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皴”成为一种审美准则

2019-07-01 08:19
上海

对于家住北方或西北地区的小伙伴们可能会有相似的童年经历,那就是每到寒冷多风的冬季,出门疯跑一阵后,总会感觉脸蛋和手背被风刮的生疼,几天不管,摸上去就会刺刺扎扎的。每到这个时候就会被家长摁住一边抹蛤蜊油,一边说“再不抹油就皴成大红脸了。”

 

1991年 艾轩 《男孩 》油画 
观复博物馆藏 

“皴”字的原意,在《词源》一书中,有三种解释:其一是指皮肤受冻而干裂;其二是指毛糙;其三是指国画绘画方法之一。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皮细起也”。

关于“皱法”一词,《词源》中又有着更为详尽的解释:“国画有种方法,先构成山石树木的形状,用侧笔施水墨染擦,以显脉络纹理及凹凸向背。”这里的“皴”,就是山水画中的这种技法。根据形式表现上的不同,皴法又被分为:点皴法、线皴法和面皴法。

 “皴法”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比如“斧劈皴”,侧锋用笔的皴法像一条条斧痕,似刀斧一样在宣纸上刻凿。柔软的毛笔把那坚硬的山石千万年侵蚀过后的沧桑,历历再现出来,彰显出北方大山的干和韧。宋代李唐《万壑松风图》中棕褐的山石,倾斜着裸露在一侧,一留神仿佛就要坠落下来。

宋代 李唐《万壑松风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比如“披麻皴”以柔韧的中锋线的组合来表现山石的结构和纹理。此法善于表现江南土山平缓细密的纹理,像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中就广泛运用了这个技法,这些皴法的产生与发展,毋庸置疑,是中国美术发展史上极具生命力的一笔,这种表现山水纹中石头纹理的技巧,也被应用到山水纹瓷器上。

元代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剩山图》(局部) 
浙江省博物馆藏

山水纹对于陶瓷来说,来得迟缓,如果说长沙窑青釉山水纹罐这唯一一件我们发现的孤例是山水纹瓷器尚处在襁褓里的婴儿,那磁州窑山水纹瓷枕就是牙牙学语的幼儿了。

金代 磁州窑白地黑花司马相如题桥图长方形枕 
中国磁州窑博物馆藏

到了元代的瓷器很少出现山水纹,多是人物纹故事的瓷器,像是萧何月下追韩信,鬼谷子下山图罐等等,到了明代,就开始出现不少的山水纹瓷器了,度过了一个困难混乱的时期之后,明代的皇帝对歌舞升平,江山永昌的盼望特别热切,所以就把这种山水纹的题材表现在瓷器上。

明永乐 青花海水纹香炉 
故宫博物院藏

山水纹的瓷器在清初又迎来了一些发展,在少数民族政权定鼎中原的时候,文化冲突非常强烈,这个时期山水纹瓷器的风格变化极快,多重风格并存,但主要以青花为主,或者在青花的基础上有青花五彩、青花釉里红类,山川竞秀,秋高气爽,红树热烈,虽然表现的多是秋天的景色,但是画面却透出一种象征来日的生机。

 

清康熙 青花釉里红山水纹笔筒 
观复博物馆藏

作者:观复知常

观复文物摄影:观复胡胡

观复博物馆(北京馆)参观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山子张万坟金南路18号

上海观复博物馆参观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陆家嘴银城中路501号上海中心大厦37层

更多观复博物馆的故事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观复博物馆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