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电视节丨新媒体影评需“守正”,传统影评要“创新”

澎湃新闻记者 杨偲婷
2019-06-11 21:04
来源:澎湃新闻

6月11日,第25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论坛之“融媒体环境下的电视剧评论新生态”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光明日报文艺部执行主任邓凯,爱奇艺数据研究院院长葛承志,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李京盛,上海戏剧学院影视学院院长厉震林,电视剧《都挺好》编剧王三毛作为嘉宾参与该论坛。

文艺创作与文艺评论的关系,在传统媒体环境下曾被比喻为“车之双轮,鸟之双翼”,二者相互依存同生共长,二者间身份清晰,功能明确,形成良性文艺生态。而在融媒体环境下,文艺评论特别是影视评论,在内容与形式、功能与作用、方法与渠道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在互联网时代,影视艺术,尤其是电视剧,正在成为时代最流行的文艺主餐,对影视剧的观看和评论,都是大众文化消费的重要内容。而大众式评论往往理论缺失、观点庞杂、情绪浓厚,超出了艺术评价范围,进入一种社会情绪发泄的状态。当评论生态扩大为舆论生态,甚至进而成为社会热点,影视评论层层扩大后,变成一件超出作品本身思想艺术价值评判的事情。本论坛上,中国电视剧的创作者、评论界人士和互联网平台代表,从各个维度探讨了融媒体时代电视剧创作与评论的相互影响。

2019上海电视节论坛:融媒体环境下的电视剧评论新生态。本文图片都来自上海电视节

感性弹幕和理性评论的文艺评论价值不相上下

在圆桌会议环节,与会者们聊起了如今影视评论的全新形式:弹幕。爱奇艺数据研究院院长葛承志认为,弹幕不仅是影视评论的形式,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作为互联网视频时代用户交互的产品,弹幕能刺激用户观看视频,理解视频。而碎片化的弹幕,在经过整体归纳总结,进行数据分析后,具备高文艺价值。他认为,弹幕虽然相比一般评论,语言表达不见得规范,内容更偏向情绪化表达,但感性弹幕和理性评论的文艺评论价值不相上下,“理性评论是沉淀后的总结,感性评论是一瞬,但我们看剧不就是一个又一个瞬间吗?那一个个打动我们的瞬间组合起来,就是你对一部剧好坏的评价。”

在弹幕评论内容方面,葛承志提出,根据剧集水平不同,弹幕评论的特征也有所不同。比如优质剧集们的弹幕内容共同特征是:关注点迅速从演员转移到角色上。不管什么剧集,刚开始时,用户关注的只有演员,但优秀电视剧,弹幕评论会在三集内从讨论演员变为讨论角色和剧情。“如果三集内还在评论演员,这剧基本没戏了,流量肯定高不了。”他还提出:从优质到爆款,从优秀到卓越,核心在配角,“优质的剧要有优质的配角,配角能否推动剧情走向高潮?配角能否广为人所讨论?”他举例电视剧《都挺好》,在播出中期,配角“苏明成”的弹幕讨论度远高于主角。

另外,他认为,弹幕评论是一种非结构化的东西,无法被简单归类总结。但情绪表达被上升为标签后,可以和情节、表演、台词对应起来,成为创作人员的参考。他举例,内地电视剧的弹幕中,最基础情绪就两种:喜和怒。从数据上来看,爆款剧中,弹幕喜和怒的情绪会在集与集之间快速交织波动。而弹幕情绪平稳的剧,则意味着不会爆。

葛承志用《破冰行动》的数据表现来佐证他的观点:三集内,弹幕对演员“黄景瑜”的讨论变为对角色“李飞”的讨论;在播出中段,剧中老戏骨们,占据了弹幕评论的高峰;而在强情节段落,对剧情的讨论中弹幕情绪在快速变化交织。

厉震林也表示,中国影视创作正在走向工业化,而影视创作的工业体系化很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可复制化,“不可复制的成功是不成熟的。”如果每部作品的创作都没有前面的经验和规则可复制,都要从零开始,那会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国外许多系列作品能长期成功,正是得益于成熟工业体系中的成功可复制化。因此,弹幕的数据分析得来的经验和规律,作为后续作品的创作参考很有作用。

然而,“数据反哺创作”这一理论,在近几年被屡屡质疑。此前有些平台和制作方根据大数据对创作进行题材和创作的指导,造成了某类题材扎堆、泛娱乐化、流量明星天价片酬等等问题。记者提出问题:如何合理使用大数据,用大数据保护支持而非干扰限制创作呢?

“菜刀没有错,拿刀砍人的人有错。”葛承志这样说道。他认为,大数据本身没有问题,出问题的是现在行业内数据衡量的指标。此前,爱奇艺关闭了前台播放量,以热度值来为受众服务。所谓的热度值则是综合了播放量,播放用户数,用户互动与评论等,多项指标在一起来进行评价,这种集合性指标,使“刷流量”成为了不可能。同时,热度值是上下变化的,而非播放量式的累积指标。如今,行业内都讲“不要唯播放量论”,葛承志认为,这句话还不够充分,应该是“不要唯一两个指标论”,“任何东西绝对化一定出问题,绝对化就意味着KPI化,KPI化后,背后就容易出现一些不正当操作。”

传统影视评论和新媒体影视评论二者共生互补

曾经,影视评论是一门专业学科,是讲规律、讲理论、讲方法的,影视评论主体也是该领域的学者专家。如今,影视评论主体格局被打破,专业界限不再严格,涌入许多新评论作者,其中有文化人、媒体人、自由撰稿人。在李京盛看来,他们的入场,给影视评论带来新视角、新方法和新气象。

首先,影视评论的理论和学术视角扩大了,常引发更大的社会话题。比如电视剧《都挺好》在播出时,就引发了一场评论界关于原生家庭问题的大讨论,而《人民的名义》,许多评论则是对反腐倡廉进行了深入思考。影视评论已经超越了原有的文艺范畴,具有了更强的现实关照性,从而也提升了影视作品的传播力和影响力。第二,如今的影视评论突破了原有的文体,在文体上更加注重新颖独特,流行时尚,注重幽默感,这增加了阅读快感,改变了传统影视评论理论性过强带来的枯燥,从而扩大了影视评论的受众面,解决了传统影视评论和普通观众间的疏离问题。

然而李京盛认为,这些改变也同时淡化了影视评论的专业色彩,使得影视评论变成新闻性评论,文艺评论的独立价值有所削弱。而过于强调评论文章的个性和风格,也影响其客观公正,理性严谨,“特别是现在一些所谓的酷评辣评的评论作品中,有些评论者随意性、趋时性和主观色彩太强,什么流行大家一拥而上写什么,什么不流行,那就都不屑关注。”

同时,当下影视评论的细节化、技术化、趣味化特征,表现出一种去思想化、去价值化、情绪化趋势。评论的关注点,从作品的意义价值深度审美,变化为艺术呈现的细枝末节,比如演员的选择,桥段是否穿帮,服饰发型的新颖度等等,“这类评论让影视评论具有了更细腻的评判眼光,但这种趣味过于浓厚,就会带来影视评论过于碎片化和世俗化问题,削弱了影视评论的思想力量。”

厉震林则认为“融媒体拯救了电视剧评论”。在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初,影视评论向创作者们传播了西方影视创作的先进理念,创作者们需要学者们知识和学术含量高的影视评论,学习西方先进创作观念。后来出现了红包影评、人情影评,评论人渐渐被边缘化。而融媒体时代,影视评论人回到了前台,大量的影视公司的创作,依然需要专业影视评论来作为参考。同时,他也认为,融媒体后影视评论进入“江湖时代”,要警惕影视评论中的复古思维、民粹主义、诋毁思维。他指出如今的网络影视评论中,有一种趋势:反对意见更受人尊重,更能吸引点击率和关注度。

传统影视评论和新媒体影视评论二者是一种共生关系,前者表现形式上不够活泼亲和,后者则缺乏理论基础,某种情况下容易被资本操纵,二者应该取长补短。在论坛的最后,与会者们将“守正”一词赠给新媒体影视评论,将“创新”一词赠给传统评论。

    责任编辑:陈诗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