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而跳舞:漫谈舞蹈和身材的关系

端木异
2019-06-11 14:44
来源:澎湃新闻

【按】和采访过知名舞者的朋友聊起当下的热门舞蹈节目,也许是艺术普及度不够,发现很多观众对舞蹈欣赏和学习有很深的误解。这里我不揣浅陋,大着胆子为普通的观众和读者们写几句个人看法。话题很大,局限之处在所难免,但也许能让读者看待舞蹈时能多一点启发和不同的思考,也许能引来更多爱好者们的讨论和碰撞,那这篇小文,也自有一点微小的价值了。

1

简单谈谈舞蹈和身材的关系吧。下文将主要以芭蕾为例,因为这刚好是对身体条件要求最苛刻的舞种之一。

很多人都误认为学舞蹈最重要的是身体条件,一定要手长腿长,但其实,对舞蹈来说,条件真的不是最重要的。如果称赞一个舞者只关注他的身材,那是非常狭隘、片面和外行的。

舞蹈的美感有很多,例如空间感、动作表现力、音乐节奏感,统统都是比身材重要得多的评判标准,放进舞蹈考试和任何比赛里也都是重要打分项。而更复杂一点的美感,完全是天赋、技术、悟性等多重结合。腿不够长的芭蕾舞者,也完全可以跳得很好看,其中不乏国际比赛获奖选手,这在各个国家的舞者里都能找到例子。比如说英皇芭蕾舞团的Marianela Núñez,身体比例一般但跳舞时就是“有东西”,这个是舞蹈欣赏中更高级的层次。内涵之外,还有技巧。顶尖的芭蕾舞者即使全身被挡住,只露出足尖鞋那一部分,也能让双脚如绵延的波涛起伏不断,传递出深切的情感。POB(法国巴黎歌剧院)明星芭蕾舞者Marie-Agnès Gillot在《吉赛尔》里的表演就是一个例子,她的足尖鞋从立起到落下的过程异常细腻。还有些舞者被称为是“踩点狂魔”,每一个动作对应的节拍都踩得极为精准,控制能力非常高超。所谓“内行看门道”,往往看的是这些东西。

Marie-Agnès Gillot在《吉赛尔》扮演“鬼王”,图片来自网络视频截图。

芭蕾确实需要一定的门槛,但如果苛刻到仅凭身体条件就直接臧否舞者的水平和能力,一锤定生死,这是不是太过于独断、片面乃至业余了呢?如果欣赏一个舞者只肤浅到停留在身体条件上,你甚至都不知道自己错过了什么。

我们今天看到和熟悉的很多苛刻的芭蕾舞校选材标准,很多是受到俄罗斯学派的影响,中国是俄罗斯学派的最忠实传承者。俄罗斯有非常丰厚的芭蕾学习土壤和数量极多的学习者,也有最高水平的芭蕾舞学校和最顶级的芭蕾舞团,他们的这套体系是为身体条件和天赋才能都非常出色的精英舞者走向职业道路而设计的,一开始就筛选掉了大部分人。不但是舞蹈,就连苏联式教育都带有高度精英化的特质,比如说我们熟悉的填鸭式教学就来自苏联,对高水平、基础好的学生来说这是一种短平快的高效手段,但并不适合绝大多数普通人。

事实上,俄罗斯学派对很多学习者来说,往往并不友好。对比一下欧美教学视频包括英皇学派RAD考级视频,可以发现示范的舞者身材通常显得有点微微胖——这可以理解成是舞蹈教育界对过去追求纸片人身材的一种“拨乱反正”。除了身材,英美很多视频示范的动作和俄罗斯学派比起来,也显得不够“标准”和高难度,但却更容易被普通人接受,经常也更值得参考。很多业余的观众经常误以为腿抬得越高、劈叉越厉害,就是基础越好、水平越高,但舞蹈自有其科学法则,假如为了追求抬高而扭曲躯干让动作变形,那也是不合格的错误做法。芭蕾动作只要做规范,并不一定需要把腿抬到180°,只抬到90°,做对了,也可以足够优美,并且一样可以跳好芭蕾。

纪录片《Dying to Be Thin 》讲述了觉得身材越瘦越好而遭遇厌食症和饮食失调的芭蕾舞者们。
这本欧美经典芭蕾教材的封面,就是一个极其漂亮和端正的90°前腿。

以芭蕾基础训练为例,以前很长一段时间里,老师都喜欢给学生压膝盖。因为柔韧性天生好的舞者一般收紧双腿时会多少有一点膝盖超伸,这是正常现象,也构成了舞者腿部优美曲线的一部分。但正确的绷直腿并不是在用力压膝盖关节,而是收紧大腿肌肉向上带动膝盖关节收紧,这样才能有挺拔的腿型。同时,这让舞者的大腿肌肉得到了锻炼强化,反过来也能更好地保护膝盖关节。现在运动复健等知识的普及程度慢慢高了,大家多少都知道了保护关节的重要性,膝盖一旦落下伤病恢复得慢还极容易复发,很多运动论坛都会讨论跑步打球等运动如何保护膝关节。越来越多的学习者也认识到,舞者腿部曲线的形成是一个科学的渐进过程,不应该靠重物硬压膝盖关节得来;只可惜,早年很多舞蹈生就这样提前报废退出了。其实现在很多国外舞校都拒绝接受膝盖超伸的学生,学院派本身也一直都在调整做法,因为膝盖超伸不但影响了舞蹈时的重心,对于教学很不方便,也损害了舞者的职业寿命。这些讲给当年学舞蹈压膝盖受伤的朋友听,对方差点哭晕。

再以芭蕾最基础的五位站为例,很少有学习者的硬件能优越到、一开始在练习五位站时前后脚就能严丝合缝的贴紧,但有些俄派老师觉得这是必须,且强行让学生去硬做,在软度和肌肉条件不够的情况下,人会用膝盖翻转等各种手段代偿,从呼吸到姿态都会受到影响,最后一不小心,很容易就伤掉了。而英美一些教学视频里,舞者做五位时经常“不标准”,但这是更现实的,两只脚前后不能完全贴合这是很正常的。因为有些人天生硬件有限,没必要强求,只要发力是对的,努力向正确方向靠拢,一样可以刺激到肌肉,达到芭蕾的训练效果。

“不标准”和“标准”的五位脚,但都是正确的。图片来自网络。

我个人这么多年一点浅陋的学习感受是,舞蹈学习其实不在于你的身材如何,而在于你是否以正确、有效的方式在做动作时运用你的身体,以展示美感。跳得“对”这一点,往往和人体力学、运动解剖学等一系列科学原理息息相关,而正是这些学科推动了舞蹈科学的发展,让舞者的表现越来越好,理论学习成为了一种必需。芭蕾艺术这一点恰好是非常踏实和靠谱的,可以被称之为是一门“硬科学”,体系非常严谨且久经考验,其规范和术语几乎放之四海而皆准。物理学家Kenneth Laws因为学舞蹈的女儿专门研究芭蕾动作的力学原理,写了一本书,还被舞团请去做讲座指导。而著名的芭蕾史著作《阿波罗的天使》里作者也同样说,带领自己走向职业生涯的第一位老师,其实是一位学过芭蕾的物理学博士在读生,她从此发现了舞蹈动作规范背后的法则是如此的精妙准确。舞者的动作规格是不是够高,是否能把动作处理得干净漂亮,重心是不是稳而准,评价和分析起来都有科学依据。身体有些硬件条件如果天生好,技术问题确实处理起来更轻松,但舞者如何去弥补自己的不足、提高动作的质量,全都有迹可循,甚至能活学活用,锤炼演绎出自己的特点。专业的好老师也会让你学到的不是花架子,而是能一步一步地判断和见证自己从“不标准”走向“标准”的进步。

2

当然这样就有人要问了,舞校不也是这样选拔人才的吗,如果身材不是最重要的,那舞校干嘛要设置这种门槛?

这就要开罪一下了。中国舞校的培养体制,真的是造成大众觉得“舞蹈很残忍”的原因之一,好像舞蹈是必须精挑细选出来的人才能学习的“特长”,最后变成了身材比例不好就不配去学舞蹈的奇怪论调。又因为舞蹈艺术在中国普及不好,就像“唱得高/弹得快/画得像=就是好”一样,判断跳舞好的标准变成了关心身材颜值和劈叉。在Bilibili等视频网站每次看舞蹈视频,弹幕里都有人根本不关心舞者跳得如何,动辄搬出“身材不标准”一锤定音,真的很无语。

我好些年前开始看洛桑和YAGP(美国国际青少年舞蹈大奖赛)等世界芭蕾高水平赛事时,发现一件事:为什么比赛里的中国舞者这么少,是不是中国人不适合跳芭蕾?但都是东亚人,日韩舞者就很多啊,这是为什么?

后来我才了解到一些背后的情况。很多舞蹈比赛本来是对所有舞者开放报名的,只要按要求提交视频等材料,走流程参加海选就行。但是因为中国大部分的艺术团体都在行政事业单位的框架里,所以中国舞校的参赛选手要多一层门槛,最后就变成了:舞校老师看中的一两个尖子生才能作为代表,公费被选送参赛;而其他人不能越过学校报名,更不能自费参赛。因为会被认定拿不到奖,“去了也是白去”,连打酱油涨个经验值的机会都不会有。

当然,这样的情况已经在改变。越来越多凭自己意愿参赛的选手,现在也一样能获得老师的支持和指导(有些老师还会积极帮忙争取半公费,减轻学生自费的负担),这确实让更多舞者有了脱颖而出的机会。

为什么说去掉体制里这个人为的筛选门槛很重要呢?这并不是不信任舞校老师们的筛选眼光,老师们确实也爱说“假如你水平够拿奖,一定不会拦着你”,但如果允许舞者凭自己的意愿参赛,事实上对舞者的发展更公平,也能激励到更多热爱舞蹈的人。像洛桑这样的比赛里,之所以日本选手格外多,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日本没有中国这种公立舞校培养体制。在日本,跳芭蕾的男女老少胖瘦高矮都有,大家都是业余舞者,通常在各种私人舞校学习。包括但不限于日本,很多国外有意向发展的小舞者经常是放学下课后花很多时间泡在舞蹈教室里,说是“业余舞者”,上课时间和强度其实是大大高于国内小朋友的;但另一方面比国内读职业舞校的学生相对选择多,可以一边读书上学一边跳舞,不行可以抽身而退。而如果小舞者有这样的自信和准备想去挑战洛桑这样的比赛,那就去吧,没人拦着。因为洛桑比赛表现好的话可以获得进入世界最顶尖学校的奖学金,也能大大增加进入舞团的概率,所以成为了日本舞者一个极其重要的上升渠道。当代芭蕾舞历史上最出色的日本舞者吉田都和熊川哲也,都是从洛桑比赛起家的,并且最后有力带动了整个日本芭蕾的普及和进步。

而中国专业的舞蹈生非常惨的一点是,在进入学校的那一刻,你就可以看到自己的未来了。淘汰的体制下,老师只盯条件最好的,尖子生永远在最醒目的位置,很可能最后就连把杆和上课的黄金位置都是固定好留给少数人的,其他学生等于是“陪太子读书”。虽然这不代表全部情况,也不是只在中国才有,但必须承认,国内艺术培养体制内的职业道路实在是太狭窄,因而过于残酷,无论学生最后决定是向上走还是退出,均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而毕业后每一届,只有极少的几个人能进入舞团,相当一大部分人选择直接改行。这种被彻底无视和放弃的愤怒,深深伤害了很多职业舞者们对舞蹈最初的热爱,“有些人已经年过三十,从事了非舞蹈行业,仍然无法原谅。”这是一个舞团舞者告诉我的。而剩下的人里,如果仍然热爱,很多就只能去当老师。

而这种体制下的舞蹈老师,如果不是特别有意识去对抗过去舞校里带来的惯性,去不断更新理念和知识,就很容易产生问题。平心而论,俄罗斯学派的这一套体系,原本是非常严谨、注重基础训练的,但因为国内舞校体制太早就进行了专业分流,水平好的舞者往往去读了艺术职业专科,全部时间都扑在了跳舞上,文化教育经常脱节,造成毕业后没能成为演员的很多老师,除了跳舞,文化理论素养经常跟不上,教学内容生搬硬套过来,却不加以反思,出现压废膝盖这一类的问题也就并不奇怪了,甚至发生过给学龄前小孩强行下腰造成瘫痪的可怕事故。这类舞蹈老师往往还有一个极为典型的情况,就是会特别偏爱身材出色的学习者,一切就像他们当年在舞校里的待遇一样历史重演,甚至对待业余学员也不例外,哪怕大家交了一样的学费,水平和学习时长都差不多。

这当然绝对不代表所有情况,这些年总体上来说正在变好,我就遇到不少令人珍惜的好老师,课风公正,不因学生硬件而区别对待,不断调整方法和学生一起讨论,教学相长、彼此进益。然而,就连我认识的最毒舌的芭蕾老师有时也承认一件事:在国内的艺术体制里,可能做一个业余舞者反而是更能享受舞蹈的事情。中国的很多科班舞蹈生其实基本功非常好,动作也相当有规范意识,身体硬件在同龄人中更是出色,但似乎和国外同龄舞者相比缺少了点什么,常常显得“不开心”,虽然不是所有情况,但也绝不止是我一个人会在各种比赛中观察到的:你经常看不到他们在享受比赛,看不到他们脸上写着发自内心的愉悦和热爱,他们始终显得有一点惶恐和拘谨,似乎永远在害怕什么,上台的时候始终战战兢兢、瞻前顾后。我见过逗逼欢快的日本舞者,大大咧咧的韩国舞者,东亚舞者的气质明明也可以非常多样。国外舞者们快活自在的表情和国内很多年轻舞者们的“不开心”,一对比之下,常常变得极为明显。

这种“不开心”经常是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在中国,太多太多喜欢舞蹈的小孩子都直接被拉去练劈叉了,舞蹈变成了痛苦和折磨,还被大部分人视为理所当然。在越早起步越好的心态下,一些家长也急功近利,逼着让孩子早早进入职业训练,七八岁还没打好基础就赶鸭子上架、强行上足尖争当”鸡娃”,实在是令人唾弃的愚蠢做法。舞蹈界业内一个有名的民办舞校,军事化管理,期末考试就是整齐划一地跟着口号表演劈叉下腰,基本功确实练得好,孩子们也很能吃苦,只有一个问题:这不是舞蹈。

这实际上是一个教育理念的问题。重点并不在于这是职业教育还是业余培训,关键在于,教育者实际上把学生当成了什么:如果艺术教育是把大部分“不标准”的学生淘汰掉,是为了筛选出能“走向艺术极致”的少数精英,那学生很容易变成夺奖或出成绩或实现其他目的的工具,而不是一个个需要被因材施教的、具有不同潜力的人。教育本来应该挖掘和提供一个人更多的可能性,但如果通过教育,一个人的未来却没有越走越开阔,甚至相反,那一定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

3

图片引用自《Classical Ballet Technique》一书

附一张国外芭蕾舞教材里对完美舞者身材的要求吧。实际中标准还可以更细化,没有多少人能真的全部都做到。如果苛刻起来的话,甚至连脚趾头长短都可以有“标准”,最好的脚趾是五个一样长短,其次是大脚趾最长,因为这样穿足尖鞋立得稳,贴合鞋型。第一次听到这种“标准”简直惊呆,但其实,足尖鞋设计现在已经越来越多样,护具也越来越多,这条标准渐渐被淡化了很多。

所以说,按“标准”的话,几乎人人都有短板和不合规矩的地方,而其中过于死板僵硬、人为构建的标准,其实是需要个体去尝试突破的。标准永远在流动,规矩不断被打破,章法也随之改变,这才是一切活力的来源。身体硬件和动作都做不到“最标准”,并不意味着就不能跳好舞。标准是努力的方向,是远方,是目的,而不是起点。好的舞者往往可以突破这些“标准”的限制,把自己的短板变成优势。比如说腿短的舞者,通常更加灵巧,双腿打击时速度更快,很多动作处理更加利落,这是公认的优势。而腿长的舞者因为个头普遍要高一点,很容易拖泥带水,出腿容易慢一点。舞者大跳的时候,小矮个的惯性距更短,跳到自身高度的30%的能耗要小很多,高个子舞者反而要更加努力才行。这恐怕绝对不只限于芭蕾。

必须承认,有手长脚长之类的好身材硬件,的确更容易成为舞蹈明星,特别是精英云集竞争激烈的顶尖专业之路,在任何地方都极为残酷。但吸引人们的,常常是硬件之外的特质。比如说俄罗斯马林斯基芭蕾舞团首席舞者Oxana Skorik,虽然她身体条件天生极佳,备受俄罗斯学派老师的青睐,让当年同学都非常嫉妒,但很多观众开始喜欢她,并不是她先天有多出色,而是因为,即使她已经站到很多舞者终身难以企及的最高点——顶尖舞团首席的位置,却还一直都在努力提高,并最终甩掉了一开始“O掉掉”的外号(得名于她刚升上首席时穿足尖鞋跳舞经常掉下来出糗)。当这么几年来,看着她脸上的表情从难堪、紧张到慢慢舒展,动作一点点变得更美,最后绽放出笑容,让观众发自内心地为她喝彩,这比先天的硬件要更令人尊敬和赞美。再比如说,著名的ABT(美国芭蕾舞剧院)黑人首席Misty Copeland,当年因为身材不合格被舞校拒收,Misty确实至今都充满争议,但ABT选择她,无疑有非常巨大的正面意义:这是一种对各种各样的舞者,都能敞开欢迎手臂的立场和表态。

但凡注重视觉美的项目,诸如花滑、艺体、芭蕾,实际上都是没有上限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人的肉身是如此地脆弱和不完美,因此努力去成长和突破,才是一切运动里面最迷人的地方。比起羡慕天才们一帆风顺运气爆棚,看一个有缺点和不足的普通人,如何努力成长、去企及自己能力的最高点,如何面对苦难、熬过痛苦、突破迷惘,往往才是最精彩和励志的部分。

再好的舞者,一开始都是从热爱舞蹈的普通人开始的。在这一点意义上,恐怕我更欣赏对普通人友好的艺术环境。比如说在日本,只要你热爱(并记得按时交学费),所有人都可以走进芭蕾教室去学习和感受,你在地铁可以看到芭蕾舞者代言品牌的商业广告(优衣库就请过Polina Semionova和谭元元),业余芭蕾教室门口贴着年度汇报演出海报。有浓厚的芭蕾氛围和宽松的体制环境,很多大牌芭蕾舞团也更愿意去日本交流表演。“高雅艺术”的名头从来就是一把双刃剑,无论是芭蕾昆曲古典音乐都是如此。如果不收起这种把普通学习者拒之门外的傲慢劲,是没有办法走下去的。珍惜每个热爱舞蹈的人吧,整个艺术生态圈想要往持久、健康的方向发展,一定是需要有相当数量的业余学习者和爱好者来输血,有优质的群众基础,才能撑起这座金字塔,并维持它的高水准。

同样,进入一门艺术的学习途径也有很多条,稳扎稳打地选苗子从小打基础只是其中一种,甚至在学院派里也不是所有人都是沿着这条单一狭窄的路径成长起来的。如果为了硬拗“标准”却伤害了舞者的学习热情和牺牲了身体健康,那岂止是得不偿失。不谈那些最精英的舞者吧,让我们把目光放低到普通人身上,我既见过退功退得亲妈不认的专业舞者,也见过满腔热情一下班就往教室冲、一有时间就泡在教室里的业余舞者,其实好的业余舞者是完全可以在成年后接近专业水平的,而专业人士引以为傲的所谓身材硬件,也从来就不是“跳得好”的保证书。

所以,真的请不要再追问什么“我今年三十岁零基础可以学芭蕾吗”这种话了。六十岁跳芭蕾很美的真的也不是个例,教室里所有年龄和身材的学习者都有,每个人都可以从中切实受益。过于强调要有好身材才能跳舞,不但容易沦为对舞者的身体羞辱(body shaming),也是在否定这门艺术本身的包容力。我就很喜欢和高水平的业余舞者们聊天,无论男女他们其实都清楚,有些高难度动作自己可能一辈子也做不了,但又有什么关系呢?不是所有人都需要以首席的精英标准来自我要求,也不是所有的人都追求专业顶尖的水平,这不是什么弱者的自我安慰,而是求仁得仁,各取所需。舞蹈的生态圈里,本来就应该有各种各样的人,才能让这门艺术更加持久和富有活力。

学习舞蹈从来就不会只有“跳得好”这样一个结果,每个人在学习中都有不一样的打开方式,因此培根才说“凡有所学,皆成性格”。所以我们才说,艺术教育首先培养的是人。舞蹈既是向外展示,同时也是向内探索。即使你之后不学舞蹈,训练打下的基础也非常受用,你获得的是进入和欣赏一门艺术的个人钥匙,亲自分析和判断表演者的水平而不是人云亦云;你学会的是如何控制、运用和认识自己独有的肢体(也许并不“标准”),这让你对自己的情绪和气场都会变得更有控制力;你也知道舞者所谓的高雅气质并不玄虚,从沉肩提胯收腹到如何使用呼吸眼神,优美的气质完全是可以被分解成技术一步一步达到的。

所以说到底,人为什么不能为了自己而跳舞呢?自我的完善,是教育里最宝贵和最根本的东西。有时候看到那种对自己身体很自卑的年轻女孩子们,就想建议去学习一下舞蹈,不管胖瘦,是否业余,年龄多大,都可以用身体表达美的。舞蹈从来就不应该是一种少数人才能习得的技能,是什么身体条件好的人才能有的特权,它和唱歌、奔跑、画画一样,就是人的天性表达;而其实任何一个爱好,都可以是和这个操蛋的世界对抗的一种方式。艺术的大门其实永远对热爱的人敞开着,无论你是专业还是业余,这一点相当公平:你始终都可以努力往更好的方向靠近一点,再靠近那么一点点。

(本文在写作和修改过程中听取了很多朋友、同学和老师的意见和补充,也参考了科班专业网友们的评论和指正,在此表示感谢。)

    责任编辑:韩少华
    校对:丁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