是她的原作,莎莉·曼也是很有名的一个大师,我蛮喜欢她的作品,尤其是拍大画幅的摄影师可能会特别喜欢她,她比较出名的就是亲密家庭系列。

巴黎国立网球场现代美术馆,莎莉·曼(Sally Mann)摄影展

因为签证是申根签证,所以我除了法国,又跑了比利时、荷兰、德国等,这是在阿姆斯特丹,去看这个著名的FOAM摄影博物馆,这个摄影馆实际上空间并不大,就是荷兰那种好几层,很有历史感的小建筑,但是FOAM有一个著名的摄影比赛,推出的都是全球比较新锐的摄影师。它的这种摄影作品我觉得比较特别,有的我也看不太懂。它跟蓬皮杜艺术中心的朵拉·玛尔摄影展,还有欧洲摄影之家传统一些的摄影,我觉得区别还是挺大的。

荷兰阿姆斯特丹FOAM摄影博物馆

我是职业摄影师,最后给大家呈现的,除了我主要的摄影作品以外,我还在拍很多东西,包括汶川地震《一条路连接着生存与死亡:5.12大地震纪念》,最近拍的一个《曾经天堂的公社化大楼》,我甚至自拍,叫《一个摄影师的旅行日记》,就是拿一台柯尼卡巧思(Hexar)胶片相机,出门儿去自拍。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66eYTZlZlEoSuqinnATkoQ, 大家来看一看。

谢谢大家!

END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