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片是什么? | 眸爷科普④

2019-07-13 09:14
山西

文|刘彦希

这几年来,每逢各种电影节,就有关于“疯狂的批片买家”报道传出;今年5个月还没过完,整体批片票房已经达到30.7亿,接近去年全年国内批片的总票房(32.3亿,含服务费),批片在2019年整体呈现回暖的趋势。本期的眸爷科普毒眸(ID:youhaoxifilm)就来为读者解释一下批片的概念。

2019年截至5月27日的批片票房冠军《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

在介绍批片之前,需要先解释一下进口片:凡属从外国或港澳台地区进口发行的影片都叫做进口片,进口片当中又包括分账片、买断片及合拍片。我们要讲的所谓“批片”,就是以前业内统称的“买断片”。

合拍片和分账片的一些情况以后眸爷再来专门解释,这篇科普主要为大家厘清批片。简单来说,分账片就是海外版权所有者不卖断发行权,委托国内中介机构代理发行,按事先商定的比例进行票房收入分成,买卖双方都需承担风险;而批片,则是海外版权所有者将某国或地区的发行权一次性卖断,国内买方盈亏自负,卖方不参与票房分成。

分账片目前在中国有严格的数量限制(目前为每年34部,海外版权方票房分账为25%),在电影体量和类型方面,分账片往往是好莱坞一线公司制作的大体量商业影片,比如这些年绝大部分“漫威”系列和DC系列电影;批片则是多国别、多体裁的电影,多为中小体量电影,比如2017年《摔跤吧!爸爸》和今年的《绿皮书》,也有少数热门IP或者大体量电影,如《生化危机:终章》、《钢铁侠3》等影片。

《绿皮书》

最早的批片之所以称为买断片,是因为价格便宜,交易时都是直接买断,甚至是批量打包购买,早年间甚至十几万元就能买断一部海外影片在国内的发行权。无论是由海外制片方自行推荐,国内买方提前观看并决定是否引进,还是买方在海外电影节上搜捕佳片,或者是提前“埋伏”奥斯卡热门影片,挑选好影片后,民营电影公司就可以通过海外电影市场、专业第三方版权代理公司和直接洽谈等形式购入批片了。

采购完毕之后,买家需要将之交由中影或者华夏“挂名”发行。目前国内只有中国电影集团公司(中影)和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华夏)两家国企有进口片的发行权,选中批片的公司,需要通过“协助推广”的方式来在国内发行影片。民营公司引进批片通常需要经过以下过程:先采购版权,再向中影或华夏申请指标,拿到指标后,等待审查,过审拿到龙标后,最后确定档期。

在2016年之前,每年国内上映的批片都在30部左右,那时候业内普遍认为国内有未成文的30部批片的数量限制。2016年票房市场增速减缓,国内打破了过往每年上映30部批片的惯例,当年引进的批片超过了58部,随后两年批片数量又逐步增加。近年来业内一直在流传批片限额已放开的消息,不过过去两年国内购入批片的数量都超过了500部,远远超过市场的消化力,其中有大约80%并没有通过审核,最终无缘影院。

2016年被一些业内人士称为“批片元年”,50余部批片获得了44亿元票房,占当年进口片总票房近1/4;2017年,批片市场仍然走在高位,超过70部批片斩获57亿元票房,《摔跤吧!爸爸》和《生化危机:终章》都破了10亿——随着国内电影市场和批片市场的扩容,越来越多买家竞相购入外语片,海外批片的价格甚至一年之内猛涨十倍,批片的价格在短短几年时间内也从十几万美元涨到几百万美元甚至过千万美元,如今批片早已不是容易赚钱的生意。

《生化危机:终章》票房破10亿

在看到国内出现票房过十亿的批片之后,一些海外制片方看到国内电影市场的热度,开始要求参与批片在国内的分账。现阶段一些热门的批片,已经不是“一次性买断”买卖模式了,海外的版权费除了要求不低的“保底价”外,还会参与中国地区的票房分账。

在经历了2018年的小低谷之后,今年批片市场又有了回暖迹象,产生了《绿皮书》(4.78亿元)、《调音师》(3.25亿元)和《何以为家》(3.63亿元)等一批小的爆款,目前批片的总票房已经接近去年全年。今年是国产片小年,加上分账片一些不确定的形势,今年的批片总票房有可能会创下新高。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