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水暖》:致敬之外的野心

梅生
2019-05-28 09:52
来源:澎湃新闻

中国台湾新电影旗手人物侯孝贤与杨德昌,影响诸多东亚后辈影人的处女作表达。日本名导是枝裕和与中国青年导演顾晓刚分别于1995年、2019年推出的首部剧情长片《幻之光》、《春江水暖》,是较为突出的两例。《幻之光》亮相第52届威尼斯电影节时,获得金狮奖提名,斩获最佳摄影奖。《春江水暖》则被第58届戛纳电影节选为“影评人周”单元的闭幕影片(该单元创立至今,首部选为闭幕影片的华语电影),并角逐“金摄影机奖”。

《春江水暖》法国版海报

如果仅是对前辈大师的致敬,两位导演不会初入影坛便引发世界性的关注。《幻之光》与《春江水暖》能让观众看到侯孝贤、杨德昌,甚或小津安二郎作品的影子,但创作者描摹所处时代的野心同样呼之欲出。结合是枝裕和后来的作品来看,《幻之光》奠基他风格的成熟。顾晓刚的未来之路难以预判,但《春江水暖》流露的导演才情别具一格。他用文人志趣,将中国山水卷轴的动人气韵嫁接进电影。徐徐展开的当下生活景观,是文献记载或国画描绘的古典市井秩序,与时代碰撞后的嬗变。

《幻之光》剧照

《幻之光》通过女主角由美子半生经历的爱与死亡,带出是枝裕和关于人如何与挥之不去的死亡记忆相处、家庭结构与观念随城市化进程的更迭与坚守等命题的思考,并被他在《距离》《无人知晓》《步履不停》等影片中纯熟放大。影片开场由美子的奶奶几次从大阪儿子家中逃离,执意回到乡下老家度过余年,呼应侯孝贤的《童年往事》:阿孝咕的祖母对大陆念念难忘,始终把眷村的家当作临时居所,三番五次离开寻找前往大陆的道路。只是《童年往事》里的阿嬷客死异乡,《幻之光》并没点明老人逝在旅途抑或如愿以偿,成为由美子的心病之一。

《童年往事》中的阿嬷

《恋恋风尘》里的阿远与祖父

及至丈夫的突然自杀变成由美子另一个难解的心结,她尝试改变人生,带着儿子改嫁到偏僻的渔港。小火车弯弯曲曲向前的镜头和儿子在隧道深处玩耍的画面,很容易让人想到《恋恋风尘》。但即使来到近似侯孝贤早期电影中的环境,由美子却无法像《恋恋风车》中的阿远一样,能够借助亲近土地,纾解丈夫自杀带来的困惑,因为两人成长的土壤截然不同。阿远从小跟随祖父见证乡村景物的四季流变,明白其中蕴含的治愈力量,由美子只有奶奶固执要回乡下的印象,缺乏了解乡间奥秘的途径。

《幻之光》中的大海

由美子遭遇的问题,其实是杨德昌电影中台北冷漠症候转嫁日本的结果,也是经济高速发展必会带给个体的创痛,这在当下的中国同样清晰可见。祖孙几代人在侯孝贤电影中还能勉强团聚于乡野,但到了杨德昌的城市影片,已然是分崩离析甚至各奔东西。然而是枝裕和站在两位大师肩上打量其时日本的眼光充满善意。他让大海充当连接城市与乡村的中间地带,由美子面朝大海,最终释放内心的压抑与过去作别。

《春江水暖》剧照

《春江水暖》的故事发生地是顾晓刚的老家富阳,片中也属缓冲区。富阳原是新一线城市之一杭州周边的一个县级市,杭州因为2022年要办亚运会,扩建城市规模,富阳成为杭州新区,离主城高铁车程不过二十余分钟。与当前中国众多大城小镇一样,富阳近几年也是拆迁与新建同步进行,外观改造速度日新月异。许多人尤其年轻人的生活节奏与目标,已与大城市的上班族无异。但滋养过一代又一代富阳人的富春江,并没被打造成为城市景观,尚有渔民延承过去的传统靠它而活。只是这种依赖已与“独钓寒江雪”式的文人气节概无关系,仅剩用捕鱼卖鱼方式养家的渔民“出没风波里”的艰辛。

《春江水暖》导演顾晓刚在今年的戛纳电影节

新生活与旧方式的冲撞如此明显,但顾晓刚并没展示两者的对立,而是耐心构造双方可以共存的空间,赋予各自活着的尊严。影片主线之外的一幕,菜市场里可能辛苦一辈子也买不起一套房的小贩与拥有几处房产的顾客聊起票子房子,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带出彼此落差,但是谈话过程始终从容,绝无可能恶语相向或者大打出手,闹成一则民生新闻。

比之更为严重的矛盾放置在影片聚焦的顾家,一样没有发展成为道德沦丧的情仇大戏。老大和媳妇开了一家夫妻二人店餐馆,追求小富即安,像很多中国父母一样,希望女儿能嫁个有钱的人家。老二与老婆以江为家,打鱼挣的辛苦钱基本都花在了儿子结婚这件大事上。老三独自带着患有精神残障的儿子生活,为了给儿子治病,他干起赌博的非法买卖,欠下一屁股债。老小一直没有成家,果真把自己活成了老小孩,成为年迈母亲的心病。母亲在寿宴上意外中风失智,为四兄弟额外添加共同的难题。他们原本计划按照四季时序依次照顾母亲,但诸多意外让计划落空。四人之前因为金钱瓜葛引发的情感积怨,则蠢蠢欲动。

《一一》剧照

冲突源与《一一》相似,可是顾晓刚并没像杨德昌般,向四周作尖锐刺痛的发散处理,逐一揭示家族成员的不堪与无力,剖析大都市的冷漠根性。相反,他像早期的侯孝贤一样,为影片铺陈了一层业已消失的中国传统式人情底色,没让这家人成为背信弃义世道环境中的合污者。老大媳妇照顾婆婆时,一边刀子嘴“责怪”婆婆只记得老小忘了她是谁,一边豆腐心细致服侍。老大明知老三借车是为跑路,仍然掏出了钥匙。

虽然老三外逃期间,另外几兄弟合议后把母亲送到养老院,但不意味传统意义上的亲情关系失效,而是外部压力不断压迫所致。老三“东山再起”先把欠下的人情债、金钱债一一偿还,继而把母亲从养老院接回租来的“家”,说出人伦根基的曲折相传。只是,就像老三只能在嘈杂简陋的环境,一边应付赌场生意一边照顾母亲和儿子,时代列车正在朝撞击甚至碾压家庭传统空间的方向高速前进,亲情关系要在狭促的地带才能继续发生。

《江湖儿女》剧照

老三这一人物,由此与贾樟柯《江湖儿女》中,任山河破碎情义始终不改的赵涛形成呼应。贾樟柯从费穆电影中承袭的“故土深情”,被顾晓刚以更为温润的方式接收。而老三从一栋废弃的楼里捡回来摆在麻将馆的古董游戏机,成为连接已然远去的过往的象征。

母亲念念不忘要回东北老家,并像《童年往事》《幻之光》中的老人一样付之行动,原因也是如此。可惜就像《童年往事》里的大陆,只能作为老人家的精神原乡抑或情感乡愁的载体存在,东北老家回去的路径已被切断——即使回去了,那里也早就面目全非。

《春江水暖》剧照

《春江水暖》更为难得的柔情笔触,是在年轻人纷纷离开出生成长的环境外出打工挣钱,“错把异乡当故乡”的今天(贾樟柯多次描摹迁徙与生存图景),顾晓刚让出国留过学、大都市打过拼的年轻人,老大的女儿和她的男友等回到富阳。这种回流尽管更多是从现实层面考量,为的是减小买房、结婚、生育等的生活负担,但《论语》中的“父母在,不远游”古训,也重新变得格外动人。

电影里中国人对祖辈生活方式的继承,不再是逢年过节时的短暂相聚,而是以局部画卷的形式绵延开来,安然对抗各种背景声音传来的时代喧哗。而静默的价值,早在顾晓刚学生时代的纪录短片《自然农人老贾》中已有体现。老贾虽然做了婚姻的逃兵,同时丢弃未竟的事业,妻子却留在原地,不为等待“浪子回头”,是因看到泥土中埋藏的生死轮回的生命密码。

《春江水暖》剧照

这份生生不息,关照中国古人安于自然尊重规则的生命态度,指向道德系统建构的井然有序,重要一环是敬畏神灵万物(影片中祭拜与放生的细节格外动人)。按照苏轼在《惠崇春江晚景二首》中的表述,既有“春江水暖鸭先知”,又有“依依还似北归人”——飞雁也许贪恋南方早到的春光,但终归要飞回北方感受春意。

对应到中国画作,则是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社会各个阶层的共融,以及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和黄公望《富春山居图》(英文译名“Dwelling in the Fuchun Mountains”被《春江水暖》化用)里人在山水天地之间的自洽。而中国画可以无限延展时间与空间,同时又能打破时空的束缚将不同的人物、景致纳于同一局部的特性,也被顾晓刚巧妙用于电影,并与窦唯东方韵味浓郁的音乐结为有机的整体——许久不为电影配乐的窦唯再度出山,侧面说明影片的品质。

《春江水暖》剧照

《春江水暖》有几处依水而动、随景摇移的长镜头,水平铺展犹如带领观众进入一幅慢慢打开的富阳当代画卷,上下移动则把高高低低的风景悉数收录,诗意自日常生活中氤氲而出,成为顾家以及许多富阳人天然的精神庇护所。每个人都可以在其中穿梭游走,暂将烦恼抛于脑后。老大女儿和男友、老小与新识的女友,可以各自闲逛,无须在此发生交集。

片尾出现的“卷一”提示观众,《春江水暖》是系列电影之一。顾晓刚还会陆续推出“卷二”、“卷三”,最终汇成一部《千里江东图》。而后面两卷的线索,埋于片头字幕“春江泾流杭州钱塘汇入东海”。顾晓刚计划依照水流方向,在关注过富春江呼应的富阳之后,把目光投向钱塘江与东海对应的杭州和上海。期待他借由容量更大的城市,扩延依循婚丧嫁娶的自然法则绘制的温情人文画卷。

    责任编辑:张喆
    校对:刘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