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书展·讲座|青少年的创新思维培养之路如何培养

澎湃新闻记者 徐明徽 实习生 徐子凡
2019-08-19 22:40
来源:澎湃新闻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作为新生力量的青少年,尤其要从小培养创新的精神。那么如何培养青少年的创新能力、创造力,这不仅是家庭与学校的问题,也是整个社会所关注的问题。

8月17日,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物理特级教师倪闽景和《科普时报》总编辑尹传红走进上海书展,与大家一起探索青少年的创新培养之路。

活动现场

科技创新素养现状的三个判断

倪闽景给出了他个人眼中,对于我国青少年科技创新素养现状的三个判断。

第一,尽管我国科技教育进步明显,但还存在很多问题。首先,中华传统文化中缺少科学精神,鲁迅《电的利弊》中曾描述到,外国人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人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人用罗盘航海,中国人却用它看风水。其次,学校常用非科学的方法来传授科学,科学需要实验和探究,可这个过程在许多中学课堂中被忽略掉了。最后,教学的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作为一名物理老师的倪闽景深有体会:“很多人把物理课称为考古学,因为我们讲的东西都是两三百年前的东西,新的内容根本没有进入教材,我们的很多老师也不懂。”

第二,创新的本质是多样化的大脑。首先,学习的本质就是大脑建立新的连接,每个人出生的时候几乎都是一张白纸,6岁的时候大脑是最丰富的,初中阶段脑连接可能又减少,这是因为加强学科学习的时候会损失其他的连接。当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的时候,大脑相关领域的连接会非常粗壮,很多领域渐渐消退甚至消失,这就是认知的秘密。此外,创新也不意味着智商高、知识多,更重要的是这些知识可以带领人们到新的知识那里去。

第三,科技创新素养是有基本方法的,倪闽景给出了六点方法帮助家长和老师培养青少年的科学精神,比如多阅读科技书籍,观看科技视频;经常性地参观科技馆,参与科技活动;在家里给孩子留一个实验角,让孩子多接触结构性玩具;建立实证和尊重知识的态度;提供给孩子丰富多样的选择,并保护兴趣;培养持久的学习能力等。

“情有独钟,加上毅力和勇气”

近半个世纪以来,爱因斯坦几乎成为了天才和权威的同义词,这些偶像光环主要是来自于他的科学成就。通过他的成长历程,人们也可以看到创新思维和创造力如何在一位科学大家身上展现。爱因斯坦从小就热爱思考,尤其厌恶死记硬背的东西。对于爱因斯坦的创新思维,他的同行彭罗斯评论说:“不是现象的某种内在奇异性使他感到好奇,而是这个现象同我们已有的概念框架之间有一种明显的冲突,使他感到好奇。”

美国学者霍华德·加德纳指出,儿童心理与有创造力的成年人心理极为相似。今天谈到创造力这个词的时候应用范围非常广,尹传红给出了三种能够合理地称为“创造力”的现象,一种是这个人有不同寻常的想法,第二种是以独特的方式体验这个世界,第三种是指像爱因斯坦、达芬奇这样的天才,改变了某个文化领域,并且成为了这个领域中重要的人物。尹传红在他编写的《青少年创新思维培养丛书》中选取了75位不同领域拥有杰出成就的人,除了科学家,也有艺术家、文学家,并不是只有科学家才谈得上创造力、创新思维。”

书中还提到“玉米夫人”麦克林托克的故事,她早年研究玉米的花色品种,提出了“跳跃基因”的假设,这种观点一经提出就遭到了主流遗传学家的嘲笑。直到多年以后在细菌领域中也发现了跳跃基因的现象,这件事才被证实,麦克林托克也因此在1983年获得诺贝尔奖,当时的她已经81岁高龄了。“玉米夫人”对玉米情有独钟,更具有勇气和毅力,这也是一种创造力。

尹传红认为:“创造性的思维需要建立在一定的知识基础上,更重要的是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比如有时候了解到万物的特征,了解了岩石和沙粒,我们会想到假如地球上的颜色和月球上差不多的话,是不是二者也会有相近的起源。科学上经常讲到思维,讲到归纳法和演绎法,对于创造性思维来说,自然世界和物理世界都是大有可为的天地。”

尹传红在他编写的《青少年创新思维培养丛书》中选取了75位不同领域拥有杰出成就的人,除了科学家,也有艺术家、文学家。

社会、家庭、学校和创造力

在倪闽景眼中,创新是一个宏大的概念,人们讨论科技创新比较多,除此之外各个领域都有创新,包括这两天很热的《哪吒之魔童降世》,不同人的创新力确实不同,最伟大的创新真的可遇不可求。尹传红表示:“创新经常和创造连在一起,我们说到创新,要么产生了新事物的构想,要么是有了一个新的异于常规的思路。有了新思维和方法,才会有新的悟见或者成就性的东西出现。”

关于青少年创新思维的培养,上到社会下至家庭都担负着不可替代的责任。尹传红分享了他的担忧:“前几年有本书叫《林间最后的小孩》,看完之后,我感到世界有一个不太好的趋向,我们生活在钢筋水泥的丛林里,与大自然越来越疏远。书里的小男孩,不愿意到林间里玩,更愿意在教室里待着,因为教室有电源插座,他可以听随身听。我们虽然出身于大自然,但是我们现在越来越物质化,这对创新思维的培养是很不好的。孩子年幼时对整个社会的观察和理解决定了孩子的一生,父母应该鼓励孩子亲近大自然,或是到科技馆和相关各种活动当中。”

学校对科技创新日益重视,上海几乎每所学校都在建设创新实验室。但随着孩子们课业压力增大,从事科学创新的时间就更少了。倪闽景呼吁:“在整个学校教育中,要给孩子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老师们也要更加关注一些成绩不是很好的孩子,分数只是衡量与标准答案的匹配程度,不能代表创新能力。”

适当离开互联网

随着网络的发展,青少年接触互联网的年龄越来越小,父母常常因为工作忙让孩子自己玩手机,等到习惯养成之后,改变都很困难了。并不存在创新思维超强的天才,后天父母的引导和加强尤为重要,所以倪闽景和尹传红都建议:低龄儿童不要太早接触互联网。

“学习是一个和情感、习惯有关联的事情,我认为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过度使用互联网和孩子的学习成长是有点背离的。与自然的亲密接触十分有必要,互联网上的东西是经过筛选以后的,对于基本连接的丰富性是有消极影响的。”

“有人说互联网有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如果从功利角度来说,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了很大便利,可以利用大量碎片化时间阅读。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也有弊端。前几年我看过一本书叫做《肤浅》,讲互联网如何伤害我们的大脑,过度沉迷网络内容会让人很难停下来思考,人们会有一个阅读特点,我们接触电子化的东西越多,就越不容易专注,时间一长,思路也被慢慢消耗掉了,成年人都是如此,何况是孩子。”倪闽景建议不要让孩子过早地接触互联网和物联网。

    责任编辑:陈诗怀
    校对: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