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分类后的垃圾去哪儿了:揭秘上海垃圾末端处理流程

2019-07-01 10:00
上海

原创:复旦青年

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将正式实施,意味着“垃圾分类”正式被纳入法治框架。上海每天生产多少垃圾?干、湿垃圾会进行怎样不同的处理?垃圾分类为何必要?《复旦青年》走访了杨浦区湿垃圾资源化处置中心与老港废物处理园区两处垃圾处理厂,用图片的形式带您了解这座城市的运作中,你看不到的那些部分。

复旦青年记者张祁锴主笔

复旦青年记者马晨璐 张铭彤 张祁锴摄影

复旦青年记者陈爱晨制图

一、湿垃圾处理厂:杨浦区湿垃圾资源化处置中心

杨浦区湿垃圾资源化处置中心属于杨浦区军工路3701号项目,该项目全部建成后还将包括干垃圾转运中心、可回收物分类集散中心、有害垃圾暂存中转中心三个主要处理集散场所。

湿垃圾资源处置中心目前可承载湿垃圾处理量为每日600吨,实际处理量约为每日300吨。该中心目前有管理、操作人员40余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十余人。

湿垃圾从居民小区的垃圾桶开始,要经过以下步骤:

二、干垃圾处理厂:老港废物处理园区

老港废物处理园区设有垃圾焚烧厂与垃圾填埋场,承担了上海大部分市区的干垃圾处理。这里每天可以焚烧处理三千吨垃圾,正在筹建的二期预计可以增加六千吨的垃圾焚烧处理量。

而目前,每日多出三千吨的量则必须进行填埋。老港垃圾填埋场现在每天要填埋一万两千吨垃圾,是焚烧量的4倍。“这个量还是很惊人的。”老港焚烧厂的工作人员说。

垃圾焚烧过程中产生的渗沥液、烟气会进行进一步的处理,水蒸气将推动发电机发电,最后的焚烧残渣会进行综合利用,大部分是做成道路砖。但焚烧要求垃圾达到一定热值(单位质量(或体积)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所以垃圾中的含水率“到我们这我们希望是越低越好。”

微信编辑|秦思晶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