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拔3000米上的“强军战歌”

澎湃新闻记者 马作鹏
2019-06-10 06:57
来源:澎湃新闻
武警甘南支队某特战中队驻守在海拔3000米的高原之上,唱响《强军战歌》。(03:37)
位于中国的西北角的甘肃甘南,连结起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草原上经幡飘动,雄鹰绕着雪山翱翔。

甘南藏区的牧民们逐草而牧,逐水而居,世代游走在这片雪域净土。

1935年9月和1936年8月,红一方面军与红二、四方面军先后两次经过甘南,途经迭部、临潭、玛曲三个县的广大地区,开展了许多重要的革命活动,为三军大会师奠定了基础,打开了北上抗日的大门。

甘南还有这样一个集体,驻守在海拔3000米的高原之上。这群人唱着《强军战歌》,步伐铿锵……

如今,武警甘肃总队甘南支队某特战中队(以下简称“中队”)的官兵们驻守在革命先辈走过的草地上,用坚守和忠诚致敬着过往,也追寻着自己的青春梦想。

这是一支年轻的部队。

十多年前,一大批武警北京、天津和甘肃总队的官兵,响应党中央的号召,主动申请奔赴甘南高原建功立业。

他们克服严重的高原反应,驻守在藏区的重要关节,还把追求更强,突破自我的拼搏精神,用高原的风雪刻在身体上。

十余年来,中队涌现出众多优秀的身影,在高原上留下一个个强军故事。

“枪王之王”,特战队员刘玉。

“枪王之王”的高原情怀:当兵,就得来高原上试试

枪响靶落,弹无虚发。

“枪王之王”是中队特战队员刘玉2014年赢来的称号。

2014年4月,刘玉参加武警部队第一届狙击手比武竞赛,总成绩获得个人总评第一名。同年5月,被武警部队选调参加第19届匈牙利国际军警狙击手锦标赛。

在武警部队第一届狙击手比武竞赛中,特战队员刘玉与来自“猎鹰突击队”、“雪豹突击队”两支反恐“国家队”和武警部队各总队、机动师、兵团指挥部、直属支队49个单位的220名狙击精英同台竞技。

澎湃新闻了解到,这次竞赛共设基础狙击、应用狙击、战术狙击、夜间狙击4类20项内容,面对强劲的对手,刘玉集中精力,稳扎稳打,不急不躁,奋力赶超,最后以886分的绝对优势取得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领先第二名79分,被授予特别奖,并获得“枪王之王”的称号。

然而,刘玉自己对“枪王之王”这个称号不是太感兴趣:“其实就是一场比赛,最重要的还是提高自己的过程。”

2008年12月,21岁的山东人刘玉放弃了原本正在读的模具制造专业,踏上海拔3000米的甘南,从此他就与这块土地结下了缘分。

11年间,刘玉亲眼见证着中队的发展,个人军事技术也伴随着这支部队的发展不断强大。

曾有很长一段时间,刘玉作为狙击手在比赛中只能当替补,属于“干瞪眼”的角色。但是,都是一样的枪,为什么自己的成绩就是上不去?

刘玉经过反思发现,原因还是得在自己身上找。随后,体能、狙击理论、瞄准镜、狙击枪成了他每日坚持的科目。

为了练好瞄准的眼光,刘玉坚持每天一小时穿针引线;为了训练击发动作,握力器等训练器材刘玉总是放在身边。高原上当兵容易缺氧,肺活量怎么办?他每天坚持两个5公里越野;洗脸盆中练憋气,一扎就是三分钟……

功夫不负有心人,刘玉终于在当兵第六年把自己的狙击本领练了出来,还斩获荣誉。

“很多人说好的狙击手、好的射击成绩都是用子弹‘喂’出来的,但我不这么认为,我觉得还是要思考,要巧练。在训练和比赛中、在战场上,狙击手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平时沉默少语的刘玉硬是靠着爱琢磨,爱研究,把狙击技术和战法了熟于胸。

2014年后,载誉而归的刘玉不但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还主动请缨,当上了甘南支队的射击教头。他带出的手枪、步枪、狙击步枪等各类“神枪手”在总队支队比武竞赛中勇夺桂冠,先后有2人保送入学,9人在总队比武竞赛中获得前三名,10余人立功受奖。

高原上地广人稀,官兵们训练之外的生活会略显单调。但对刘玉来说,来到藏区能接触到淳朴的藏族同胞是很有意义的经历。

“从山东来到甘南以后,身体克服高原环境,就迅速融入这里了。”刘玉说,“说实话,当兵要实现自己的梦想,就得来高原上试试。”

特战队员王富在单杠上进行训练

“富人”王富的军营成长录

在中队里,四川人王富是为数不多家中“有产业”的兵。

1996年出生的王富家境比较富裕,父母在甘肃敦煌开了三家酒店,家里住别墅,有司机有保姆,从小就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

王富告诉澎湃新闻,他的父母在上世纪80年代末就到敦煌创业经商了,父亲为了支撑起家庭和事业,对儿子王富要求很严格。

此外,王富家中有长辈也是一名老兵,还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2013年,在家中生意和从军锻炼这两条路之间,王富决定进入武警部队锻炼自己,他的这一想法也得到了父亲的支持。

这一年9月,17岁的王富来到了甘南大草原,成为中队的一名士兵。

刚入伍的王富当战士没多久,就去炊事班干起了炊事员。

“原来在敦煌的时候父亲给我找过师傅让我学厨,会炒一些小锅菜,最开始当炊事员的时候就信心满满,想着让战友们尝尝我的手艺,后来发现大锅菜也是有讲究,有难度的。”一年多以后,王富凭借着训练成绩回到了战斗岗位,通过选拔成为一名特战驾驶员。

在甘南当兵,王富觉得藏区百姓最大的特征就是淳朴,但海拔高气候冷等生存环境还是带来了不少挑战。

环境会影响一个人,也会逐渐改变一个人。

来到中队后,王富不断学习和听取革命年代的红色故事,升华自己的思想境界。王富始终觉得,真正富足的人不是腰缠万贯,而是要占领精神的高地。

参军六年,王富一直婉拒父母来队部看望他。“我跟父母这么解释的,现在在这边当兵很独立,万一他们来了以后不适应怎么办?在家母亲惯着我,我怕她到这里会脆弱。”王富说道。

现在,王富每年一休探亲假,就立刻奔回父母的身边,然后跟随父母去拜访四川老家的亲戚。

海拔3000米上,中队战士用忠诚守卫驻地。

高原上,显忠诚

在中队,用雪域高原艰苦环境磨炼自己意志的兵还有很多。

譬如曾经学习武术三年的李壮曾奋不顾身地冲向火海。

2016年3月2日,迭部县达拉林场发生特大火灾,火势异常凶猛,并迅速蔓延,对当地森林资源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极大威胁。李壮和战友们奉命前往救灾,面对异常严峻的火情,极端的地理环境,繁重复杂的任务,艰苦的生活条件,不叫苦不叫累,英勇顽强,奋力战斗,始终冲在最前线。

入伍前,3年艰苦的武校生活,使其身轻如燕、擅长攀爬,救火任务中,先后10余次带领小分队深入险境,攀爬峭壁探查火场情况、寻找安全路线,为指挥员定下决心提供了第一手情报,为部队扑救火灾、有效处置作出了突出贡献。

中队长闫凯告诉澎湃新闻,“在我们中队,有本事就是要素质过硬、能打胜仗,只有真抓实训、真打实备,才能练就真本事,只有苦练本领,成为胜战精兵,才能更好地完成反恐处突任务,守护一方百姓安宁,这是职责所系。”

除了驻守高原,中队还努力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造福藏区百姓。

2017年5月,居住在中队旁的压面铺老板格桑卓玛在压面时,因操作不慎,左手手掌卡入压面机滚筒中,家人多方努力也无法取出,就直奔中队求救。

中队战士立即携带工具救助。经过十多分钟的破拆、施救,成功将格桑卓玛被卡的左手取出,进行简单包扎后,送往当地医院。

事情过去已经两年,格桑卓玛每次碰到官兵总要说声“谢谢”。

夏河地处青藏高原边缘,地形多山地且生态脆弱,每到夏天经常暴雨成灾。

2016年8月22日,夏河遭暴雨袭击,引发城区内涝,造成5000余人受灾(伤),30多户房屋坍塌,许多群众一时无家可归。

接到命令,中队官兵迅速赶赴现场展开救援。官兵们连夜转移群众、抢运物资、挨家挨户搜救被困人员;暴雨停止后,官兵们又帮助清理淤泥、疏通道路、搭建帐篷。

战士陕小龙在及腰的洪水中浸泡了一整夜,双脚浮肿变形,在救援结束休息时,才发现脚底被划了一道深深的口子。

十余年建队史,中队官兵在高原上练兵备战,传承红色基因;他们视人民如父母,与藏族群众心手相连,共同建设海拔3000米上的美丽家园。

中队多次被上级表彰为“先进党支部”和“基层建设先进中队”,被甘肃省委表彰为“甘肃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

中队战士进行高原越野拉练

    责任编辑:蒋子文
    校对:施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