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苦等父母的道歉,30岁的她决定好好爱自己

澎湃新闻记者 尹琳
2019-06-18 15:40
来源:澎湃新闻

在这个时代,许多人困囿于如何与原生家庭和解。有些人苦苦等待父母的道歉,有些人寄托于婚姻爱情,有些人通过生养孩子来疗愈创伤,还有些人找心理咨询师帮忙。本文记录了一个30岁女子的一段心路历程,她最终放弃了和解的渴望,用一颗更强大的心学着好好爱曾经满是伤口的自己。

莎莉30岁,是一家投资公司的行政专员。前年,她考了心理咨询师二级资格证。别人常常找她:“莎莉,给我点安慰。”“莎莉,你是心理咨询师,快给我一点建议。”莎莉乐得其中,扮演起安慰大使的角色。其实,除了参加考证培训课,莎莉根本看不进枯燥琐碎的专业咨询书,她喜欢的是在微博、微信公众号的碎片化知识里刷关于原生家庭的文章,有时候跟着作者愤怒,有时候为自己伤神,有时候又觉得一堆鸡零狗碎,全身无力。

三年前她和相恋多年的男友结婚。婚姻过得味同嚼蜡,她觉得自己在丈夫心里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丈夫爱挑剔她,常说她笨。她讨好丈夫,讨好婆婆,讨好周围的人,却又暗自生气:“为啥都是我在付出呢?”她觉得一切的错,都是因为原生家庭。

虽然是独生女儿,可是莎莉觉得在爸爸妈妈那里从来没有得到过被珍视的感觉。“考试没考好、做事情拖拉,爸妈就会没完没了的唠叨;想看电视、想交朋友,爸妈是管头管脚的限制;想买个好看的钢笔,想像别的女孩那样打扮得美美的,父母根本就不会给这个机会。”有一天,莎莉看到一篇文章,作者鼓励人们去跟父母聊过去的不满,当父母表达歉意时,这个人就可以获得真正的疗愈,跨过心里过不去的那道坎。她喜欢这个主意。下次,再有人跟她抱怨原生家庭时,她会说:“你的父母应该给你道歉。”“他们给你道歉了吗?”听得朋友面面相觑,不知道该怎么接话。

莎莉决定自己尝试这个主意,她跟妈妈抱怨。妈妈有时候会哭,为莎莉难过;有时候会指责,怪莎莉不懂事;还有时候,会反咬一口,说都是莎莉的错。不断地揭伤疤,不断地难过,不断地恨和内疚交替。

“说不通,妈妈也改不了。”妈妈并没有如想象中那样,因为了解孩子的委屈、痛苦而变成好妈妈。她还是会抱怨莎莉花钱买不实用的东西,催促莎莉怎么还不生孩子,嫌弃她工资不高、升迁不快,不爽女婿不如跳舞同伴的女婿会来事……看着妈妈皱着的眉头,莎莉的心跟着一起翻滚搅动。

就在那翻搅中,莎莉看着60岁的妈妈鬓角上新长出来的白发,眼睛早已不像年轻时那么清澈,她突然生出一种绝望:“或许,这就是命吧。我要认命。”

莎莉回到家,什么都不想干,躺在床上,想这些年的种种。努力地考心理咨询师资格证,希望能够帮助别人;努力地维持婚姻关系、婆媳关系,却各种讨好不能;努力地去和原生家庭和解,却发现弥补儿时缺憾原来是那么难。所有的努力,为的就是完成深藏在心底的一个梦想:成为一个被珍惜的宝贝,得到无条件的爱和认可。

30岁的女人,只能承认,这个梦想永难实现。丈夫、妈妈、爸爸、婆婆、朋友、上司……谁也无法给这个女人无条件的爱和接纳。哪怕他们想给,也给不了。更何况,莎莉已经30岁了,她不是3天的新生儿、不是3个月的婴儿、不是3岁的幼儿,她是一个成熟有能力的大人。

这一次,莎莉决定不再做别人的“心理医生”,她要成为自己的爱人和妈妈,努力去了解自己的想法,努力去满足每一个需要,努力宽慰每一次难过,努力展示每一个骄傲。“小莎莉,不用再担心,我会保护你;不用再羞耻,我都接纳你;不用再努力要爱,因为你本身就值得爱。”

    责任编辑:李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