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博士的脑洞|稀土,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镜像

万喆(特约评论员)
2019-05-22 20:03
来源:澎湃新闻

最近大家热议稀土。

其实稀土被“热议”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稀土哪里好?谁用谁知道

稀土之所以三不五时就要走上舆论的风口浪尖,是因为它确实“稀罕”。

稀土主要指的是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57到71的镧系元素以及与镧系密切相关的17种元素,通常都以氧化物形式存在。稀土在地球上储量其实挺大,但是冶炼、提纯难度比较大,想要用就显得较为稀少了,所以叫做稀土。

1794年,约翰·加得林(J . Gadolin)在瑞典发现稀土,最初并未有多大的重视。150多年后的1947年,美国人马林斯基(J.A. Marinsky)等通过稀土制得钷。稀土的经济意义才开始大放异彩。稀土具有优异的光、电、磁、超导、催化等性能,能与其他材料组成性能各异、品种繁多的新型材料,能显著提高其他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广泛应用于冶金机械、石油化工、轻工农业、电子信息、能源环保、国防军工和高新材料等十几个领域的几十个行业,有“现代工业维生素”“21世纪新材料宝库”的美誉。稀土在工业和高科技上具有极髙的用途,并且在国防高尖科技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据说,美国生产的“爱国者”导弹之所以能精准拦截来袭导弹,得益于其制导系统中使用了大约4公斤的钐钴磁体和钕铁硼磁体,用于电子束聚焦;“猛禽”战斗机能够实现超音速巡航功能,依托的是使用特种稀土材料制造的强大发动机以及轻而坚固的机身;美国大力发展的侦察、监视和预警装备,也得益于稀土科技的成就。

反正是,稀土哪里好?谁用谁知道。

中国“稀土思维”的转变过程

世界上说到稀土,就不得不提中国。

中国不仅仅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生产国、出口国,更是全世界最大的稀土应用国和世界上最大的稀土新材料产业基地。

这有个历史过程。

1978年,中国稀土的产量仅仅1000吨。

在不断的刻苦攻关下,1986年,中国稀土产量达到11860吨,超过了一直处于世界第一的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稀土生产国。同时我国单一稀土分离实现了产业化,开始成规模进入外销市场;1988年,我国稀土产量29640吨,超过美国1984年创造的历史最高生产纪录25950吨,进一步确立了中国世界稀土第一生产国的地位。

此后,我国稀土生产技术水平和生产规模突飞猛进。

1996年,物理学家丁肇中在全球范围寻找高性能磁性材料,用于阿尔法磁谱仪探测宇宙中存在“反物质”和“暗物质”的研究。包头稀土研究院击败德国、日本等国家的研究单位而中标,为该研究项目生产了高性能稀土钕铁硼磁性材料;1998年,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与俄罗斯“和平”号轨道站最后一次对接之行,随之进入太空的阿尔法磁谱仪(AMS)核心材料高性能钕铁硼也是中国包头稀土研究院生产的。

但是,这时候,形势和思路又发生了变化。

的确,中国稀土资源储量占世界储量的23%,可以说稀土资源还不算少;但这23%的稀土储量却供应了世界90%以上的出口消费。这样做,是不是最好的呢?

经历了“出口拉动”、越多越好的阶段,大家开始更精细地考虑这个问题。

我们发现,虽然从市场份额看,中国稀土拥有所谓“垄断地位”,但其长期在全球市场上几乎没有市场势力与相应定价权。中国稀土一直以低价格满足世界市场需求,大多数稀土冶炼产品出口价格在21世纪大约是20世纪80年代价格水平的一半。而中国的稀土储量大幅度减少,在1996-2009年间大跌37%。从收益和全成本比较看,中国稀土出口一直在背负沉重的资源和环境代价。

想卖,人家很警惕。不想卖?人家不愿意

当中国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矿产资源政策等,发现中国的中、重类稀土储备仅能维持15到20年左右,未来可能需要依赖进口。因此,陆续对稀土出口实施了配额与关税等管制措施,并逐年趋于严格。中国的稀土出口配额从2009年的50145吨减少到2012年的30996吨,下调幅度高达38%。相反地,稀土金属矿、稀土氧化物等58种稀土产品出口税的平均税率则从2006年的10%上升到2012年的25%。

老实说,对于中国稀土市场份额过大的担忧,也不止来自于中国。美国的政界、商界、学界也不断有人提出来,对中国稀土资源的过分依赖,在战略角度上看是极其危险的。一些重要报告中也指出,美国国防部在稀土金属供应方面严重依赖中国市场,这种局面短时间内难以改变,而稀土金属在美国武装设备生产中已经处于“无法替代”的地位。

但是,说归说,担忧归担忧,当中国真的开始“稀罕”自己的资源时,他们仍然是不乐意的。

2012年3月13日,美国、欧盟、日本三方联合成为“申诉方”,就“稀土、钨、钼三种原材料出口管制措施”要求与中国磋商。磋商无果后,申诉方于2012年6月27日向WTO的DSB提出设立专家组,正式指控中国对稀土等原材料实施的出口管制措施包括出口税、出口配额及管理分配等违反了GATT及其在《入世议定书》和《工作组报告》中所作的特殊承诺。7月23日,DSB成立专家组,开始受理上述的指控。

这可以说是WTO影响面最广的自然资源出口管制诉讼。

2014年3月26日,专家组公布了初裁报告,裁定中国援引GATT第20条的抗辩不成立,中国对稀土等三种原材料实施的出口管制措施与WTO规定不符。8月7日,上诉机构发布了终裁报告,再次确认中国对稀土等实施的出口税及配额管制措施违规。

想卖,人家很警惕。不想卖?人家不愿意。

发达国家的稀土战略

美欧日的行为也生动诠释了“我说我不想要,你不能真不给”的“真香”套路。

这当然还是因为,咱们的货,太便宜了。

有便宜,当然要捡。美国、日本等进口大量稀土,除了使用,还要储备。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国家矿产资源战略储备的国家。其采取的储备措施是:保护国内资源,防止国内资源加速枯竭。在价格适宜的情况下,大量进口国外廉价的矿产品和初级产品进行储备。比如,稀土。美国的稀土资源也很丰富,但由于可以从国外获得更廉价的初级产品,因此,将国内最大的芒廷帕斯稀土矿山关闭近十年,进口进行战略储备。2008年,美国国防大学军事工业学院的《战略材料工业研究》报告提出,稀土元素对于美国的国防工业具有重要的作用。2010年,美国众议院提出了稀土法案,要求国防部长购买对国家安全至关重要的稀土矿产品,并将之纳入国家储备。美国能源部为此制定了详细的稀土战略计划。

日本是一个矿产资源贫乏的岛国,却是稀土等稀有金属和有色金属的消费大国。为了保证矿产资源长期稳定供给和应对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1983年日本制定了储备各种稀有金属的相关法律,将稀土等稀有金属列为国家法律规定必须储备的战略物资,推行了从国外大量进口资源的战略。2009年7月,经济产业省(METI)发布了《确保稀有金属稳定供应战略》,其战略核心内容即通过各种方式保障日本的稀土供应,保护日本核心利益。通常情况下,日本的稀有金属储备必须足够全国60天左右的需求,而实际储备量往往都高于规定的数量。

欧洲也是稀土资源储量少,但需求不少,因此,也十分重视战略资源的供应问题。其提出新的原材料发展战略,应对需求危机。新战略除了确保进口,也强调挖掘内部资源,促进原材料可持续供应、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和回收利用。

当然,大家也都未雨绸缪,存量和增量一个都不能少。

美国《商业周刊》文章称,美国是全球第二的稀土资源大国,仅次于中国。而美国地质调查局也认为,美国稀土有限公司在爱达荷州、科罗拉多州、蒙大拿州的矿床,将是全球除中国以外或不受中国控制、仅有的五处已探明的稀土元素大储量矿床之一;《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日本海底资源开发项目在2018年下旬的科考航次中采集了样本,下一步将调查南鸟岛周边海底底质中的稀土含量。2019年日本将推进以深海稀土为主的地质调查,并计划2022年将在南鸟岛近海进行稀土试采。

中国稀土也需要改革

中国也在积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从过去看,中国稀土的价格“上不去”,恐怕和矿业管理监督的能力没有“上去”有较大关系。

稀土行业一直存在着资源滥采乱掘、过度开发等问题。由于技术水平落后,稀土生产会造成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一些地方还因矿山过度开采,造成山体滑坡、河道堵塞和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我国离子型稀土的重要产区江西赣州,2012年就有18个县(市、区)因稀土开采而被污染,废弃稀土矿山达302座,大约97平方公里土地被荒漠化。据测算,赣州地区要初步恢复原有生态环境,至少需要修复资金380亿元,且部分生态环境污染不可恢复。而赣州绝非个案。

要看到,各种乱象,曾经希望经由资源税费改革来约束,却事与愿违。由于稀土税费过多,且不规范,后来在中央核查中,发现很多地方将大部分挪为私用,常常巧立名目,造成正规的稀土企业税费过重,黑稀土产业链地下市场发展完整,稀土价格未因税负转嫁而提升,反而因黑开采大量存在,稀土价格持续走低到历史最低点。正规企业雪上加霜,越来越难以为继。导致“市场失灵”。

当前,正在进行稀土大集团整合。2011年,《国务院关于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基本形成以大型企业为主导的稀土行业格局;2013年1月,由工信部、发改委、财政部等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重点行业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意见》,指出“大力推进资源整合,大幅度减少稀土开采和冶炼分离企业数量,提高产业集中度,基本形成以大型企业为主导的行业格局”;2014年末,中国北方稀土、中铝公司、中国五矿和厦门钨业、广东稀土、中国南方稀土6家稀土大集团的组建方案均获批备案,六大稀土集团整合了全国所有稀土矿山和冶炼分离企业,实现以资产为纽带的实质性重组,并以大集团为中心,构建稀土全产业链条。

现在,稀土产业集中度大幅提高,稀土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稀土绿色化生产水平大幅提升。

后记

中国稀土的行业发展和思维转变,也像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镜像。

从开始想方设法要提高产量、扩大出口,并为了成为世界“第一大”而苦苦努力非常骄傲,到重新思量在“量”的追求上,怎么实现“质”的转换和飞跃,从单一目标到多层次目标,从不吝展示到深思内敛,这是一个成长、成熟的过程。其间,我们也在多重博弈的微妙中,体会和思考着未来的方向。由里到外,进步一直存在,考验无处不在。

(作者万喆为经济学家,澎湃新闻特约评论员)

    责任编辑:蔡军剑
    校对:施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