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上海去年集成电路产业销售1450亿元

澎湃新闻记者 杨帆
2019-05-21 15:00
来源:澎湃新闻

光子大科学设施集群全面建设、超强超短激光装置、国际首个体细胞克隆猴“中中”“华华”诞生、大飞机C919飞上蓝天、集成电路先进封装刻蚀机销往海外……

5月21日,上海举行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介绍上海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五年来的进展情况。

会议透露,五年来,上海按照党中央部署要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总体来看,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经过搭框架、打基础,取得了一系列实质性突破,重大成果不断涌现。

面向国家重大战略方面,党的十九大报告列举的6项重大科技成果,蛟龙、天宫、北斗、天眼、墨子和大飞机,上海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方面,全球规模最大、种类最全、功能最强的光子大科学设施集群全面建设。2017年,超强超短激光装置实现10拍瓦激光放大输出,脉冲峰值功率创世界纪录。2018年,诞生国际首个体细胞克隆猴、国际首次人工创建单条染色体的真核细胞。2014—2018年50项全国重大科学进展中,上海参与了11项。

面向经济社会主战场方面,大飞机C919飞上蓝天,集成电路先进封装刻蚀机等战略产品销往海外,高端医疗影像设备填补国内空白,产业创新影响力越来越大。

目前,上海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例达4%,比五年前提升0.35个百分点。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47.5件,比五年前翻了一倍。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始终处在全国前两位,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稳步提高。

五年来,上海重点推进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着力提升上海科创中心策源能力

一是系统布局张江实验室等高水平创新基地。先后挂牌成立张江实验室和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形成张江国家实验室建设方案,启动建设李政道研究所、张江药物实验室、复旦张江国际创新中心、上海交大张江科学园等高水平创新机构和平台。主动参与微纳电子、量子信息、海洋等领域国家实验室建设。

二是全力打造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群。在光子领域,硬X射线、软X射线、超强超短激光等设施全面建设,硬X射线装置是建国以来单体投资额最大的科技基础设施。在生命科学、海洋、能源等领域,先后启动蛋白质设施、转化医学设施等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目前,上海建成和在建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已达14个,设施数量、投资金额等均领先全国。

三是深入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主动承接2006—2020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积极对接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目前累计牵头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854项。启动硬X射线装置预研、硅光子等8个市级科技重大专项,地方财政投入超过40亿元。

(二)围绕关键核心技术和卡脖子领域持续发力

一是全力打造集成电路创新高地。设计领域,部分企业研发能力已达7纳米,紫光展锐手机基带芯片市场份额位居世界第三。制造领域,中芯国际、华虹集团年销售额在国内位居前两位,28纳米先进工艺已量产,14纳米工艺研发基本完成。装备材料领域,中微、上微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刻蚀机、光刻机等战略产品已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2018年上海集成电路产业销售规模达1450亿元,占全国的1/5。

二是加快人工智能产业技术研发与应用。出台《关于本市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实施意见》。成立交大“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同济“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微软、亚马逊、SAP等国际知名企业在沪设立研究院,华为、腾讯、阿里、百度、京东等国内龙头企业在沪设立人工智能创新平台。成功举办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三是充分激发生物医药产业研发活力。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原创新药“GV-971”完成临床试验。至2018年底,上海已有32个品种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成为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试点品种。联影获批首台国产一体化PET/MR,创领获批首个国产心脏起搏器,微创获批首个国产血流导向装置。

四是全面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国家重型燃气轮机等重大项目进展顺利,商用航空发动机等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率先建立千米级高温超导带材应用示范项目,打破国际垄断。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近25万辆,在全球城市中位居第一。特斯拉“超级工厂”项目在沪开工建设。

    责任编辑:郑浩
    校对: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