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艺术人物|设计专家来增祥辞世,德拉希巨资收购苏富比

钱雪儿 陆林汉 畹町
2019-06-24 09:17
来源:澎湃新闻

每天,无数人穿行在城市地下,地铁一号线人民广场站内昼夜川流不息。上周,曾经主持上海地铁一号线人民广场站的室内设计、参与创建同济大学室内设计专业的中国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专家来增祥教授因病逝世,享年87岁。

在纽约,苏富比拍卖行上同被电信亿万富翁帕特里克·德拉希以37亿美元收购,重归私有化。另外,国际知名策展人堂娜-德·萨尔沃宣布,卸任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策展人。在上海,艺术家乔瓦尼·欧祖拉与杨福东举办双个展,浦江之边,二人用镜头探索人文与个体。

《澎湃新闻·艺术评论》“一周艺术人物”,报道并评析国内外的艺术人物及热点事件。

上海 | 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专家来增祥教授

因病逝世,曾参与创建同济大学室内设计专业,主持上海地铁一号线人民广场站的室内设计

原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副会长、中国室内建筑师协会副理事长、上海市建筑装饰协会设计委员会理事长、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来增祥教授,因病医治无效,6月19日在上海逝世,享年87岁。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通过公众号发布了这一消息。

来增祥教授1933年12月29日出生于浙江嘉兴。1952年考入清华大学建筑系,后经国家选拔,于1954年赴前苏联列宁格勒建筑工程学院攻读建筑学专业,1960年毕业,获俄罗斯工程科学硕士学历和俄罗斯国家建筑师资质。回国后在同济大学建筑系任教,1995年3月退休。

来增祥教授为中国建筑学室内设计专业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1987年,他与同事一起创立了同济大学室内设计专业,是中国大陆工科类高校中的首创,为中国的室内设计行业培养了一大批高级人才。

在教学科研之余,他主持设计的“南京雨花台烈士纪念碑”获1981年全国设计竞赛一等奖,他还先后主持了北京天安门地铁东站、天安门地铁西站、上海地铁一号线人民广场站的室内设计,上海地铁新闸路、虹桥路、石门路站的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上海南京路西藏路人行天桥建筑及装修设计,莫斯科达尔文博物馆外装饰设计、荷兰鹿特丹上海酒家现场室内设计、埃及开罗国会大厦部分会议厅室内设计等项目。同时,参与完成了北京人民大会堂上海厅室内设计、国宴厅的室内设计,以及五国元首上海会议会场的室内设计等。(整理/畹町)

纽约 | 电信亿万富翁、艺术品收藏家帕特里克·德拉希

以37亿美元收购苏富比拍卖,或将注入最高4亿美元流动资金

上周一,苏富比宣布与BidFair USA签署最终合并协议,该公司由传媒及电讯企业家兼艺术收藏家帕特里克·德拉希(Patrick Drahi)全资拥有。这次收购协议总作价37亿美元。收购意味着苏富比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31年后,结束上市公司的身份,重归私有化。

现年55岁的帕特里克·德拉希是一位拥有法国、葡萄牙和以色列国籍的法裔以色列商人。他是与《福布斯》有关的法国第三大富豪。德拉希出生在摩洛哥卡萨布兰卡,他的父母是摩洛哥的一个犹太家庭成员。德拉希15岁之前一直住在摩洛哥,后来全家搬到了法国的蒙彼利埃。德拉希拥有巴黎综合理工大学的工程学位。目前居住在瑞士日内瓦,与他的妻子抚养四个孩子,拥有1.1亿美元投资于瑞士的豪华房产。

帕特里克·德拉希是上市跨国公司Altice NV的创始人,这是一家拥有3000多万客户的上市电信公司,帕特里克·德拉希持有其60%的股份。帕特里克·德拉希也是一位狂热的艺术品收藏家,据2019年世界富豪排行榜统计,帕特里克·德拉希身家94亿美元,位居世界第163位。

德拉希的最新收购对他来说是一个意外之举,报道中称“正是作为苏富比的长期客户和终生仰慕者,我正与家人一起收购苏富比。”德拉希说,他打算将美国业务的一小部分货币化,最高可达4亿美元,为苏富比的交易提供资金。(整理/畹町)

纽约 | 策展人堂娜-德·萨尔沃

卸任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策展人,曾策划沃霍尔大型回顾展

据《The Art Newpaper》报道,著名策展人堂娜-德·萨尔沃(Donna De Salvo)即将从博物馆的国际项目副主任及首席策展人的职位上卸任,去追求个人的兴趣爱好。

堂娜-德·萨尔沃曾担任过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的几大重要展览的策展人,其中包括去年11月开的展览“安迪·沃霍尔:从A到B,再返回”,该展览目前正在旧金山当代艺术博物馆巡展。展览让人看到,沃霍尔早年和晚年的作品和他著名的波普肖像一样具有革命性,并且将他20世纪50年代的商业插画和80年代的“迷彩”系列绘画呈现在观众面前。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表示,德·萨尔沃将在沃霍尔的巡展期间继续担任顾问策展人。

去年秋天,在一次关于沃霍尔回顾展的采访中,德·萨尔沃将他描述成社交媒体文化的一位鼻祖。“我认为,他的作品直至今天仍然与时代紧密相关。”

“我对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怀有深深的感激,它是我的一个家,见证了我职业生涯中最成功的一个时期。”德·萨尔沃说道。“我加入惠特尼,与亚当·温伯格(Adam Weinberg)及他的团队共事,我们一起构想并推动了博物馆新馆的落实,并且拓展了对于美国艺术的理解。”

德·萨尔沃2004年加入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此前,她曾在伦敦泰特美术馆担任首席策展人,策划“乔治·莫兰迪”等展览。1981年至1986年,她在纽约迪亚艺术基金会担任策展人,同沃霍尔、唐纳德·贾德(Donald Judd)等著名艺术家建立紧密的联系。(文/钱雪儿)

上海 | 艺术家乔瓦尼·欧祖拉与杨福东

在沪举办双个展,用镜头探索人文与个体

6月21日,“乔瓦尼·欧祖拉&杨福东双个展”在上海复星艺术中心开幕。此次是乔瓦尼 · 欧祖拉 ( Giovanni Ozzola ) 在中国的首个机构性个展。他的艺术创作涉猎多学科,作品充满对光和色彩的敏锐感知,善于激发观者新的感官体验,为观者营造独特的共鸣空间。

2018年,他的摄影装置作品——描绘着破旧的涂鸦墙和窗口美丽风景的作品就被安置在了影像上海的中间区域,成为了不少观众拍照留念的作品。

欧祖拉表示,这系列作品是他的创作核心之一。”在这些图片中可以看到一些破旧的室内空间,它们连接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它们是人造的,而连接外部的则是美丽的风景。有时候,这些丑陋的日常空间保护着你,将你阻隔在了无穷无尽的美景之外。这形成了一种平衡,我们不能没有美好的梦想,也不能永远在活在梦中,迷失自我。”

此次,欧祖拉根据复星艺术中心空间特别设计,为观者打造了日夜共存的奇妙体验,以摄影、雕塑和视频装置等多媒介作品在空间和时间维度,与大都市上海及其所在语境展开对话,表达了其对光、色彩、时间、人与自然和探索未知的思考。

乔瓦尼·欧祖拉,“我若解释,你不会懂”展览现场,复星艺术中心,2019

他表示,日夜之间有着很强的联系,我们需要观察日夜的交替,有时候迷失就是一种连接日夜的关键。我们在白天迷失自我,又在夜晚找回自我,从这一点来说 这是在建立我们的精力和注意力。

杨福东

杨福东,是中国当代影像艺术领域的代表人物。此次展出的是杨福东首件在海外创作完成的多屏影像装置《轻轻的推门而进,或站在原地》。该作品是受沙迦艺术基金会委约创作,并曾于第11届沙迦双年展展出。

杨福东,《轻轻的推门而进,或站在原地》,影像截帧,2013

在这首件海外拍摄完成的多屏影像装置作品中,艺术家脱离了自己熟悉的创作语境,用镜头探讨了人类在面对不同文化的碰撞,用黑白的纯粹,记录着沙迦当地的日常生活与人。

九十年代末,杨福东开始从事影像作品的创作,其摄影、电影和装置作品以优美感伤的画面,展现城市知识分子和年轻人面对现实的彷徨、焦虑与无力,传达了在快速变化,缺乏主导价值观时代集体的悲怆。从2006年起,杨福东开始创作多屏视频作品,在叙事上一改传统电影的线性叙事,以更加贴近真实的多元视角呈现现实本来的面目。

谈及多面屏影像的播放时,杨福东表示,“将故事线索铺陈于多面屏幕之中,可以让观众自由理解,根据需求自我编织属于自己的影像,引发观众与作品发生对话和思考。”(文/陆林汉)

    责任编辑:陆斯嘉
    校对:施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