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老人白领小学生的点滴习惯,看上海垃圾分类的全民接力

澎湃新闻记者 邹娟 臧鸣 陈逸欣 韩晓蓉 何颖晗 邓玲玮 实习生 吴旭童
2019-08-02 07:43
来源:澎湃新闻

【编者按】

8月1日,上海推行生活垃圾强制分类“满月”。

这一个月来,“垃圾分类”旋风席卷全城,上海生活垃圾分类效果初显:居民家里的垃圾桶多了,垃圾厢房变整洁了,高科技产品也用上了,志愿者的活儿逐渐少了,就连来沪游客也初步知晓如何分类了……

即日起,澎湃新闻特推出系列稿件,全方位呈现生活垃圾分类“新时尚”让居民习惯如何改变、文明之风如何浸入人心。

张同一家三代人,近来开始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比赛”。

每天,家里谁分错了垃圾,谁就负责下楼倒垃圾。“其实经常分错的是我,但是倒垃圾最多的是孩子的爷爷奶奶。”张同略有点不好意思。

这是上海全民垃圾分类的缩影。自2019年7月1日上海强制垃圾分类以来,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用各自的坚持,诠释着这座城市的精细和务实。

84岁的赵秋芳,在百年老城厢里,将垃圾分类空间腾挪得井井有条;69岁的黄士英,在崇明乡下自家附近,愣是改造出一个垃圾集中投放点;26岁的白领羊小姐扫码扔垃圾,一户一码责任到人;童谣创作人王渊超为女儿写垃圾分类沪语歌谣;9而岁的张思宇,则克服恶心,做起了小小垃圾分类志愿者……

在上海,垃圾分类已不仅仅是“新时尚”,还成为一种习惯,一个代际传承,一项生生不息的文明延续。

拎得清的“阿姨爷叔”

“大家扔垃圾去伐?”

84岁的赵秋芳拎着一袋干垃圾、一袋湿垃圾,扶着栏杆,从2楼家门口的楼梯上走下,去隔壁弄堂里扔垃圾,通常她还会在楼道里吼一嗓子。这幢3层楼100多年历史的老房子里其余3户人家要是听见她召唤,便拎上自家垃圾袋结伴同往。

84岁赵秋芳下楼扔垃圾 澎湃新闻记者 臧鸣 图

赵秋芳家位于上海市静安区常熟路9号2楼,垃圾分类改变了她和楼内邻居家的生活习惯。赵秋芳说,“我们家12平方米使用面积,烧饭在走廊里,别说布局分类垃圾桶,原先是连扫帚都没地方搁。”

84岁赵秋芳在楼道里贴了垃圾的分类投放指引  澎湃新闻记者 臧鸣 图

不过,“螺蛳壳里做道场”,赵秋芳在走道里的水池两侧各放置了干垃圾桶和湿垃圾桶,可回收垃圾用塑料袋挂在墙壁上,而有害垃圾则放置在墙壁转角小隔板上。墙壁上,大大小小贴着各式彩纸。那是她将一些常见分类垃圾的彩纸剪下,贴在不同的垃圾桶上方。

同样在静安区的任秉华,居住在始建于1912年的大胜胡同里,今年89岁的她因膝盖不好,几乎不再下楼。不过,腿脚不便的她并不用担心扔垃圾这件事,子女每天都在探望她时带走垃圾。64岁的邻居李继光也说,“像任阿婆这样的老人其实对垃圾分类不难掌握,他们年轻时经常分出可回收垃圾,分类经验反而比较丰富。我们有时候来陪她聊天,临走的时候,就会顺手带走她已经分好的垃圾。”

7月30日,黄士英和学生志愿者在垃圾集中投放点检查投放情况。澎湃新闻记者 陈逸欣 实习生 周珏 图

而在崇明新村乡新浜村,69岁的黄士英完全没有空间小的烦恼。她只是觉得,村子里缺一个统一垃圾投放点,垃圾散落,生活了一辈子的家园难免不那么美。

于是,她在自家附近,改造了个生活垃圾集中投放点。为了不影响周边环境,黄士英还在投放点附近装上苍蝇笼。没成想,这倒成了崇明区首个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投放点。每天,这个投放点可以“吃下”附近30户村民的生活垃圾。

被折服的“上班族”

7月28日清晨,羊小姐在睡梦中被门铃声叫醒,小区居委工作人员正挨家挨户分发二维码贴纸。

羊小姐今年26岁,住在上海市宝山区大场镇,一个人在上海工作已有四年时间,老家在海南。最近,她所在的小区开始试点二维码追溯,“一户一码”,居民只需将二维码贴在垃圾袋上,就可以积分以及倒查。

“这个二维码显示住户信息,责任到人,垃圾有没有贴,住户扔垃圾有没有到达标准,都可以查得到。”羊小姐觉得,这是一个城市开始成熟的标志,对环境的保护,人人有责。

和羊小姐一样,闵行区古美四村住了12年的严华,也深感“这座城市开始成熟了”。

闵行区古美四村的24小时垃圾投放点。 澎湃新闻记者 邓玲玮 图

因为工作原因,严华往往早出晚归,是标准的上班族,一不小心就会错过垃圾投放时间。小区居委会及时给他们吃了定时丸:除了早晚各一次的定时投放时间,小区还设专门的投放点,24小时误时投放。

被24小时投放“圈粉”的还有王女士。王女士在古美四村小区和其他地方各租了一套房,两下一对比,深觉这里“周到细致”。她说,她只是晚上过来,处理家养小动物的粪便,时间也不固定,所以24小时可投放对她来说,有着极大的便利。

“分类发烧友”小学生

第一次上岗做垃圾分类引导志愿者,三年级小学生张思宇着实被一股难闻的气味吓退了好几步,捂着鼻子不愿再向前。

张思宇小朋友做志愿者 受访者供图

“最近在我们学校、小区里刮起了一股‘垃圾分类’风,身边一下子多了四种颜色的垃圾桶。起初,我一点也不‘感冒’,后来发现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垃圾分类的行列中。”来自金山区山阳中心小学的张思宇说。

所以,这个暑假,他到社区服务中心做了一名“垃圾分类”引导志愿者。看到同是志愿者的大人们没有对他的退缩表现出嫌弃,张思宇慢慢放下捂着鼻子的手,和大志愿者们一起投入工作。

“这次的志愿者活动让我更加了解了环卫工人的辛苦,也让我更加懂得了垃圾分类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张思宇把他的这次志愿经历记录下来,并参与了“2019中国好作业”活动,他把做志愿者的经历视为“成长的礼物”。

同样收到礼物的,还有小学三年级的王琦乐。她的礼物,是爸爸写的沪语童谣《垃圾分类再垃圾倒》。

上海童瑶唱作人王渊超和女儿小王王   受访者供图

原来,音符的Do La Si 这几个音,和上海话“倒垃圾”的发音很像,为了让女儿和她的同学对垃圾分类有更好的认识,上海童瑶唱作人王渊超根据这个创意,创作了这首童谣,没想到瞬间在网上走红。“按照不同的年龄段,进行有针对性的定制,可以让垃圾分类通过喜闻乐见的形式让更多老百姓接收。”王渊超说。

而家住北外滩的张同一家三代人,则开始了一场有趣的“比赛”。

每天,家里谁分错了垃圾,谁就负责下楼倒全家的垃圾。“其实经常分错的是我,比如常常不小心纸巾和湿垃圾扔在一个垃圾桶里,但是倒垃圾最多的是孩子的爷爷奶奶。” 张同笑着说道。

尽管如此,张同仍然乐于一家老小继续这项比赛。“不是说垃圾分类是新时尚嘛。更重要的,这种环境保护意识,随手分类的习惯,要传给下一代,以后他们肯定会做得比我们好。”张同说道。

    责任编辑:郑浩
    校对:丁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