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为何上海对做好垃圾分类如此有信心?

澎湃新闻记者 陈伊萍 高文 郑浩
2019-06-19 10:29
来源:澎湃新闻

还有两周不到,《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将正式施行。

如今在上海,你会发现,几乎每一个社区、写字楼、学校、企业等,垃圾分类都是最热门的话题。

“宠物的粪便是什么垃圾?小龙虾呢?喝到一半的珍珠奶茶呢?”......上海人民对垃圾分类的学习热情越来越高涨。

对于垃圾分类,或许一些市民依然有些困惑,也有一些居民对定时定点扔垃圾仍有一些分歧。

但是,大部分市民对于上海的垃圾分类工作都抱有坚定的信心,因为上海人的自律、好学、文明、乐观,在以往的任何时候都为上海这座城市啃下了一个又一个的“硬骨头”:治理黑臭苏州河、烟花爆竹禁燃禁放、交通大整治、“最严控烟令”等。

尽管上海在啃下“硬骨头”时都经历过“阵痛”,但最终都成为上海人习惯的一部分。可以预见,垃圾分类也一定可以在上海成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新时尚。

近日,有网友分析了上海能做好垃圾分类的精神底蕴,引起了大家的共鸣。

1.上海人的自律精神。

最近,如果你在上海的马路上看到一个遛狗的人把狗屎带回家,请不要怀疑你所看到的,他只是在提前适应7月份即将到来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

本文图片除署名外均来自微信公众号“上海百分百”

当然,上海人的自律也体现在其他方面,如老弄堂里“七十二房客”晒在天井的衣服一定要拧干,不让水滴在路人头上;半夜回家的时候,相互尽量不说话,以免惊醒梦中人。

再回到垃圾分类上,有住在郊区的网友说,他们那里两年前就开始垃圾分类,乡里乡亲的分不好就会给别人带来麻烦,于是连老人都学会了垃圾分类。同样,针对这次将到来的垃圾分类,上海人也已经做好了准备,如储备垃圾桶、密集学习,有网友开玩笑说,淘宝上价格近200元的垃圾桶已经卖疯,目的地全部是上海。
2.上海人的好学态度。

上海人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特别强,还是以垃圾分类为例,刚开始很多人搞不清楚如何分,于是朋友圈就成了“科普重地”,翻一下朋友圈,几乎每个人都有垃圾分类的分享帖。

当然,朋友圈的科普只是众多手段中的一种,家里的冰箱上,甚至手机屏保都成了时刻学习垃圾分类的平台。
为了给孩子做榜样,老父亲老母亲更是拿出了当年备考的劲头学习垃圾分类,而且相互之间还会监督抽查“复习效果”。
有了这样的好学精神,垃圾分类怎么会不成功?
3.上海人的文明意识。

走在上海的大街小巷,是不是时不时会看到排长队的人群,这只是上海人文明意识的一个缩影。坐地铁先下后上、乘公交会让座老弱妇孺、不在公共场所喧哗、不闯红灯、不随地乱扔垃圾……这一以贯之的文明意识,也将体现在垃圾分类中。

如今,无论在小区还是学校,许多人都争先恐后地当起了志愿者,为垃圾分类事业尽着自己的一份力。
4.上海人的乐观精神。
一开始,很多人对于垃圾分类第一反应就是繁琐:认为一杯没有喝完的珍珠奶茶要把珍珠倒入湿垃圾,把杯子放入干垃圾,再把杯盖放到可回收;吃个小龙虾,不同部位也归属于不同的分类。
其实,网传的这些分类是并不准确,垃圾分类并没有如此麻烦。倒掉珍珠等等内容物后,剩余的杯子、吸管、盖子都是干垃圾,小龙虾所有的部位也都是湿垃圾。
在这样的探索分类氛围下,在乐观的上海人眼里,这些都是可以跨过的小坎儿。
人们随时随地都在讨论垃圾分类,有人总结出了简洁版的“佩奇垃圾分类法”(虽然不是全正确),也有老小区因为空间有限而“发明”了移动式垃圾厢房。有人将垃圾分类写成了rap歌曲,朗朗上口。甚至,还有人将垃圾分类写到了段子当中。
这些,都是上海人的乐观主义精神,再难、再繁琐,上海人总是乐呵呵,找到对应的解决办法。
附:上海曾经啃过的这些“硬骨头”

1996年,上海决定治理被污染得黑臭的苏州河,把苏州河底的淤泥挖干净,把沿岸的工厂搬迁出去。如今20多年过去,苏州河水干净清澈,河岸绿树成荫,这里已成为上海的“绿肺”之一。

2016年,上海实施外环线以内区域禁止燃放烟花爆竹;2018年,上海增加外环外禁放范围。不少上海市民表示,自己已经习惯没有烟花爆竹过年,没有烟花爆竹过年更安心。近年来,大年初五外环线内爆竹垃圾持续“零报告”,外环线外爆竹垃圾清扫量也在逐年下降。
上海附在快递上的“禁燃”宣传卡片。浦东公安 供图
2016年,上海宣布对交通违法行为进行大整治。现在,在上海街头,我们时常会看到这样的场景,机动车在拥堵路段交替通行;在斑马线前礼让行人;人们在骑电动车过马路时,也会下车推行。
2017年,上海在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内全面禁止吸烟。现在,在上海的各大饭店餐馆、办公大楼基本已实现了全面禁烟。
    责任编辑:管卓
    校对:刘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