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hold住中国人一生的手艺只能是它 | 西兴竹编灯笼

2019-07-18 08:39
浙江

△省级非遗西兴灯笼传承人,蔡雪安

西兴竹编灯笼是杭州市滨江区的一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始于南宋,曾经悬于皇家宫廷,也广泛行销江浙各地。

蔡雪安老爷子是一位非典型非遗传承人,50岁才开始学艺,为了提升画工,60岁又去老年大学上了两年国画课,最开心的事就是有人真心关注西兴灯笼。

竹子编织的“甘蔗段”

蔡雪安原本是个铁路工人,他给自己安排的退休生活本来是看看书喝喝茶,把年轻时候落下的文化一口气补上来。

结果还没退上休,这个计划就被西兴灯笼劫了糊。

西兴灯笼的工艺流程谈不上太复杂:

竹子劈篾、编制灯壳、糊纸着色、画图写字,最后抹上桐油,加上插蜡烛的底盘和挑挂的提手,一盏完整的西兴竹制纸糊灯笼就出炉了。

在西兴有个传统的劳动分工,妇女编织灯笼壳,男人们糊纸画花。

蔡雪安的侄女蔡凤仙是一位编灯笼竹壳的高手,曾在村里的编灯笼大赛上拿过冠军。

一个中型灯笼需要39根或41根竹篾子,她10到15分钟就可以编完一个,手速快得叫人眼花缭乱。

 

编好的灯笼壳子一个个圆圆扁扁的,是没有成品灯笼形状的。西兴灯笼类似圆柱体的外形是灯笼匠人们在糊纸前塑造的。

小的灯笼壳浸过水,蔡雪安放在膝盖上按几下就塑成了标准的“甘蔗段”。大灯笼就难做多了,花上一天时间塑形也是不稀奇的。

 

注入灵魂

上色画花是西兴灯笼注入灵魂的关键步骤,考究的灯笼上要彩绘龙凤,或者剪贴姓氏,最简单的照明用灯笼也会写上福字。

蔡老爷子60岁退休,有资格上老年大学后,第一件事情就是报上国画班。

传统老匠人们一般都从小学艺,有些甚至是出自“灯笼世家”,他有些在意自己半路出家的事情,特别想提高画技。

在他存放作品的小库房里,有一组灯笼很惹人眼睛。

上面一排是剪纸风格,每个灯笼上贴一个字“西兴传统灯笼非物质文化遗产”。下面一排十二生肖灯笼,每个灯笼上都是老爷子画的动物图案。

红绿黑三色拼接,又土又潮的,叫人莫名喜欢。

夜市兴,灯笼俏

苏东坡有一首诗提到古西兴渡口:江上秋风晚来急,为传钟鼓到西兴。

据说西兴鼎盛时期,商贩云集,坊肆栉比,不过二里长的老街,就有七十二爿半过塘行。

自两宋时期取消宵禁后,城市歌舞升平昼夜不息,夜间照明工具便有了巨大的市场需求。制作精良、好看实用的西兴灯笼便应运而起。

当时最红的夜铺,门头上会挂上两盏最大号的西兴灯笼,写上店号,涂红描金,就是黑夜里最靓的霓虹灯。

如今城市路灯林立,到了晚上也不愁照明。一不小心进了黑巷子,摸出手机即可,连手电筒子都不用随身带,方便得很。但是流连夜店的祖先们,不带上一盏西兴灯笼恐怕是不行的。

不论是书生夜游尽兴而归,童子提灯随伺左右;还是蒙蒙细雨,油纸伞下,才子佳人乘舟赏月……在很多人对江南风情的想象中,都少不了这一盏纸灯笼。

旧时日常生活中,灯笼也是重要角色。婚丧嫁娶、金榜题名、仕途升迁、逢年过节、祭祀先祖……人生随着红灯笼高高挂起,也依着白灯笼暗暗落幕,中国人的悲欢离合,都被灯笼映照着。

姑娘出嫁,送嫁队伍的前后,一定会有人提着纸灯笼。花轿的轿杠上,也会挂上灯笼。灯笼上贴的就是夫家姓氏的剪纸。

此外,习俗里最常见的就是写上堂号。堂号是名门望族的称号,表明了祖上功勋业绩或是家中科举功名。

比如马湖孙姓堂号叫"映雪",是据六朝时期孙康家贫映雪以读书的典故而来。每逢节庆,门前挂起书写有堂号的大红灯笼,代表了一个家族的光荣历史。

蔡雪安的光荣就是当上了非遗传承人,维系家乡的传统。

“西兴灯笼不是很精致,评国家级是很难的。”老爷子言下之意,梦想要有,努力努力做得更精致,还要冲一冲国家级。

文/摄:张凡

编辑:张凡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