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影:2010—2016海上纪录片论坛实录

2019-06-10 13:23
四川

有无可能,以最低成本,做一个学术研讨与作品放映结合的影展?

有无可能,以最大诚意,推动当代纪录片理论与纪录片创作的有效对话?

《海上影:2010~2016海上纪录片论坛实录》一书是黎小锋根据2010-2016年海上影展暨论坛整理出来的纪录片论坛实录。2016年聚焦“网络时代的数字纪录片”,分为“纪录片作者与作者纪录片”“数字纪录片的未来趋势与可能”两个单元,并将结合论坛主题举办相关纪录片学术展映。近年来最具活跃度的一批纪录片导演、学者将登陆上海,现身说法,就业界、学界普遍关注的议题展开探讨与争鸣,促进纪录片创作实践与理论研究的良性互动。

《海上影:2010~2016海上纪录片论坛实录》

主编:黎小锋

出版社:同济大学出版社

沿江而下,直到海上

《海上影:2010~2016海上纪录片论坛实录》前言

黎小锋

一.从“沿江而下”说起

好些年前——应该是在我们组织“上海新锐导演新作展”(2008年5月24~25)之后,在扬子江边一个古色古香的客栈里,我和一位导演朋友说起民间影像传播的种种不易,突发奇想,提出做影展的一种好玩路径:在长江上租一艘船,选择若干城市,比如,从重庆开始,迎来一批参展导演和“理想观众”之后,宣布影展开幕。接着沿江而下,白天在船舱里,晚上在甲板上(如果天空足够黑,可以打在天幕上;如果江面足够平静,可以打在江面上),一路放片、交流,高谈阔论,交朋结友;到了武汉,下去一批导演/观众,再上来一批导演/观众,继续光影流转;然后是九江、南京、苏州(每届可以选择不同城市,并通过沿途船票贴补影展支出),导演/观众不断循环,直到海上,影展闭幕,旅程结束。

这个“沿江而下”影展的特点,就是场地的不断漂移,观众的不断流动,不断跨省跨界,看难得一见的好电影,赏俯仰皆是的真风景,醉生梦死,快意江湖。

不难想象,这个所谓的“沿江而下”影展最后流于戏言,不了了之。

2010海上纪录片论坛

二.纪录片:伦理与方法

2010年11月底,我在上海策划了首届“海上影展暨论坛”——也就是利用我在高校工作,熟悉创作与研究两个领域的便利,邀来全国各地的一线导演和活跃专家,以聚焦纪实影像方法、展现多元影像潮流为旨趣,在举办当代中国纪录片研讨会的同时,集中放映了2009年以来的最新青年影像作品,包括纪录片11部、剧情片2部,以及学生短片11部。

放映分为三个单元:(一)神奇现实:纪录新影像。这是2009年以来当代中国最新纪录片的集中展示,包括在伦理问题上曾引发关注的纪录片《算命》(徐童)、《龙哥》(周浩)《喉舌》(郭熙志)等;包括院线发行上迈出步伐的纪录片《音乐人生》(张经纬)、《小人国》(张同道)等;包括采取“直接电影”方式感知人生况味、现实肌理的《旋转楼梯》(季丹)、《小李子》(于广义);包括《1428》(杜海滨)、《众生》(陈心中)这样在灾难中进行人性探测的作品。人如其片,两位85后纪录片人在《火星综合症》(薛鉴羌)、《借我一生II》(单佐龙)描摹出中迥异其趣的生存图景; (二)向生活致敬:剧情片单元,包括《好猫》(应亮)、《八卦》(符新华)。这两部具有强烈现实质感的剧情作品,在某种程度上弥合了虚构与纪实的界限; (三)多音齐鸣:高校学生短片单元,为来自同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大学、中国美术学院、浙江工业大学、浙江传媒学院以及香港演艺学院等院校的学生作品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由于选片视野的局限,这个单元会在日后逐渐加强,真正做到“青黄”相接。

在放映期间,举办了“方法的焦虑:当代中国纪录片的困顿与出路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纪录片导演及学人,包括司徒兆敦、张献民、张同道、周浩、于广义、郭熙志、徐童、张钊维等齐聚上海,与上海本地纪录片人聂欣如、吕新雨、杨击等人一起,就纪录片的伦理、文体与方法的关系问题,展开了探讨与争鸣。

本次活动得到了上海社科界学术年会、同济大学传播与艺术学院和上海影视文献图书馆的支持。这种影片展映+学术研讨的方式,引发了社会观众与高校师生的积极参与,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业界与学界的良性互动。

2014海上纪录片论坛

三.纪录片:价值观的困惑

2012年5月中旬,在几位纪录片同仁的一再鼓动下,我们试图将“海上影展暨论坛”继续下去,就纪录片导演比较困惑的问题展开放映和研讨。当时我比较关心的是,当代中国纪录片试图进入国际视野时,比如参加国际电影节、在西方电视台播放时,同行们如何确立自己的价值观,其价值评判体系是否有意无意地也在进行调整和改变?而这种调整和改变,对于大家的创作,到底意味着什么?本次论坛汇聚了季丹、王小龙、毛晨雨、鬼叔中、曹恺等纪录片导演/艺术家,张献民、吕新雨、聂欣如、王小鲁、杨击等专家/学者,同济大学传播与艺术学院部分专业教师参与了研讨。

配合论坛内容,我们放映了一批最新出品的纪录片作品,聚焦一批关注“神奇现实”,体现本土美学的新片,如《危巢》(季丹)、《光棍》(于广义)、《阿仆大的守候》(和渊)、《老唐头》(徐童)、《秘密人》(毛晨雨)、《罗盘经》(鬼叔中)等;为了展现高校纪录片的最新创作态势,当年特辟了“高校之声”,邀请了《2008纪》(雷建军)、《等待冬天》(杨击)、《当里个当》(李瑞华、樊启鹏)、《我们毕业在上海》(刘跃)、《阿拉民工》(徐俊)等作品参与展映。

为了重现作为电影摇篮的上海关注现实的传统,“海上旧影”单元集中放映一批半个世纪前的上海老电影,片目包括《桃李劫》、《万家灯火》、《乌鸦与麻雀》、《太太万岁》、《黄宝妹》等,或许这些作品,能与我们今天的创作形成某种比照和关联。有道是:逼近“神奇现实”,倾听“高校之声”,温故“电影摇篮”,研讨“价值评判”。

这次活动得到了同济大学传播与艺术学院、创智天地、尤根空间在场地等方面的支持。比较遗憾的是,由于宣传没有到位,龙之梦金翼电影院的上海老电影放映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带来意外惊喜的,是在曲阳图书馆放映的“艺术纪录片”《黄宝妹》,由收藏者刘德保先生在现场放映16毫米胶片,引发观众积极感应、互动。

2014海上纪录片论坛

四.纪录片:跨界的可能性

2014年9月12日下午,在颜晓东先生协调下,得到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及时支持, “纪录片:跨界的可能性”论坛在CAC举行,杜海滨、毛晨雨、孙悦凌、贾恺等纪录片导演,曹恺、朱晓闻、许世鹏等艺术家,纽约大学张真、隆德大学史雯、复旦大学杨击、上海电影博物馆吴觉人、万语文化闫青华等等学者、专家参与研讨。

论坛分为主题发言和自由发言两个部分。围绕着纪录片跨界可能性问题,展开长达四个小时的深入讨论。这个话题在同行之间引发诸多连锁反应。

一个月后,10月9日,在釜山一个海滨旅馆,借助参加电影活动的机缘,我邀请北京电影教授张献民、纪录片导演周浩、王杨,导演杨弋枢等人,主要从创作者角度,再次就跨界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因为种种原因,该年度的海上影展未能开放放映环节。但在此前后,我们以“海上影像论坛”名义,先后邀请了耿军导演来同济放映《锤子、镰刀都休息》,王杨导演来放映《中国门》,主要观影、交流对象为同济大学本科学生及部分外校师生。

新锐纪录短片竞赛导演交流现场

五.数字纪录片:作者、作品与未来趋向

2016年,我们将目光继续投向数字纪录片,并集中在“作者纪录片与纪录片作者”,“数字纪录片的未来趋势与可能”两个方面。我们倾向于结合具体作品,讨论何谓纪录片作者?何谓作者纪录片?随着中国纪录片在各个制作环节(剪辑、摄影、制片)上国际合作的加强,纪录片“作者”何为?随着中国纪录片工业化、商业化的加强,纪录片人如何继续保持自己的作者性?与此同时,纪录片在跨界融合方面的未来趋势体现何在?纪录片与当代艺术是如何结合的?互动纪录片、VR纪录片这些新纪录片类型在美学、叙事、伦理方面有何特点》网络时代数字“互动性”的加强,对纪录片“作者性”的影响何在?

与以上学术研讨相应,我们选择了19部纪录长片进行学术展映。“海上纪录长片”单元有11部,包括《老人泉》、《无尽循环》、《新离骚》(刘德东“心灵三部曲”)、《工厂青年》(郭熙志)、《独自存在》(沙青)、《差馆2》(周浩)、《地层》(丛峰)、《消逝在黎明前》(金行征)、《飞地》(李维)、《我只认识你》(赵青)、《喜马拉雅天梯》(萧寒、梁君健)。其中,《飞地》由张亚璇推荐,《我只认识你》由秦以平推荐;“CNEX特别展映单元”包括《少年小赵》(杜海滨)、《吾土》(范俭)、《冲天》(张钊维)、《对看》(叶云)、《废城记》(曾茜)、《种植人生》(顾晓刚)以及两部国际影片《蜗牛星球》(韩国李承俊)、《莫妮卡与大卫》(美国AlexandraAliCodina)。

为了推动青年纪录短片的创作,2016海上影展暨论坛还首次设立了“新锐纪录短片”竞赛单元,设立了初评、复评、终评三个环节,邀请到电影导演朱枫、纪录片导演周浩、纪录片导演杜海滨担任短片竞赛的终评委,最终从141部参赛短片中,评选出了“最佳纪录短片”《蛰夫》(沈韩成)、“优秀纪录短片奖”《风烛明灭,长如瞬间》(刘珉)、“新锐纪录短片奖”《姑婆》(杨宇菲)、“评委会特别奖”《小城故事》(郝雨竹)。

以上活动得到了同济大学文科办、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上海影视文献图书馆、上海电影评论学会、CNEX、季风书园的支持。

新锐纪录片竞赛评委(杜海滨周浩朱枫)合影

六.策展,作为一种交互创作

多年来,为了消除小朋友们对“纪录片界”的神秘感,增强参与意识,我经常不定期地邀请导演来课堂讲座,但这两年一届的影展暨论坛,纯粹是无心插柳,顺便而为。因此,我对于自己的策展人身份总是缺乏足够的认同感,并没有什么长远规划,遑论雄心、抱负。也正因此,海上影展暨论坛的各种信息除了在社交媒体上发布发布,自始至终都没怎么惊动传统媒体。

有一次,在翻阅多年来参赛参展收集的各种影展手册时,恍然间意识到,其实策展也可以视为一种交互创作:在网站(社交媒体)上开宗明义,确定选片标准时,你的创作就已经开始;征集稿件、遴选稿件,这是在做素材收集、整理工作;确立入选、入围片目,将相关简介、剧照、片花放到每个单元,其实正是你价值取向、美学旨趣的反映;随着影展召开,导演、专家与普通观众的不断进入、参与、互动、交流,你策划的这个“作品”也在不断生长、变化,甚至呈现出让你讶异、惊奇的面目……

这个影像泛滥、众声喧哗的时代,“树木盖着雪冠,根茎却在地下漫游”。期待更多的人和机构参与进来,一起推进这个朝向未来的、不断伸展的、不断生成的“交互作品”!

海上纪录片论坛部分导演研讨现场

黎小锋
季丹
杜海滨
刘德东
林旭东

——黎小锋,纪录片导演,海上影展暨论坛策展人

(《海上影:2010~2016海上纪录片论坛实录》已由同济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亚马逊、当当、淘宝等网站钧已开始销售,欢迎关注、分享、批评、讨论!)

《海上影:2010~2016海上纪录片论坛实录》

凹凸镜DOC

ID:pjw-documentary

微博:@凹凸镜DOC

推广|合作|投稿 加微信☞pjw200951288

加入交流群或工作团队加微信☞aotujing-doc

用影像和文字关心普通人的生活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