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归来,岂止不看岳

2019-08-20 18:18
上海

文、图 | 观是音

黄山,久仰二十多年了, 却始终没有做好心理准备去一睹真容,在我心目中,它是神一样的存在。

我初识黄山,源于那套著名的特种邮票T 57。当年集邮时还是学生,花零用钱四处收集到的《黄山风景》多是盖销票,品相自然参差不齐,但即便如此,票中如诗如画的意境已足以令我神往。二十多年来,游遍了名山大川,包括叹为观止的川藏线,唯独对黄山还留有巨大的悬念。尽管早已从各种媒体、尤其是纪录片《大黄山》里领略到了云、松、峰的千姿百态,但这些“剧透”都不会降低我对这座奇山的好奇与期待。

今年盛夏,机会不期而至。一趟千岛湖之行,勾起了去黄山的念头。所谓湖光山色,智仁双全。从千岛湖到黄山的高铁车程仅半小时,何不顺道登临,一偿夙愿?

八月初的浙皖交界处,天公作美,纯净的蓝天、变幻的白云,简直就是宫崎骏的夏天!

黄山北站,始建于2014年7月,一年后正式启用。出站后发现这里只有一家餐厅(肯德基),里面自然是人气爆棚、一座难求,但总好过没有。

按照来之前所作的攻略,没打算看黄山日出,因为以前在其它名山上看过的日出效果都不理想。所以这次不用赶在天黑前上山过夜,踏踏实实地在汤口镇上找了家民宿住下。小镇的商业化程度与其它旅游名胜区大同小异,比较同质化的徽菜馆鳞次栉比,同名不同宗的华联超市比比皆是。比较有特色的是一些足浴店,专供下山的游客舒缓疲惫。

次日早晨进山,必须先乘坐景区大巴。听从了民宿老板的建议,准备从后山上、前山下,结果排了20分钟去后山大巴的队,仍遥遥无期,蛇形的长队挪动缓慢。反观去前山大巴站的通道却畅通无阻,游客们健步如飞。一打听才知道,前山路陡,后山坡缓。转念一想,早上体力充沛,正好先把路陡的山峰爬了。反之,如果从后山上山,翻越了大半天到前山后,再从陡峭的山路下行,恐怕会非常吃力。我于是当机立断,切换通道,很快就坐上了去往前山的大巴。

黄山大巴站的规模与武夷山的相当,车站周边有不少流动小贩,她们兜售的一些爬山用品是在武夷山没有见过的,比如线手套和冰袖。据说戴手套是因为山路上的金属栏杆被烈日烤烫,但后来我发现,线手套的实际用途是用来抓按粗糙的砂岩“扶手”。

排队的游客中不乏拎着大袋食品的人,从之后登山的难度来看,面对挤满人的陡峭山道,这么多的食品如果没有背包而纯靠手拎是自讨苦吃,结果可能是要么先吃掉,要么先扔掉。

大巴启动,我的黄山朝拜之旅才真正开始。当车子路过南大门的牌坊时,名山的气象扑面而来,之前在小镇夜宿的嘈杂和排长队等车的焦躁在清幽高远的山门前瞬间消散。

黄山,我来了!

由于避开了按“惯例”从后山入园的大队人马,前山的慈光阁缆车站虚位以待。取代三小时步行登山的玉屏索道,高差752米,比俯视群楼的上海中心大厦还高出一百多米。缆车轿厢沿山谷波浪式上行,犹如在雄伟的画廊里跌宕起伏,彼时彼景,我想这样描述:两侧绝壁相对出,命悬一线缆车来。虽然索道全长超过了两公里,但由于行进速度较快,上下左右的风景目不暇接,所以每个当下都希望离终点能更远一些。

及至玉屏楼缆车站观景台,由仰望变环视。正前方群山连绵,两侧诸峰拱卫,左边苍翠、右方嵯峨,遥相呼应。徐霞客谓此地为 “黄山绝胜处”所言不虚。幸好这里游客不多,可以从容地取景拍照。由于当天能见度极高,山体的脉络和岩壁的肌理都清晰可见,让我领略到了地质之美。

 

一踏入景区,就开始与形态各异的黄山松近距离接触,自由伸展的松枝或俯身接引,或相邻交互,能透过“松枝屏风”观山景是我此行的一大收获;迎客松、送客松等“名松”只不过是黄山松的典型代表,大量默默无闻的无名松各有其天然的造型,它们凭借所处的地势从不同的视角全方位地共建了黄山精神,或与石共生、依山造势,或与远山呼应、同奇峰并立。为此,我甚至想把元稹的那句巫山之云改为“除却黄山不是松”。因为一日游时间有限,无法在松前驻足细品,只能留待下次重游。

在来黄山之前,我有一种错觉,认为黄山的奇峰怪石很像是盆景的放大版,但当我置身其中,便知其宏深,见识了花岗岩峰林地貌,才明白黄山为何能入选世界地质公园。从前山到后山,中途又绕道西海大峡谷,不同风格的景观依序切换:前山的球状风化岩石像穿越回了远古的洪荒年代;西海的嶙峋峰岩又营造出类似于阿凡达的魔幻秘境;

比较意外的收获来自后山白鹅岭附近偶遇的天然画卷,当时我在去云谷索道的途中被远处的山景所吸引,就随手扫了一张全景照,等图像生成后顿觉眼前一亮,宛然一幅自然天成的青绿山水画,松、石、云、天错落有致、相得益彰,难怪刘海粟先生在1918—1988 的70年间十次上山写生。黄山与他亦师亦友的关系令人羡慕但又很难复制,太远的不说,从1979到1988的九年间,黄山接待游客的总人数约360万人,大概只相当于现在一年的接待量。在游客摩肩接踵的山路旁,寻一处安静的角落已属不易,潜心创作的难度更是可想而知了。

我作为一个匆匆过客,初识黄山所收获的并不是浮光掠影,松与峰的结合与互衬所展现出的不仅仅是形式上的美,更散发出清奇的神韵。虽然此行没遇到云海,但高能见度使我有机会观赏到了清晰版的黄山。那些来不及游览的山峰,正好给我以后来留下悬念。

相比峨眉、武夷等以风景著称的名山,黄山大概是唯一一座我会重游多次的山,因为欣赏维度太多,来一两次肯定不够。对我而言:若识黄山多面目,只愿身在此山中。

 (作者为历史写作者,本文为湃客首发稿件)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