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品宋

2019-08-12 19:04
上海

世人说宋,多有“国势积贫”之论,然而宋朝是中国历史上鲜有的商品经济、文化教育、科学创新高度繁荣的时代,虽然在“国防”问题上饱受诟病,但那是出于对唐代“藩镇制度容易引发内乱”总结后的自我调整,两宋享祚三百,虽有两次亡国,均起于外患,是唯独没有亡于内乱的王朝,宋朝民间的富庶与社会经济的繁荣远超盛唐。

国学大家陈寅恪先生有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如若给予现代人“穿越”到古代的机会,相信很多人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宋朝,选择那个政治开明、文化发达、生活富庶的时代,去亲睹范仲淹、欧阳修、苏轼、黄庭坚、米芾、李清照等前辈大家们是如何谱写一幅“风雅宋”长卷的。

南宋有个自称耐得翁的人,写了一本《都城纪胜》,内分市井、诸行、酒肆、食店、茶坊、四司六局、瓦舍众伎、社会、园苑、舟船等等等等,详细介绍了南宋都城临安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

《都城纪胜》中有一句话“烧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不许戾家”,戾家,指外行人。这其中透漏出两点信息,一是烧香点茶挂画插花是宋人的“四般闲事”,二,这“四般闲事”是被列入雅道,不适宜外行人参与的。

 “四样闲事”的烧香、点茶和插花三事中,均能见到龙泉器的身影。

 

南宋 刘松年《秋窗读易图》(局部)
辽宁省博物馆藏

图中案上陈设的香炉即是一件跟下图龙泉三足炉形制相近的鬲式炉。

 

宋代 龙泉窑三足炉 
故宫博物院藏

 

南宋 马公显《药山李翱问答图》(局部) 
日本京都南禅寺藏

尊者前面插花的器物即是一件跟下面龙泉器相近的长颈瓶。

 

宋代 龙泉窑青釉弦纹瓶 
故宫博物院藏

宋龙泉器,器型厚重古朴,发色凝练节制,无疑是一座审美的高峰。

 

宋代 龙泉窑青釉刻花莲菊纹碗 
首都博物馆藏

 

南宋 龙泉窑粉青釉弦纹梅瓶 
观复博物馆藏

龙泉之美在宋代的辉煌绽放,并非横空出世,既有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有历史境遇的偶然。

一、越窑的铺垫是龙泉窑出现的基础。

 

五代 越窑青釉菱花口盘 
故宫博物院藏
 

中国瓷器发展到唐代时,已经形成“南青北白”的大格局,南方以青瓷为主,北方以白瓷为主,青瓷以越窑为代表,白瓷以邢窑为代表,但此时越窑烧制的青瓷颜色,大多 “青”的有些勉强,很多成品甚至接近于姜黄色。

 龙泉地处越窑系的涵盖范围,龙泉窑的烧造无疑跟越窑具有传承关系,越窑是孕育龙泉窑的土壤。

 二、秘色瓷的烧造,对龙泉窑从越窑系中独立出来起到内在驱动作用。

唐代 八棱净水秘色瓷瓶 
法门寺博物馆藏

秘色瓷是越窑中的精品,唐人徐夤有《贡余秘色茶盏》诗“捩翠融青瑞色新,陶成先得贡吾君”,说明秘色瓷用以上贡。

秘色瓷之前仅见于文献,谁也不确定具体的评判标准,直到1987年陕西省扶风县唐代法门寺地宫被打开,里面有明确的入库单写明秘色瓷多少件,谜底揭晓,细看上图这件八棱瓶,确实青色更“青”,青中带绿。

唐人陆龟蒙有《秘色瓷器》诗:“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用“千峰翠色”来形容秘色瓷之青。

成书于南宋绍兴三年( 1133),庄绰的《鸡肋编》中提到 “处州龙泉县……又出青瓷器,谓之秘色。钱氏所贡,盖取于此。宣和中,禁庭制样需索,龙泉青瓷益加工巧。”

庄绰曾在包括浙江在内的南北各地郡县做官,交游甚广,见闻颇丰。他在上述文中清楚地描述了处州龙泉县是五代吴越钱氏所贡青瓷的产地。

五代和宋初,越窑产地基本属于钱氏吴越国的势力范围,钱氏除将越窑中秘色瓷作为王室用品,更向北方强大的北宋政权进贡。《宋史》中有记载:“(吴越王)太平兴国三年三月来朝,进……越器五万事,金扣越器五万事。”一次就进贡10万件秘色瓷器,有全素的,有镶着金边的,都记录在案。

如此大量的生产高质量水准的秘色瓷,龙泉窑的整体制瓷水平得以提高是肯定的。

三、 宋室“南渡”拔高了龙泉窑的审美层次。

本来龙泉仅是南方窑口,在吴越国彻底纳入大宋版图后,龙泉窑虽有高超的制瓷技术,但远离政治中心东京汴梁,且北方有皇家御用青瓷汝窑和官窑。但一次偶然的历史事件,是大宋的灾难,却是龙泉的机遇——宋室南渡。

宋代 官窑青釉弦纹瓶 
故宫博物院藏
 

“靖康之变”一直是高度文化自信的宋人心中的隐痛,金人南下,徽宗、钦宗二帝以及赵氏宗室,被“打包”掳走,宋人遮羞曰“北狩”,宋宗室仅留康王赵高,被大臣仓促拥立,最终定都临安(今浙江杭州),是谓“南渡”。

 宋室南渡后,经济中心南迁,大批百姓及工匠随之南下,官窑也在临安一带复烧。无论是赵官家的高雅审美,还是朝廷对于青瓷的大批采购,以及北方工匠带来的先进制瓷技术的融入,龙泉窑地处南宋都城附近,无论从质量和产量上,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跃升。

 随着社会渐安,江浙一带生活富足,民间的购买力也得到极大释放,民间对龙泉瓷器的需求更是促进了龙泉窑的蓬勃发展,可以说,南宋是龙泉窑的巅峰时代。

 然而,偏安一隅、经济发达的南宋朝廷,享国150年后,终究敌不过蒙古铁骑的强势南下,那个富庶、开明、宽松的风雅之宋,化为泡影,相比于后来者,元清均是外族入侵,难免推行暴虐与奴化之事,而明代虽非外族,但高度专制,比元清两代好不了哪去。

 可以说,宋代灭亡是中华文明的一次伤筋动骨。

宋亡后,来自草原的蒙元朝廷对龙泉窑如获至宝,龙泉窑获得进一步发展,窑址分布的规模比宋时扩大了几倍,但从艺术水准上,难以再有更上一层楼的超越,到了明代,龙泉窑已经衰落,入清以后,甚至到了难以为继、濒临倒闭的地步。

时至今日,距离宋亡700余年,现代的人们是幸运的,不仅可以缅怀宋人过往,还有能力复兴宋时雅器。目前世面上龙泉名头的茶器太多,但色调大多轻佻,充满玻璃质感,过于光鲜,不够含蓄,如烈日当空般刺眼,龙泉的光泽应该皓如皎月。

作者:观复小二

观复文物摄影:观复胡胡

观复博物馆(北京馆)参观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山子张万坟金南路18号

上海观复博物馆参观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陆家嘴银城中路501号上海中心大厦37层

更多观复博物馆的故事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观复博物馆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