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刊文:去电影节看电影,是为了种仪式感

崔爽/科技日报
2019-06-21 08:23

2019年6月20日,上海,2019上海电影节《一首小夜曲》映后见面会。视觉中国 图

这一周,第22届上海电影节鸣锣开炮。作为大陆第一个国际电影节,也是至今唯一一个国际A类电影节,上影节一直是国内电影节的标杆,也是影迷一年一度的节日。按照官方统计,今年上影节开票半小时,卖出票数超出20万张。自从开启上影节时间,朋友圈里上海本地影迷和专门去上海看电影的外地影迷像过节一样,每天分享观影心得和见面会信息,好不热闹。

为什么要去电影节?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答案,但对于真正想看电影的人来说,最诱人的一定是短时间集聚的大量优秀片源,这是最能体现电影节含金量,也是最考验策展人功夫的部分。多少部展映片、多少首映新片、多少经典修复片、多少国内首次大银幕播放的影片……这些指标都是电影节的金字招牌。今年上影节展映影片多达522部,且首映影片数量创新高,达到了297部,其中世界首映更是有97部,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2K修复的114分钟原始版《大闹天宫》、4K修复的库布里克史诗巨作《斯巴达克斯》等,都是难得一见的片子。

去年在戛纳,捧得金棕榈的是枝裕和《小偷家族》,留下了“一张票一套房”的坊间传说。今年虽然没那么夸张,但侯孝贤《海上花》也炒到2000元一张票的天价。这部由博洛尼亚电影修复工作室完成修复的4K版《海上花》赚足了影迷的期待和眼泪。为这场暌违多年的首映,侯孝贤写下:“《海上花》是我二十一年前的片子,当时要求演员们讲上海话,是为了绝大多数观众不会听上海话,因此能造成一种距离感,甚至于距离的美感,当时哪里想得到有一天这部片子竟然会在上海放映。”

这是《海上花》在上海放映的独特意义,也是影迷去电影节的意义。黄牛加价的行为不可取,但无论是抢到80元一张原价票的幸运儿,还是愿意加价进场的观众,看到大屏幕上这段话,一定会因涌动的迷影精神的而心颤。

随着国内电影节市场的铺开,各种特色电影节也不断出现,就像去上海看《海上花》,影迷也可以去平遥电影节看贾樟柯,去海南岛国际电影节感受类似戛纳的海浪和沙滩。

电影节有些怪现象,黄牛炒票卖高价应该想办法取缔。另一个现象却有意思,有些平日门可罗雀的片子搭上电影节就热度飞升。比如去年在北京电影节被哄抢的伯格曼,平时放映就少有人问津。但这也有原因,有些一个人看不进去的电影确实需要集体的召唤,所以到了电影节,再冷门的片子都有人买单。本届上影节得到电影票“秒光”待遇的匈牙利导演贝拉·塔尔长达七个半小时的代表作《撒旦探戈》,今年北影节的大热门“阿普三部曲”,甚至去年的伯格曼,这些电影完全不同于平日里的院线常客,它们把艺术性放到最大,挑战人们固有的观影习惯,尤其对中国主流电影市场的受众而言,它们那样陌生,那样难得。何况,只有在电影节,你不用太担心屏摄、刷手机的打扰,爱电影的人会抱起团来,坚决对不文明观影行为说不。片子放完也不用担心电影院亮灯赶人,大家会默契地等字幕放完,喜欢可以鼓掌,不喜欢可以吐槽人人都有发表意见的机会。在这里,大部分人做着和电影无关的工作,但他愿意付出时间和金钱成本,在工作日的晚上赶一场电影,只是因为喜欢。

这就是电影节的意义,并非看场电影那么简单,彼此生活毫无交集的人和你一样抢票、排片单,穿越城市共赴一地,黑暗中并肩坐在一起,这是电影节的仪式感,你我不仅仅是观众,大家同气连枝,借着电影这架梯,搭建超出日常生活的想象空间。

    责任编辑: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