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习惯的养成|最考验人的不是“分”,而是“扔”

澎湃特约评论员 苏紫
2019-08-12 06:54
来源:澎湃新闻

【编者按】

上海7月起正式实施垃圾分类。城市新时尚,你我新日常。澎湃评论部推出“论习惯的养成”,每天一篇,评论员、志愿者、大学生、小学生,小区业主,记录亲身经历,分享小诀窍,吐槽小烦恼,倾听真民声,寻求好建议,让垃圾分类从陌生变成习惯。

十年前去日本旅游,对他们的垃圾分类叹为观止:一瓶饮用水喝完,撕下拦腰缠绕的塑料包装纸,拧下盖子,彻底倒空瓶子——分成三类垃圾。至于每周不同的时间段分扔不同垃圾,因为住酒店,还没有一一体验。没想到十年后,上海也实行精细的垃圾分类了,随着现代城市化的进程,这也算时代潮流,大势所趋吧。

高大上的意义不再赘述,作为一个普通市民,谈谈这几个月来一点实践体会,希望这项利国利民的政策,能够得到更好的落实。

尽管网上有各种调侃或自嘲的段子,比如小龙虾的肉壳大钳子是干是湿,但几次操作下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垃圾分类,还是不困难的。最搞的也不过是榴莲壳、粽子叶而已。

当然,理论上搞通,并不代表着实践上的顺畅。尤其是厨余垃圾,剩饭剩菜,要过滤掉汤汤水水才能投入垃圾袋。家中的老人,为此准备了捞鱼食的网兜,连渣渣都过滤得一干二净,也算物尽其用。相信居民群众的各种花式分拣不一而足。

最考验人的,其实是“扔”。

原本楼下一湿一干两个大垃圾桶,略做分类,上班时顺手带下,非常方便。或者晚饭过后打扫干净,下趟楼即可,尤其是夏天,湿垃圾无需在家中过夜。现在却不同了,撤桶之后偌大小区几十栋楼,只在某处隐蔽角落有一两个投放点,扔一次垃圾得绕行大半个小区。

还有定时,每日只有短短的几个小时,早晚上班的高峰,在通勤路上一耽搁,就可能错过这黄金般宝贵的时段,今夜就得与垃圾同眠。这时候所要求的公民素质,可就不是一般的高了。

至于湿垃圾破袋,尽管有工程师老伯伯发明了各种破袋利器,锯齿、尖刀、钢丝线,但目前还没有普及到我们小区,每次捏着鼻子伸长手臂战战兢兢,唯恐弄脏手、衣服,才是真正的灵魂拷问。

其实,是否及如何破袋,在推行分类之前,完全可以想出便民利行的方法。比如使用质量合格的可降解垃圾袋,集中投放后集中破袋等等。专家解释说,降解垃圾袋降解慢,不过这也说明,生产厂家的质量标准跟不上垃圾分类的要求。把可能遇到的不便和麻烦想在前面,才更有利于把好政策施行下去。

再比如垃圾房的设计,也可以略作调整。在日常生活所产生的垃圾中,有害垃圾是最少的,干垃圾是最多的,那么在垃圾房的空间分配上,是否可以分分大小?湿垃圾容易产生异味招来蚊蝇,能否设计得相对封闭一些?

一项政策在实施的过程中,总是有或多或少的问题,但热爱这座城市的上海市民,总会群策群力,把事情越办越好。喜欢上海的理由,也就在此吧。

    责任编辑:周子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