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博士的脑洞|高考志愿改革史也是思想发展史

万喆(特约评论员)
2019-06-25 19:30
来源:澎湃新闻

一年一度的高考报志愿时段又来临了。

报志愿变得愈加重要

总体而言,高考的录取率已经相当的高。2018年,高考录取人数超过790万人,实际录取率为81.13%,而且,全国一半以上的省市实际录取率超过了90%,既包括上海、江苏等发达地区,也包括海南、内蒙古等相对不发达地区,考不上大学的已经是很少数人。

这当然要“归功于”“扩招”。1999年,教育部出台《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文件提出到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适龄青年的15%。就在这一年,高考实际录取率从前一年的34%飞跃至56%,达到了高考恢复后20多年里唯一“过半”的“小目标”。要知道,1977年的时候,高考实际录取率只有5%。

1999年的扩招,有着其经济发展背景,其时明确表示,此项改革是基于解决经济和就业问题而扩大普通高校本专科院校招生人数的教育改革政策。然而,世易时移,当年作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现在如同“过江之鲫”,为了争做“骄子”而获得更好的职业及发展前途,可能也变成了,做了大学生,也不意味着更好的职业和发展。2018年,当年毕业大学生820万人,归国留学生51万人,合计871万人,城镇新增劳动力1100万人,意味着80%的新增劳动力都是大学生。如果说过去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那么能够过得了独木桥的人,至少是抵达了幸福的彼岸。而现在“桥”是容得下千军万马了,可是过了桥却发现,大浪淘沙才刚刚开始。

报志愿,可能就更加成为高考中重要的一部分。

考前报志愿or考后报志愿?这是个问题

报志愿不是件小事,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1994年及以前,高考志愿信息采集基本上处于纸质采集阶段。在此期间,为解决招生供需失衡的问题,教育部1980年起实施预考制,即考前预选,进行人才分流。据说,甘肃省当年报名18万人,实考只有2万人。实施预考后,志愿出现不均衡的矛盾,因此采取了批次设置和志愿调剂作为调节考生及学校供需平衡的手段。1995年以后,进入了光电采集阶段,借助计算机,以机读形式完成在短时间内的信息采集。2009年至今,主要基于网络平台实现志愿信息采集。

对于个人而言,报志愿的形式主要经历了三种不同志愿填报时间的模式,一种是“考前填报”,一种是“考后估分填报”,另一种是“考后知分填报”。顾名思义,一种是还没有参加考试,完全不知道自己能够考得怎么样就报志愿,一种是考完了自己估计分数报志愿,另一种是清楚知道自己的分数报志愿。

究竟应该采取哪种报志愿形式?一度争论异常激烈。尤其是,究竟是应该在考前、还是考后报?

一部分人,尤其是考生们,认为考前填报志愿,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考试具有一过性,如若发生偏差“失手”,没有达到平时水准,则容易“一步错步步错”,一些优秀学生没有考出特别高分,则连应该能够上的较好大学也上不了;另一部分人,包括一些政策制定者等,则认为真正的“高分考生”受影响较小,他们一般估计准确。反而考后知分填报的机制,使考生有局部信息选择,有的人平时成绩一般,这次考得好,就能上好大学,投机激励倾向明显。

尽管争论激烈且持续多年,知分填报志愿最终成为目前招生考试机构采用的方式。

梯度志愿or平行志愿?这也是个问题

然而,无论是考前填报还是考后填报,“高分低就”“高分落榜”等现象依然难以根除。因为,“报志愿”过程中还有个投档方式的问题。

1984年,教育部明确提出“根据考生志愿、按比例投档”的模式,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志愿优先”模式,也叫“梯度志愿”模式。其志愿设置为:“第一志愿,第二志愿,……”,以此类推。操作时,通过考生档案多轮次的循环,达到分流效果。招生院校先招第一志愿者,当第一志愿上线人数不足时才能启动下一轮次的志愿者筛选,若名额录满,第二志愿以及后续志愿报考的考生即便分数再高也不能够取得投档机会。可想而知,当志愿高于考分,考生实则也会失去下一轮次的机会,有人可能离清华北大只差毫厘,但因落榜清北,则甚至连较好的大学也无法进入。在考前报志愿时代,这种情况尤为突出。其匹配结果难言公平。

2008年,教育部在全国推广已经试点多年的“位次优先,遵循志愿”的模式,即“平行志愿”模式。平行志愿是同一志愿序号中设置若干个同等志愿,其间不存在级差顺序。平行志愿即以分数为标准,投档时省级教育考试院的投档系统将所有考生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分数最高的考生将首先获得投档资格,进入他所填报的第一志愿的院校,之后考虑分数第二高的考生,如果他的第一志愿并非此院校,且其还有空余名额,他将被投档进入第一志愿,如果第一志愿院校已完成招生,他将被顺次投档进入第二志愿院校,以此类推。

也有个别省份还实施过“实时动态志愿”模式,即考生通过网络即时地看到志愿高校所有考生成绩信息,从而达到精确填报志愿。“一档多投”模式也被试点过。

“平行模式”成为当前高考志愿的主要模式。

还要进一步优化细化的报志愿系统

在目前的平行志愿填报机制下,省级教育考试院把符合提档线的考生投档进院校,只看考生的院校志愿,而不看专业志愿。院校接收到考生档案后,再根据本校各专业计划数和考生情况分配专业。此时,仍然会发生新一轮“匹配”,而有些考生可能面临专业调剂,从而发生“学非所愿”的烦恼。

“调剂专业”对学生的影响性有多大?一些研究表明,调剂志愿录取的大学生在入学后会出现心理和学习等方面的适应性问题。北京大学对17所北京市高校大学生追踪调查的一项研究则发现,调剂志愿录取的学生在大一的专业排名要显著低于其他方式录取的学生,然而,在大四时,调剂学生的专业排名在前50%的比例与其他学生难分伯仲。从专业录取方式与平均成绩的关系来看,第一志愿录取的学生在大一时的平均成绩高于其他学生,但在大二至大四,第二志愿和调剂志愿录取学生的平均成绩均逐渐超越第一志愿录取的学生。从毕业去向看,调剂志愿录取学生对继续深造的意愿最低,但在大四确定工作的学生中,调剂志愿录取学生的起薪水平最高。

不管“调剂专业”对考生的影响如何,2017年,新高考改革试点省份开始探索实施“专业+院校”的志愿填报模式。

区别于以往高考招生中考生先选定院校志愿,再从志愿院校所设专业中选定专业志愿的双层制志愿模式,浙江和上海均采取了平行到专业的做法。从数量上来看,在本科批次上考生可以填报的志愿大幅增加,浙江考生最多可以填报80个志愿。投档时由省级教育考试院按考生志愿将其直接投档至某院校的某个具体专业,院校不再对考生进行分专业分配。

考生的选择权下沉到了具体专业上,自主选择权极大被增加。

高考志愿史中的思想发展史

看高考志愿的发展史,绝不只是技术发展史、经济发展史,也是思想发展史。

早期的“预考”“调剂”思维,是所谓人才分流的办法,更是计划经济思维的写照。

对于报志愿应该在“考前”还是“考后”,争论多年。其中纠结,竟然在于不应主张“投机”性。殊不知,因志愿填报“不当”“高分低取”“高分落榜”的屡见不鲜,完全是由于配置系统不够公平引起的。而尤其在那个“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年代,莘莘学子们已经用尽全力,即使有人会比平时考得好一些,也不能说人家就是“投机”。

在采取了知分报考和平行志愿后,应该说,公平性得到了极大提升。但也不乏声音,说这种方式“唯分数”。然而过去“梯度志愿”也不关心素质。有人说,平行志愿并未减少低分考生的博弈,而且大平行志愿部分限制了高校的选择权,高校面临生源分层。

的确,对于考生而言,“平行志愿”拓宽了他们的选择面,使有效志愿增加,降低了考生志愿“撞车”的几率,在高分考生身上尤其明显。对于学校而言,由“顺序志愿”到“平行志愿”,过去因为“囚徒困境”产生的“大小年”现象基本消失了,录取线不再“忽高忽低”。基本上好学校招高分学生,差一些的学校招分数差一些的学生成为定势。

但这不正是高考公平竞争的意义么?好的学生应该积极努力,积极努力的人应该有更多更好的选择。好的学校也应该积极努力,做得好才能够吸引更多更好的人才。

后记

人们都说,高考改变了中国,高考改变了中国人的命运。因为背后基础其实是公平竞争,是思想解放。

高考无疑是对人才的重视,是以人为本的思维。但更重要的是,对人才应该怎么重视,以人为本如何践行?给人才一个更自由的环境、更宽阔的天空、更丰富的选择,恐怕是终极答案。

几十年高考志愿的改革,背后的思维,可能体现的正是中国走向“市场化”的种种疑虑、突破、进展、思考。

当一群学子通过高考,他们迈上了走向社会的第一步。是的,从这里,我们就应该让他们看到,市场化的重要性,对每一个个体而言,都必须意味着最多的选择和最大的机会。

(作者万喆为经济学家,澎湃新闻特约评论员)

    责任编辑:蔡军剑
    校对:施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