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绥情”爱心助学活动第四次开展,320名贫困大学生受助

澎湃新闻记者 陈雷柱
2019-08-19 15:57
来源:澎湃新闻

当众多爱心人士带着日用品及书籍来到“准大学生”郭宇婷家里慰问时,她重病在床的母亲努力想坐起身来,最终没能成功,只好一遍遍嘴里说着感谢的话。

郭宇婷是山西省吕梁市石楼县一名贫困生,今年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山西农业大学。她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因为父亲一年前发生意外突然去世,母亲现在仍重病在身,收到录取通知书后,她一直在为学费和生活费担忧,甚至一度想放弃学业,就在这时,她接到学校通知,将收到一笔5000元的助学金。

为郭宇婷雪中送炭的,是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的爱心人士,8月15日到17日,在基金会理事长林炎志、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段晓飞、副理事长马小鸣、理事田小明、高玉堂及捐资助学主管段翔的带领下,一行爱心人士联合山西省兴县、临县及石楼县政府,陆续为3县320名贫困大学生捐助160万元。

林炎志表示,希望这些来自革命老区的莘莘学子能够怀着感恩之心,将这份爱心传递下去,将来继续回馈老区人民。

助学活动一行人到郭宇婷家慰问时,她的母亲仍在病床上无法起身。澎湃新闻记者 陈雷柱 图

父亲去世母亲重病,女孩考上大学后不知所措

自父亲去年遭意外去世后,借钱便成了郭宇婷一家人维系生活的唯一办法。今年8月2日,郭宇婷收到了来自山西农业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就在母亲和弟弟还在为她高兴的时候,郭宇婷想到的,是怎么再向亲戚开口借钱。

郭宇婷说,她的母亲患有胆萎缩,并伴有精神衰弱,自从她懂事以后,母亲就一直没有劳动能力,她的父亲是一名木匠,此前在外揽活儿挣钱维系家庭开支,却不幸在去年因一场意外突然离世。

父亲去世后,郭宇婷的母亲病情愈发严重。家里没有任何收入来源,一方面要为母亲治病,另一方面她与弟弟还要上学,残酷的现实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把这个年仅19岁的女孩压得几乎喘不过气,“我心里想,一定要考上大学,靠自己的努力改变家庭现状,但一想到上大学要面临的经济压力,我就有些不知所措,这一年多以来我一直很纠结。”

8月2日,郭宇婷收到了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但学费等问题如何解决她始终没有办法,“这半个多月里,也从亲戚那里借了些钱,但都用来给母亲看病了,学费的事一直没有着落。”

郭宇婷说,医生一直建议母亲手术,但因为经济原因,一家人选择了保守治疗,现在每个月看病大约需要一两千元,“我想上学,但家里实在拿不出钱,我甚至有些不敢去上学了。8月15日,我接到了学校的电话,说我被选中作为‘晋绥情’爱心助学活动的受助大学生,可以拿到5000元助学金。”

8月17日,当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的爱心人士及县委县政府的相关负责人,将一些日用品和助学金送到家里时,郭宇婷激动地说不出话来,她在事后告诉澎湃新闻,以后一定要尽她所能,在减轻家庭负担的同时,回报所有帮助过她的人。

贫困家庭受助大学生与爱心人士合影。澎湃新闻记者 陈雷柱 图

4年资助千余贫困大学生,遍及全国百余高校

实际上,在此次由山西省晋绥文化发展基金会及兴县、临县、石楼县政府共同举办的爱心助学活动中,和郭宇婷一样受到资助的,共有320名贫困家庭大学生,受资助总金额达160万元。

山西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林炎志表示,这已是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第四次举办爱心助学活动,此前他们已资助吕梁、忻州地区1016名贫困家庭大学生共计508万元,受助学子遍及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的140余所大学。

林炎志说,在那个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革命先辈们在晋绥地区斗争了12年,为中国革命事业的最终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留下了传承至今的“吕梁精神”,70多年来,浓厚的晋绥情在晋绥儿女和革命老区人民之间不断加深。

“连续四年的爱心捐赠,是晋绥儿女怀着一份感恩的心意,来回馈老区人民,这也是爱心捐赠活动冠名为‘晋绥情’的根本原因。”

连续三天的捐赠活动中,来自山西省吕梁市兴县、临县和石楼县的三百余名学子除了每人收到5000元的助学金外,还收到了由山西晋绥文化教育发展金会名誉理事长、贺龙元帅之女贺晓明编著的《前辈的身影》。段晓飞表示,基金会希望把这本书送到每一位受捐助的孩子手中,告诉他们传承先辈的革命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兴县县委书记梁志锋表示,多年来,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一直以多种方式为老区的经济建设和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献计出力,捐款捐物,“仅在兴县,他们就已资助了300多名寒门学子圆了大学梦。这一善举播种的是爱心,传递的是美德,收获的是民族未来的希望。”

    责任编辑:徐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