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坛|粤港澳大湾区②外商资本和大湾区科技创新

上海高校智库——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2019-05-24 17:07
来源:澎湃新闻

经过40多年的发展,大湾区的企业已经从改革开放之初的模仿和代加工阶段嵌入全球创新网络阶段。在全球五十个明星城市中,来自珠三角9城市中的广州、佛山、深圳,和香港位列其中,占整个中国上榜城市的40%(MGI,2018)。根据刚刚发布的《2017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位列全球PCT专利申请数量前三位的地区分别是东京-横滨湾区、深圳-香港地区,和旧金山湾区。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在2018年某期以专刊的形式介绍了珠三角的科技创新表现。该杂志认为深圳正在改写世界创新规则,培育出了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集群,引领珠三角地区成为世界的“硅洲(Silicon Oasis)”。大湾区的科技创新的成就与外商资本投资带来的知识外溢有非常大关系。一方面,通过与外商企业的合作,本土企业从跟随模仿逐步实现了向源头创新和引领式创新跃生,内化出自身的科技能力,尤其是科研人才的积累和科研网络和制度体系的建立。另一方面,外来科研人员来华投资和国际创新“巨头”在珠三角设立分支部门,活化了科研成果的转化,并进一步孕育更多创新成果的涌现。本报告整合了外资企业股权投资数据和企业专利数据,关注外商资本进入和大湾区科技创新的关系。基于港澳地区是珠三角城市FDI的主要来源地,报告重点关注港澳资本在珠三角地区科研创新中发挥的作用。

报告将利用专利数据作为衡量粤港澳大湾区创新能力的指标。专利反映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和一些传统文献使用总专利授权数量不同,报告将专利细分成发明授权、实用新型、外观设计3个方面。发明专利是对产品、方法或其改进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实用新型专利是对产品的形状、构造做出的适用于使用的新的技术方案;外观专利是涉及产品的形状、图案或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并运用于工业上应用的新设计。其中发明专利的技术创新水平最高。相对于其他专利,发明专利授权数量更反映区域的实际创新能力。

珠三角9城市创新能力

报告收集了珠三角9个城市在2016-2018 年间的专利申请数据。无论是从发明专利授权数、实用新型授权数、还是从外观设计授权数来看,珠三角9城市的创新能力在全国都居于前列。在过去3年间,珠三角地区的三种类型专利数量一直处于上升趋势:2016-2018年,珠三角地区的发明专利授权数增加了27.6%,而实用新型专利授权数和外观设计授权数分别增加了112.4%和14.9%。数据同时表明,珠三角地区的这三项专利占全国的比重不断提高。具体来说,报告发现:

•发明专利授权专利。珠三角地区占全国的比例从2016年的13.2%上升到2018年的15.2%。

•实用新型授权专利。珠三角地区占全国的比重从2016年的13.1%上升到2017年的17.6%。

•外观设计授权专利。珠三角地区占全国的比重从2016年的23.6%增加到2016年的27.6.%。 2018年珠三角的占比回落到23.4%。

表1 珠三角9城市发明专利数量和占全国份额,2016-2018年

外商资本和珠三角城市的科技创新

外商资本对地区经济影响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技术溢出。通过技术溢出,FDI可以提高当地企业的生产率和竞争力,从而促进接受国或者地区的经济增长。一般来说,FDI知识溢出的产生来自于四个途径:第一是学习机制。在外商企业受到过培训的工人和工程师可以把所学知识植入当地企业,实现知识溢出。外商投资企业进入到某地区后,其创新和研究与开发活动可能通过企业间模仿机制产生知识溢出,最终带来本地区科技创新水平的提高。第二是横向和纵向的产业联系。外商企业投资到某地区后,通过投入或者产出关联渠道与当地企业产生联系,提升这些企业的生产率水平。第四是通过市场规模来激发企业创新。FDI进入会提高当地收入水平,增强本地高质量产品和多样化细分产品需求,为企业研发提供激励。

本报告分析了外商资本尤其是港澳资本对珠三角城市科技创新的影响。根据最新的企业层面的专利数据,报告发现香港资本是推动珠三角科技创新的主力。图1列出了2016-2018年外资企业占珠三角地区三类型专利的比例。数据表明:

•发明专利授权数。外商企业占珠三角地区的发明专利数量的比例为24.6%。香港企业占珠三角地区发明专利数量的比例为14.4%,占外商企业在珠三角地区的发明专利数量的80%。澳门资本所占的比例比较低,仅为0.1%。

•实用新型专利授权数。外资企业占珠三角地区的实用新型专利的比例为12.1%。其中,80%的外资企业在珠三角地区申请的实用新型专利来自香港资本。在该类型专利上,澳门资本的贡献较小,其比例只有0.2%。

•外观设计专利授权数。外资企业对珠三角地区外观设计专利的贡献总体较低,只占6.6%。其中主要是香港资本的贡献,其占比为5%。

图1 外商资本占珠三角地区三类型专利的比例,2016-2018年

报告发现,香港企业贡献的专利具有明显的行业偏向性。图2刻画了2016-2018年间香港企业的三大专利授权数在行业上的分布。报告主要关注高端制造业、高端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数据表明如下:

•发明专利授权数。香港资本的发明专利主要在生产性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两者分别占港资发明专利的34.0%和35.8%。而高端服务业的发明专利所占比例为25%,略低于前两个行业。

•实用新型专利授权数。相对于发明专利授权数,香港资本所贡献的实用新型专利在上述三大产业所占比例较低。按照行业比例高低,依次是高端制造业(18.1%)、生产性服务业(14.6%)、和高端服务业(5.6%)。

•外观设计专利授权数。香港资本的外观设计专利主要来自于生产性服务业,其占比为30.9%。而其他两个行业所占比例额相对较低,分别是9.8%(高端制造业)和12.9%(高端服务业)。

图2 珠三角地区香港资本的三大类型专利的行业分布,2016-2018年

报告还分析了澳门资本在珠三角地区的三大专利的行业分布。同香港资本相比,澳门资本的专利主要集中在高端制造业。图3列举了2016-2018年珠三角地区澳门企业的三大专利的行业分布。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在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两大类型专利上,高端制造业所占澳门企业的专利的比例远远高于其他两行业。在发明专利授权数上,高端制造业所占比例是22.4%,其他两行业的比例分别为6%(生产性服务业)和2.6%(高端服务业)。在实用新型专利授权数上,依据所占比例高低,分别是高端制造业(14%)、生产性服务业(3%)和高端服务业(0.1%)。在外观设计专利授权数上,三个行业所占比例比较接近。生产性服务业、高端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三者所占比例分别是4.6%、4.2%和2.3%。

图3 珠三角地区澳门资本的三大类型专利的行业分布,2016-2018年

结论

本报告分析了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外商资本和本地科技创新,重点分析了前者对后者的推动作用。和以往宏观层面的研究不同,本报告通过结合企业层面的专利注册资本信息来分析外商资本对地区经济创新能力的影响。报告认为,近年来粤港澳湾区成为中国最具创新能力的地区之一,和其集聚的大量境外资本尤其是港澳企业的推动密切相关。大湾区要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关键就是充分利用现有的粤港澳三地通过资本形成的创新网络,减少创新要素在地区间自由流动的障碍,创造更强动力的科技创新引擎。

就政策建议来说,报告的观点总结如下:

•充分发展粤港澳三地的科技创新合力。根据报告研究,香港资本是外资在珠三角地区的专利数量的主力。但是,科技创新的最核心动力除了资本还有人才。大湾区各地政府,尤其是广东省各级政府应该继续推进更完善的人才吸引政策。除了提供基本的公共服务设施诸如教育等基础设施以外,还要在签证简化、户籍管理、和个税政策方面给予足够的便利和激励措施,让香港和澳门的科技型人才更好进入珠三角地区创业。通过创新项目来吸引更多的资本,真正形成粤港澳三地的科技创新合力。

•要挖掘更多外资在知识溢出和科技创新上的潜力。报告发现,香港是珠三角地区FDI的第一来源地,但是其投资的行业越来越偏向于生产性服务业,而对创新潜力更强和科技研发更前沿的高新制造业投入逐渐降低。这和旧金山湾区的创新基金投入的行业完全相反。美国顶尖富豪所在的风险投资在旧金山湾区投资的行业主要是前沿性的硬科技,如软件、生物技术等。而香港资本凭借其旧有的商业模式在诸如生产性服务业上投资已经能够获得稳定的利润,不愿意进入风险相对较高的行业。因此,大湾区应该鼓励更多元的国际性风险投资进入,投入更具颠覆性技术,实现其在国际创新领域“弯道超车”的目标。

报告主编:张军(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经济学院院长、教授)

报告主笔:吴建峰[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城市经济学)]

副主笔:赵亦诚[哥伦比亚大学硕士(数据科学),杜克大学硕士(政治经济学)]

    责任编辑:田春玲
    校对:丁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