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中国之夜”,上海交响乐团应邀登台爱丁堡国际艺术节

澎湃讯
2019-08-20 08:39
来源:澎湃新闻
上海交响乐团爱丁堡演出排练花絮 拍摄:皮卡 视频编辑:薛松 实习生 申春翔(00:43)
结束了美国站的行程后,上海交响乐团一行飞跃大西洋,抵达此次乐团140周年世界巡演的第三站——有着“文艺之城”美誉的爱丁堡。

在诗人罗伯特·彭斯、作家司各特、柯南道尔、J.K.罗琳等人的笔下,建于1329年的古城爱丁堡焕发着文学之光,它是世界上首个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的文学之城。

爱丁堡更是艺术之城,它拥有11个世界级的艺术节。其中爱丁堡国际艺术节、爱丁堡艺穗节、皇家爱丁堡军乐节、爱丁堡美术节和爱丁堡国际书展5大艺术盛会,集中在每年的8月举办,吸引全球大约450万观众慕名而来,而爱丁堡的常住人口才不到50万,足见爱丁堡艺术节庆的魅力。

爱丁堡当地时间8月19日傍晚7点,亚瑟音乐厅门口等待入场观看上海交响乐团专场演出的观众。

上海交响乐团此番登台的爱丁堡国际艺术节创立于1947年,所有节目均采取艺术总监邀请制,邀请对象包括音乐、舞蹈、戏剧各艺术领域中的顶尖人士和表演团体以及深具潜力的艺术新秀,被公认为世界上最具活力和创新精神的艺术节之一。

爱丁堡国际艺术节音乐节目负责人安德鲁·摩尔表示,“上海交响乐团是中国最重要也是最令人激动人心的乐团。余隆指挥在爱丁堡、在英国有很多乐迷。乐团能在爱丁堡国际艺术节庆祝她的140岁生日,我们感到很荣幸也很高兴。”

今年的爱丁堡国际艺术节于8月2日在杜达梅尔执棒洛杉矶爱乐的音乐声中揭幕,将持续至8月26日,多达293场演出活动分布在全城17个表演场地轮番上演。

古典音乐版块共有51场演出,除了上海交响乐团,还有丹尼尔·哈丁携手巴黎管弦乐团、西蒙·拉特率领伦敦交响乐团、毕契科夫执棒BBC交响乐团,柏林德意志歌剧院的《曼侬·莱斯科》、安吉拉·休伊特、安德里亚斯·奥登萨默、王羽佳、乔伊斯·迪多娜托均受邀参加今年的演出,可谓云集了当今古典乐坛的一线豪华阵容。

演出现场,艾丽莎·韦勒斯坦一袭红色长裙登台。
上海交响乐团19日晚的音乐会在爱丁堡老城中心的亚瑟音乐厅举行。亚瑟音乐厅是爱丁堡演奏古典音乐的主要音乐厅,可容纳2100名观众。据艺术节工作人员介绍,当地观众对于上交的这场音乐会相当感兴趣,截至开演前,所有门票销售一空,绝大多数观众都是西方观众。

音乐会以充满东方意蕴的中国作品《五行》开场,中国旅法作曲家陈其钢用精炼的配器手法,生动描绘出中国古代哲学观念的听觉意象。随后,美国大提琴演奏家艾丽莎·韦勒斯坦一袭红色长裙登台,德沃夏克《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的优美旋律从她的指尖缓缓流淌。

下半场,乐队演绎了前苏联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的经典之作《第五交响曲》,恢弘磅礴的音乐喷涌一泻,将作曲家晦涩的人生经历娓娓道出。

在经久的掌声和Bravo声中,余隆被两度唤回舞台,他对全场观众说道,“苏格兰的酒很出名,但可惜我今晚不能喝,因为我要给你们带来一份‘上海点心’。”说完,余隆再度拿起指挥棒,返场一曲《良宵》为爱丁堡的“中国之夜”寄托美好寓意。这首由刘天华原作的二胡乐曲改编而成的交响乐,以优美缠绵的旋律和鲜明的中国风情,打动了观众的心,引起了全场轰动。

美国大提琴演奏家艾丽莎·韦勒斯坦(左)和余隆在排练中

从拉维尼亚音乐节到琉森音乐节,从爱丁堡国际艺术节到伦敦的逍遥音乐节。每到夏天,一场场音乐盛宴在世界各地接踵上演。名家名团的纷至沓来使得这些音乐节格外耀眼夺目,受到各国乐迷追棒,成为所在城市独特的文化标识(打磨十年的上海夏季音乐节亦如是)。同时受到多个国际一流音乐节的邀请,这得益于上海交响乐团日益提升的“品牌影响力”。

在上海交响乐团绵延140年的漫长历史中,积累下丰厚的文化底蕴。前70年,随着一批外国音乐家来到中国,加入工部局乐队,将西方音乐源源不断地介绍给了中国观众。而在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乐手开始成为乐团的主力,上海交响乐团在演绎西方经典的同时,通过委约等各种方式,推动中国作品的原创。并在海外演中,有意识地加入中国作品,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把璀璨渊博的中国文化和中国音乐家的风貌展现给世界观众。

从最早单一的文化交流,到进入主流剧场音乐季,再到如今登顶国际一流音乐节,上海交响乐团在“走出去”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攀登。

音乐总监余隆感慨道,“这些国际一流的音乐节纷纷向上交抛出橄榄枝,足以证明上海交响乐团在这140周年的发展历程中,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的这70年,逐步成长为一个值得世界与业界尊重的音乐机构。上海交响乐团是一个窗口,全球的观众可以通过它了解中国文化。就像我们把《五行》带到世界各地,不仅仅只是对一个创新的音乐作品的诠释,更重要的是让大家对中国文化能有一个深入理解的机会,通过音乐,看到今天的中国,未来的中国。”

    责任编辑:梁佳
    校对:刘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