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指期货对外开放:条件已成熟,宜早不宜迟宜快不宜慢

澎湃新闻记者 孙铭蔚
2019-05-21 22:25
来源:澎湃新闻

继国际知名指数编制公司MSCI宣布将把现有A股的纳入因子从5%提高至10%后,5月24日,全球第二大指数编制公司富时罗素也将公布第一批A股的纳入名单。随着资本市场开放程度的加深,金融衍生品的对外开放需求日益凸显。

在2019第十三届中国期货分析师暨场外衍生品论坛上,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就表示,积极推动包括股指期货在内的特定品种对外开放,在牢守风险底线的前提下,对接国际标准,增强制度包容性,方便境外交易者入市,提升市场吸引力。

业内人士指出,对外开放股指期货市场,满足境外投资者风险管理需求是推进资本市场全面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也是确保重要衍生品流动性留在本土,提升资本市场竞争力的要求,有助于提升我国股票和股指期货市场运行质量。

开放股指期货势在必行

2018年以来,随着沪深港通扩额、A股纳入明晟和富时罗素指数,境外长期资金配置我国A股资产的愿望十分强烈,但对加大配置存在较大顾虑,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无法利用我国股指期货市场进行风险管理。目前境外投资者可以通过QFII、RQFII、沪深港通等渠道配置A股资产,但仅有QFII和RQFII可以使用股指期货对冲风险,通过沪深港通进入A股的境外投资者无法使用境内股指期货,不利于沪深港通机制更有效地发挥作用。

“推动我国股指期货市场向更多境外投资者开放,满足境外投资者风险管理需求,将增强境外投资者加大A股配置的意愿,推进资本市场全面对外开放。”瑞银证券总经理钱于军认为。

同时,金融衍生品历来为全球各大交易所竞相争夺的一项重要金融资源。随着A股纳入MSCI相关指数和纳入因子的逐步提升,全球各大交易所上市中国A股相关指数期货的竞争将十分激烈。目前新加坡富时A50指数期货已较为活跃,2019年3月11日香港交易所也已宣布将推出MSCI中国A股指数期货。

因此,有专家表示,在更加开放的市场和全球竞争中,适时推动本土A股相关指数衍生品的开放,有助于将客户资源和流动性留在境内,做大做强境内衍生品市场,提升我国股指期货市场的国际竞争力,维护国家金融安全。

钱于军也认为,过去,外资在配置了A股后,有对冲需求却无法在境内完成,只能在外围市场寻求避险工具。若能适时推动境内A股相关指数衍生品开放,将增加我国资本市场的吸引力,也将便利外资投资人民币资产。

扩大股指期货对外开放时机成熟

目前我国股票现货市场对外开放已具有较好基础,股指期货市场平稳运行多年,建立了有效的监管制度,QFII和RQFII已可使用股指期货进行套期保值交易,境内期货市场的原油期货、铁矿石期货和PTA期货均已平稳实现对外开放。现阶段扩大股指期货对外开放具备可行性。

业内人士指出,我国股票现货市场已通过多种路径实现对外开放,为股指期货对外开放提供了较好的市场基础。外资以QFII方式进入我国股票现货市场已有十余年,推出沪港通也已4年有余,目前外资可以通过QFII、RQFII、沪深港通多种方式参与我国股票现货市场,2013年开始QFII进入股指期货市场,为股指期货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积累了经验。市场各方和社会舆论已接受外资参与这一事实,为股指期货市场对外开放提供了较好的市场基础。

钱于军指出,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的发展要亦步亦趋,同步发展。现阶段来看,期货市场的对外开放条件已完全成熟,甚至“宜早不宜迟,宜快不宜慢”。特别是对于外资机构来说,只有在风险可控、敞口可控的前提下,才能真正看好中国市场,敢于布局A股。

不仅如此,对外开放的经验成熟,也为股指期货市场对外开放提供了实践参照。我国股票、债券、商品期货市场也已多种路径实现了开放,境外投资者参与有序,市场运行平稳,为股指期货对外开放提供了较好的实践参考。从商品市场对外开放实践来看,特定品种对外开放模式,不改变我国期货市场现有的监管框架和基础制度,总体风险可测可控,实施上简单易行。

此外,在股指期货对外开放的过程中,风控工作是重中之重。钱于军建议,可以通过提高投资者门槛,事中事后加强对股指期货交易情况的监控,确保股指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监管联动等方式,最终起到平抑短期风险的目的。

    责任编辑:孙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