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说北京丨昔日内城东北角楼

2019-07-21 11:27
北京

陶然野佬

        

1750年,《乾隆京城全图》上的内城东北角楼图

北京内城是一个不规则的矩形(西北角向南略有凹进),但四角方位是规整明确的,由城墙四围所形成的四角,即东北角、西北角、西南角和东南角。据明《英宗实录》载:“四年四月丙午,修造京师门楼、城壕、桥闸完。……城四隅立角楼”。

1860年,东直门北侧,内城东北角楼东北面,以及护城河两岸

也就是说,明正统四年整修京城城池完工时,除增建各门箭楼、闸楼,改建石桥外,在城四隅也同时增建了角楼。历史上的角楼大多是城郭、邨寨等大型院落围墙四隅设置,主要是作为标志性建筑,也起到警戒和瞭望的作用。

1860年,内城北垣内侧,由雍和宫迤西登城马道上沿向东拍摄,远处可见内城东北角楼,城墙上的清军大炮已被英法联军指向了城内

北京地区遗留下来的,较早的角楼记载和传说是辽南京城子城的“燕角楼”,辽南京子城的西、南面与大城重叠,而东、北面独立一隅的东北角建有“燕角楼”。其遗址的大概位置就是现在广安门内大街和南、北线阁的交叉十字路口附近。而“线阁”,也即“燕角”在历史长河中形成的音转文字替代。北京城角楼不仅是标志性、装饰性建筑,同时又是防御性极强的城角箭楼。

1860年,内城东北角楼内侧

东北角楼内侧,在康熙年间驻进了一批俄国人。中俄雅克萨之战后,五十九名俄国战俘(时称“阿尔巴津人”)被安排住在北京,编入镶黄旗,驻守东直门内。其中有一位东正教司祭,他为在北京的俄国人主持东正教的宗教活动,奏请朝廷给块地方。

1874年,内城东北角楼内侧,俄国北馆的俄国东正教教堂,庚子事变期间被毁坏

于是康熙皇帝将东直门内以北的一座关帝庙改建为尼古拉教堂供俄国人使用,这就是北京俄国北馆的肇始。从1713年开始,俄罗斯东正教会向北京派出东正教北京传道团。到1949年后,俄罗斯东正教会团体全部撤离中国,北馆及其附属地盘移交苏联,成为苏联驻华大使馆所在地,也就是现在的俄罗斯大使馆。

1900年,内城东北角楼内侧的俄国北馆

在北馆附近城根有俄国人的坟地,北京原来还有一块俄国人坟地,就是现在安定门外的青年湖公园前身。

1901年,内城东北城角,角楼内侧的俄国军人教堂
1910年,内城东北角楼内侧,俄国北馆内的圣·尼古拉教堂,又称致命堂,因庚子事变后,被义和团所杀的东正教徒尸骨埋在了重修的教堂下,被封为“致命圣人”,属拜占庭式建筑
1915年,内城东北角楼东南面
1916年,内城东北角楼,由东直门城楼内侧北马道上沿向北拍摄,可见俄国北馆的教堂和环城铁路穿过角楼内侧新修的连接北、东城墙内壁的隔墙,角楼正脊已塌陷
1918年,内城东北角楼内侧,在角楼以西、以南的内城北垣、东垣上各开辟一个券洞,环城铁道以圆弧状穿过城角
1918年,内城东北角楼西侧,以西北垣及护城河沿儿的羊群
1919年,内城东北角楼西侧,以西北垣及护城河
1931年,内城东北角航拍,角楼已被拆除,城内大面积刀把区域是俄国北馆
1946年,内城东北角楼内侧,俄国北馆内的圣·尼古拉教堂

-欢迎关注或转发至朋友圈-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