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会址”日记|探访地下一楼,这里是电力保障“中枢”

澎湃新闻驻中共一大会址报道组记者 栾晓娜
2019-07-19 17:18
来源:澎湃新闻

【编者按】

2017年10月31日,党的十九大闭幕仅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集体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中引起热烈反响。

连日来,全国各地前往一大会址纪念馆参观的党员群众络绎不绝,在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他们回顾建党历史,重温入党誓词,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澎湃新闻推出“一大会址”日记,派出记者常驻中共一大会址,近距离观察、感受、记录会址每天的新闻,讲述一大的红色故事,传承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

2019年7月19日,多云,偶有阵雨。

在台风“丹娜丝”的外围环流影响下,上海在阵雨、阴天与水晶天之间切换,但体感始终闷热,在户外走几步便是一身汗。

兴业路上的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内,参观者依然络绎不绝。而绝大多数参观者所不知道的是,在纪念馆的地下一楼,有一间专门的电表房,高大的电表箱占据了整个电表房的大部分空间。

这里,便是整个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电力保障的“中枢”所在。

2019年7月19日下午,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行政部负责人黄晨钢(左一)、国网上海市区供电公司营销部副主任苗伟杰(中)在电表房检查供电设施。 本文图片均为澎湃新闻记者 栾晓娜 图
下午2点左右,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行政部负责人黄晨钢、国网上海市区供电公司营销部副主任苗伟杰,以及另外两名电力工作人员一起,来到电表房,对这里的电表设施,逐一进行检查。

“我们这里是双电路保障,一旦常用电源出现异常,系统便会自动切换到备用电源,而且是0秒切换,可以确保纪念馆的供电正常。”黄晨钢告诉记者,这套双电路保障系统是在2018年3月更换的,之前的电表箱是1999年安装的,虽然也是双电路,但是不能自动切换。再加上2017年11月开始,整个纪念馆的客流呈现爆发式增长,为了确保电力供应,馆方与电力公司一起,对设备进行了更换。

由于白天纪念馆须正常运营,相关更换工作只能在夜间进行,因此耗时较长,前后用了大约一个月时间。

“这个过程是很不容易的,白天要保证供电,晚上再陆续更换。”黄晨钢说,在日常,物业工作人员都是24小时值班,进行不间断巡查,一旦发现问题,就会立即和供电公司取得联系,及时修复。但到目前为止,新系统均运行正常,还没出现过异常问题。

苗伟杰的另一个身份,是国网上海市区供电公司专门为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而配备的客户经理。他的服务职责有“三必”:一是“必随访”,即按时走访纪念馆,协助馆方开展用电设备安全排查;二是“必响应”,即在重大活动期间,及时协助馆方做好用户侧保电工作,确保场馆供电万无一失;三是“必解决”,即针对用电设备存在的缺陷隐患,第一时间制定整改措施和解决方案,及时消除设备缺陷,确保安全供电。

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的日常用电有两路电源,一旦常用电源出现异常,系统可0秒自动切换到备用电源。
“你看,现在常用电源和备用电源的灯都亮着,说明这两路电路目前都是正常的。”苗伟杰指着双电源切换柜上面的指示灯告诉记者,一旦常用电源发生异常,系统便会自动切换到备用电源,而公司后台会同时发出警报。工作人员便会立即进行排查,根据具体问题进行修复。

据苗伟杰介绍,这两路电源分别来自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附近的两个变电站。“如果是切换柜的问题,我们就对这里进行修复,如果是外来电源的问题,我们就会到相应的变电站,进行检查修复。”他说。

    责任编辑:郑浩
    校对:施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