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丨导演高希希:“影视寒冬”是个伪概念

澎湃新闻记者 杨偲婷
2019-06-25 09:49
来源:澎湃新闻

2007年,高希希凭借《新上海滩》获白玉兰奖最佳导演提名,那是他印象中首次与白玉兰结缘。多年后,高希希作为第25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电视剧单元评委主席,来到上海。对这次自己承担起的责任和荣誉,高希希最直观的感受是:“把我架在这儿,我也找不着北,但我也不想耽误事儿。”入围的都是好作品,更多有圈内好友,作为评委会主席,高希希深感压力。但让他毅然接下了组委会邀请的原因,还是出于对白玉兰奖的敬意:“这些年来,白玉兰的评奖标准在不断提高和改进,它不排斥任何优秀作品,它题材的丰富性,它的公平性,它对评委的尊重性,让我一直有种敬畏感。”

高希希接受2019上海电视节评委聘书。本文现场图片:上海电视节

在高希希的作品年表中,不乏《幸福像花儿一样》《结婚十年》《搭错车》这样贴近家庭和个人生活的剧集,也不乏《历史的天空》《光荣岁月》《血战长空》这样的主旋律军旅题材。在他看来,主旋律的定位不能太偏颇,“以为主旋律就是喊口号、模式化,这是完全错误的。”高希希认为,讴歌时代生活,讴歌民众的作品就是主旋律。但他也强调,首先,优秀的影视作品除了昂扬向上的主题外,最重要的是好看的细节,好看的故事。“只有这个是最贴近观众的,你不把温度拍出来,观众无法接受到你想表达的主题。”

作为第25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电视剧单元评委主席,高希希在评委见面会上发言

“优秀的创作者要与观众建立沟通。任何类型和题材的创作,都是讲人的故事,讲时代的故事。”因此,高希希认为,影视创作中的真实感非常重要。在与记者们谈到当下有些都市职场剧剧情悬浮不接地气时,高希希直言这种情况“特别应该谴责导演”:“你是创作的主体,你对你要表现的那段生活都那么陌生,你怎么可能创作优秀的作品?”他表示,现下有些创作者看国外的作品好,就把人家的生活方式和美学设计拿过来用,但“我们的时代和生活结构不一样”,种种不接地气的细节自然会让国内观众觉得“假”。“比如拍历史剧,我对团队的要求是细节,大主题决定之后,细节决定成败,细节是历史的表情。为什么大家说现实主义难拍?因为这就是我们的生活,观众一看剧,马上能看出这不是我们的生活,这是假的东西,那么他就会拒绝这部作品。”

有记者提问高希希对当下缺乏演技只有人气的“流量”演员的看法,高希希也认为这一现象的泛滥很大程度上“怪导演”:“作品是你自己的,你如果要妥协,那就要承受妥协所带来的其他问题。你在调配演员结构任务时你的评判标准不准确,你要他(演员)承担这个任务,你就要负责把他的表演弄好。如果你说这是老板的意思你没办法拒绝,那你就别当导演,你自己都担不起对自己作品的责任,那你就别干这行。”

高希希执导的新电影《八子》,讲述一个上世纪30年代兄弟八人参加红军并陆续牺牲的故事。在这部作品中,也不乏年轻演员的身影,高希希对演员的要求一视同仁。在一场需要水中拍摄的戏,数位演员在零下几摄氏度的水里泡着,一次次表演,直到达到最好的效果。据高希希回忆,这场戏差不多拍了两天。

《八子》海报

谈到《八子》这部戏,他直言,作为一部史诗气质浓厚的主旋律作品,他在创作最初,想找到的是一个最简单最朴素的情感切入点。他去了真实故事发生地赣州采风,一个母亲将八个儿子送上战场的故事,深深打动了他。“她把孩子送上战场,坚信孩子会回来,站在村口,35年如一日地等待孩子的归来,不容别人说孩子不会回来了。35年没把孩子等回来,等来了新中国成立。”他认为:主旋律应该用最朴实的情感,诠释人类灵魂的撞击。

【对话】

澎湃新闻:战争军旅题材在国产剧中是特别重要的类型,曾经这个题材的很多作品创作一度陷入窠臼,但近年来,该类型影视剧颇有收视和票房表现上佳的作品。能否聊聊新时代军旅题材创作的突破和创新?

高希希:新时代的军旅题材面对的是新挑战,之前我们的军旅题材泛滥了,一些抗日题材已经开始手撕鬼子了,或者是在搞怪搞笑了,已经到了观众倒胃口的程度。我是军人出身,几十年在部队里,一看就知道,什么是军人,什么不是军人。我之前有听说什么辣妹军人,我听了都想吐,这是走秀,不是当兵。

《八子》剧照

通过一轮结构过程后,今天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新的时代结构,近期有一些内容是开始在往真正的军人情感,军人的实质结构里走。我创作《八子》,想真切地面对战争和人性的思考。我觉得未来真正的军旅题材需要真正去思考这些:战争对战争双方来说,没有赢家,那怎样让观众切实感受到这一点呢?我讨厌去说教,我就想拍个好看的片子。我去了赣州,了解下来,我知道《八子》这个故事是会感人的。撇开一切,谁都有母亲,她把孩子送上战场,坚信孩子会回来,站在村口,35年如一日地等待孩子的归来,不容别人说孩子不会回来了。35年没把孩子等回来,等来了新中国成立。娘送孩子上战场时说:“老大,你一定要回来,要把弟弟们带回来,缺胳膊少腿也回来,娘养你们。”这句话很朴素,但已经很振聋发聩了。主旋律应该是用朴实情感,诠释人类灵魂的碰撞。如果娘在村口喊一句口号一样的话,这个内容就不对了。

澎湃新闻:这两年,流量明星在影视市场中渐渐失效,中生代实力演员得到了更多关注和认可。你如何看待这个现象?“流量”在影视市场中的热度未来还有可能卷土重来吗?

高希希:其实最糟糕的结构,是资本造成的问题。流量为什么成为评判标准,因为流量给资本带来无限空间。那对年轻人来说,他就会想尽一切办法吸引流量,而且要是最快的速度,他等不起,流量要求时效性,不然他就会失去价值。这肯定会造成不择手段,造成拔苗助长,拔苗助长庄稼能活吗?长出来的粮食那能吃吗?资本只要在,流量结构一定在。没有流量,没有数据,广告商不来,那就没钱了。那怎么办,就有人做假数据,雇人往上“堆”,数据好看就行,这是恶性循环。这是个非常糟糕的结构。所以把问题全归结在年轻流量明星上,这不公平。他们还是孩子,他还懵懂呢,搞不清楚,轿子来了,坐吗?他本来可以走路,你非让他坐轿子,坐了两回他就下不来了。年轻人要保持对自己的清醒认知,要有一个相对的标准。

澎湃新闻:现在都在谈大数据时代快要来了,而数据和流量就是直接挂钩的,那流量带来的系列问题,是不是无法解决?

高希希:大数据时代一定会到来,数据其实应该是最公正最合理的,但我们要严格监控数据的准确性,真实的数据一定有用,那是人民的呼声,只要数据不造假,咱们有一是一,那就是有益于创作和产业的。但问题就是,现在很多数据拿在手上你不敢信。

澎湃新闻:资本热退去,行业大环境似乎没前几年那么容易了,能否谈谈其中的机遇和挑战?

高希希:其实大家就是想说没以前日子好过了,但现在行业自律性加强了,你就得调整自己。“影视寒冬”是个伪概念,从来规矩没变过,一直是这样:什么是幸福,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比如一些年轻小孩觉得自己长得好看,馅饼就砸脑袋上了,我干了几十年,也没被馅饼砸过。还是要做好的东西,那才是基础。

《八子》剧照

澎湃新闻:今年电视节的海外片单中,不乏年度佳作,有没有做一下国产剧和海外剧的对比?

高希希:还是有距离,很实在地说。这次做评委我看了大量海外剧,撇开内容不说,光制作上,远超国内。制作非常精良,这很了不起。其实我们设备和资金条件和国外都在一个起跑线了,差距在人文意识上。比如,对细节的要求不一样,甚至有些细节你想都想不到。你看《荒野猎人》,那场熊咬莱昂纳多的戏,你能看出一丝假吗?那就是水平。他们就是要求每一条肌肉的动作细节都要符合运动原理,哪怕这些都被毛发遮住了,那也不能错一丁点,你要传递给观众的是眼睛每一个瞬间能捕捉到的真实度。所以人家能成为精品。

澎湃新闻:咱们现在提“小正大”,但从我国行业现状甚至世界范围来看,大制作大成本依然是好作品成立的重要条件,本届入围片单中,也罕见真正的“小成本”。如何看待成本和作品质量的关系?您觉得小成本影视剧创作的出口在哪里?

高希希:其实这就是“吃了饭”和“没吃饭”的关系,“吃了饭”干活肯定更有力气。影视产业本身就是工业化产品,工业产品是要原材料要加工生产的,你拿手机拍,和拿摄影机拍能一样吗?那些细微的肌肉颤动和皮肤细腻度,手机拍得出来吗?这就是小成本做不到的。创意是一部分,创意和呈现在一起,那才是作品,你呈现不出来有啥用?所以我们现在鼓励原创,强调原创的创意结构,我们在鼓励的其实是创意,而不是鼓励小成本一定要出精品。那确实很难出精品。

    责任编辑:张喆
    校对:刘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