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新民晚报 | 奚美娟:遥望月光,依旧温暖

奚美娟/文  新民晚报
2019-06-17 11:14
来源:新民晚报

奚美娟  

我记得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新民晚报》有一些独具特色的专栏文章,篇幅很短,二三百字,寥寥几笔,却在读者中间产生很大的影响。像“未晚谈”“今日论语”“灯花”等栏目,都有脍炙人口的好文章;也许是专业的关系,我更喜欢读文艺评论,署名一张的“月下小品”等栏目,曾经在我的成长道路上,给予我极大的鼓励和指导。

上世纪90年代,我的艺术实践刚刚从戏剧舞台转向影视,虽然也听到不少掌声,但在艺术实践上还是有许多问题有待去探索。而一张的“月下小品”那时就像是清空朗月下的光辉,远远地普照大地,也笼罩着我的艺术道路。

我至今保留着一本90年代媒体介绍我的各种文章的剪报簿,那是上海人艺的前辈艺术家章非老师精心搜集剪贴,送给我的。纸张虽然发黄,但点点滴滴的文字读起来依旧感到亲切和温暖。今天翻开,跳入眼帘的就有三篇刊登在《新民晚报》上的短文,是一张先生在上世纪90年代初写的:《女演员的黄金时期》、《影视双星》、《看奚美娟的戏》。那三篇文章都不过二三百字,是名副其实的“短文”。可是包含的信息量却很大,如在《影视双星》一文中,先是提到了电视剧《渴望》中的刘慧芳的角色引起的争议,接着又牵出了我主演的电影《假女真情》并作了比较,对于这两部作品的不足都做了分析,最后笔锋一转,肯定了演员的表演。他说:“两个戏的后半部都不及前半部,各有弱点,两个女主人公却是春兰秋菊同时,人们挑剔再多,也都站得住。”一波三折,真是杯水里的风浪,写得有声有色。一张的文章,在肯定一个演员的表演,或者肯定一个作品的同时,都不是就事论事,而是联系整个文坛、艺坛的普遍现象,加以针砭月旦。三十多年过去,他当年的很多预见,都被他言中了。

奚美娟提供的剪报(下同)

《新民晚报》的前辈们对我的关注,也不是一味的赞美。我还记得我主演过一部电视短剧《钟点女工》,剧中的角色名叫星星。此剧播放后,晚报就发表了一篇短评,题目是《星星今夜不闪亮》,我在此剧中的表演没能达到作者所期待的水准,作者就坦率地提出了自己的意见。章非老师送我的剪贴簿里没有收录这篇文章,但在我的记忆里,我当时确实把这篇文章保存了下来,可能放到别处了,一时没有找到。不知这篇短文是否也是一张先生写的,只有最关心我的人,才会这样及时指点我的艺术实践。

我从未见过一张先生,也没有打听过一张是谁,直到我今天要写这篇与《新民晚报》有关的文章,我才上百度查阅“一张”的条目。可是铺天盖地的有关“一张”的信息里都没有我需要的内容,后来查了“月下小品”的条目才知道,一张先生本名张林岚,2017年12月刚刚仙逝,享年93岁。

我今天提起这几篇与我有关的“豆腐干”文章,是想表达对这些短小艺评的敬畏。文章虽小,字字珠玑。我以为,正常情况下,评论与被评论的联系是作品,是艺术,而不是人际关系。在清明的好时代,正常的文艺评论就应该是对事不对人,被评论的艺术家以欣喜的心情倾听各种声音,评论家也以热爱艺术的态度发表自己的看法,双方都毫无拘束。在我的成长道路上,进步了有前辈的鼓励,退步了有善意的批评,这对一个始终在艺术上有所追求的人来说,真是幸福。这也是我对《新民晚报》始终心怀感激的原因。

这是一份真正飞入了寻常百姓家的报纸,许多人是从父母、祖父母一辈开始,就养成了每天必看新民晚报的习惯,虽然各类读者众口不一致,但一份报纸要做到像晚报那样,成为普通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念想,是极不容易的。然而短小有力、褒贬有据的“豆腐干文”,正是《新民晚报》吸引读者的特色品牌,许多普通市民家庭,几乎每天都急切等着这张晚报的到来,就是为了读这些似有连续,又是独立的短文,因为它构成了独有的鲜活精神和多样性。在资讯并不发达的年代里,晚报的“豆腐干文”就是今天手机流传的微博、微信,短小佳作,通俗易读,既给市民传递真知灼见,又带来了生活常识和乐趣。

星云流转,时光飞逝,眼下,时代已经进入了5G元年,传统的阅读习惯和获取知识的渠道,受到了颠覆性的冲击,不少纸质媒体受到重创。但我想,《新民晚报》的辉煌是几代报人智慧与努力的结果,它必然能用自己超常的领悟力,坦然接受时代的挑战,使它的传统在新科技下获得新的创新和飞跃。

上海市民对《新民晚报》有新的期待,这期待,也是几代读者所养成的!

2019年6月9日写于上海

(作者系表演艺术家、上海市文联主席)

    责任编辑:梁佳
    校对:徐亦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