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飞絮“扰人”记

2019-05-17 23:01
浙江

相信大家最近和小编一样,都为北京城内的杨、柳飞絮所烦扰。尤其是敏感体质人群,飞絮易造成皮肤过敏,瘙痒和眼睛红肿,严重的还会引发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

北京城的春日可不好过,小编在漫天飞絮中给大家整理了一篇杨柳飞絮“扰人”记。

飞絮进京

建国初期植杨柳,抑制沙尘效显著

1.建国初期,我国北方城市饱受沙尘暴的侵袭,全国森林覆盖率仅为8.9%。根据北京观象台沙尘资料统计显示:20世纪50年代北京地区沙尘最严重,春季沙尘日数平均高达26天。

2.在20世纪60、70年代,全国上下掀起了植树运动,北京市还开展了“人民绿化战争”,共种了1.2亿棵杨树,沙尘暴抑制效果显著

奈何雌株广繁衍,引来飞絮漫连天

3.北京植树选种侧重于具备适应能力强、耐碱耐旱、价格便宜的柳树和杨树。在1970年代,由河北省林科院研究出来的表现优秀的“易县雌株毛白杨”凭借其生长势好、经济效益相对较高等优点显露头角,被大量引入北京。

4.雌株发育成熟之后,作为繁衍后代的一种方式,飞絮漫布北京城。1994年,作为北京限制雌株引进的措施,“百万雄杨进北京”工程被提出。但一方面杨、柳树在生产初期雌雄莫辨,引进过程中无法避免雌株入市;另一方面雄株存在数量少、更新速度慢,这些使治理效果并不理想。

千方百计奇招出,飞絮顽强黏又黏

5. 2001年,北京超过50%的杨树仍是雌株。据当时媒体报道,飞絮已经造成了“恼人”的困扰。这一年,首都绿化规划中明确规定,雌株毛白杨不可以再作为北京绿化的主要树种。

6.治理方法一:使用“堕胎药”。园林学家花2年时间研制出的杨树雌花序疏除剂如同“堕胎药”,其机制是等开花但还没飘出絮时,用化学药剂把花打掉。但需要讲究实际和方法技巧,否则会有二次污染,这方法并未普及。

7.治理方法二:进行“变性”手术。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园林学家开始尝试为雌株柳树高位嫁接雄性枝条。但是由于嫁接技术要求较高,维护成本也高,实践十年间,全北京只有1000棵雌株柳树获得了珍贵的改变“性别”的机会。

8.治理方法三:服用“避孕药”。2007年,车少臣等园林学家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研制出来一款专属于雌株杨柳树的“避孕药”——“抑花一号”,这种从20多种药剂复配筛选出的药剂能让雌株杨树只长叶子不开花。2017年,北京有40万棵雌性杨柳树体验了这一计生措施。

9.2013年,北京出台了《北京市主要常规造林树种目录》,其中对杨树明确要求采用雄株。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同时也规定,自2015年起,在各项园林绿化工程中,严禁使用杨、柳树雌株,以求从源头上治理杨、柳飞絮。

10.近年来,针对雄杨、柳树生长慢,易生病等问题,北京林业大学课题组研发出了“北林雄株1号”和“北林雄株2号”,这两个品种可以显著解决飞絮问题,可迅速成林,造林效益高,目前已通过国家成果鉴定和国家林木良种审定,拿到了国家法定推广许可。

媒体报道

飞絮扰人,成为近年来公众和媒体关注的话题。小编在慧科新闻搜索研究数据库中针对关键词“柳絮”进行检索,筛选出近一年内(2018.05.10-2019.05.10)标题含“柳絮”的报纸、微信公众号、门户网站和新闻客户端上的共4693篇报道进行分析。

可以看到,在一年的周期中,媒体、公众对于柳絮的关注热度上升的时间段集中于四月份和五月份,分别为1849篇和1496篇,占比为39.4%和31.9%。这与杨柳树繁衍产生飞絮的生物时间相对应,也证明人们也是因为在生活中受到飞絮的困扰才会引发对其的热议。而在一个月的周期中,讨论的高峰期在五一小长假后几天,大概是因为这几天柳絮飘得实在厉害,而媒体人也放完假了。

慧科新闻研究搜索数据库中根据“柳絮”关键词的标题检索近一年(2018.05.10-2019.05.10)以来微信、报纸、网站这三个平台汇总得到的总的报道数量在不同时间段内的差异。高峰期主要出现在一年中的四月份和五月份,这个阶段也是柳絮多发期。
慧科新闻研究搜索数据库中根据“柳絮”关键词检索近一个月(4.10-5.10)以来微信、报纸、网站这三个平台内不同时间段内文章报道的数量差异。可以看出通过网站与客户端这一媒介渠道来进行“柳絮”相关文章的写作与报道的数量远远高于报纸和微信公众号这两种媒介。报道的高峰期出现于5月6号至5月8号之间,网站与客户端这段时间内出现了570篇有关于“柳絮”的文章。

而近一年来,发布关于“柳絮”的最多文章所属的地区前两名为北京和上海。从地点可以看出柳絮多发所处地,其中北京和上海地区多种植柳树和杨树,在这些时间段内北京上海市民广受柳絮飞扬的困扰。此外,这两个地区为新闻媒体的集中区域,公众媒介接触能力相对较高,愿意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个人的柳絮烦恼。

慧科新闻研究数据库中基于近一年(2018.5.10-2019.5.10)来报刊、门户网站、客户端、微信、论坛、博客中标题含有“柳絮”关键词报道发布地区差异的数据。其中北京地区发布的关于“柳絮”的文章最多,有3975篇,上海地区其次,有779篇,广东地区紧接其后,有694篇。

而这一个月来,当媒体和公众提到柳絮时,往往与以下几个关键词相互联系:首先是“飞絮”,是柳絮更为广义的表达,也反映了柳絮飞扬城中的状态,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次是“绿化”,近期对于杨柳树所承担的城市绿化职能有所提及,人们逐渐意识到令人烦扰的柳絮的生产者杨柳树正是城市的绿化工人,并不能因为柳絮对生活造成困扰就无视杨柳树的功绩;第三个关注的重点则是“影响”,对于柳絮在人们生活中产生的影响尤其受到关注。

慧科新闻研究搜索数据库中根据“柳絮”关键词检索近一个月(4月10日至5月10日)以来微信、报纸、网站这三个平台内文章中出现的热词。其中“飞絮”出现的次数最多,为200次;“绿化”其次,为190次;“影响”出现的次数排第三名,为150次

谈及影响,讨论得最多的两个问题是消防隐患和人体健康。高频负面词“事故”“起火”“大火”“自燃”等都指向柳絮带来的消防安全问题,在柳絮飘飘的季节里,全国不少地方也出现了柳絮起火的事故,报道险情和安全提醒自然站在了议程的C位。

另外高频词还有“敏感”“不良”等,这指向柳絮带来的人体健康问题,柳絮可能会引发人皮肤过敏、鼻炎、哮喘、呼吸系统疾病,这些对健康的危害自然也在讨论中常被提及。

慧科新闻研究搜索数据库中根据“柳絮”关键词检索近一个月(4月10日至5月10日)以来微信、报纸、网站这三个平台内文章中出现的负面热词。其中“事故”和“起火”出现的次数最多,为300次;“敏感”出现的次数居第三位,为250次。

七嘴八舌

光看数据可能不够形象,小编也采访了不少柳絮“受害者”。

昊:我是北京人,每到这个时候,我都很想跑去南方。过敏性鼻炎患者刚刚在某宝买了130只口罩

肖猫:南京梧桐絮比较多,那种细小的毛费劲眼睛和鼻子特别痛苦,每年飞絮的时候出门就是必戴口罩,不敢骑车怕飞进眼睛里。

热心网友:我有过敏性鼻炎,杨絮柳絮那简直是我的噩梦。前段时间一出门看到满天雪花般的柳絮杨絮,我就在心里想:完了,这可咋办?

路人男子:北京柳絮和老家比起来不算多,至少学校的不多。老家飞毛厉害的时候地上能积厚厚的一层,好像铺了一层棉花。我从小就拿树杈卷杨树毛子玩,也没有什么过敏症状,老家也是没什么人戴口罩,大家都习惯了。

年糕:我对柳絮过敏比较严重,每年这时候出门都非常小心,口罩眼镜要带齐。如果不捂这么严,脸和飞絮接触后就会起又痒又红的疹子,超级难受。所以每天都希望柳树停止散发他的魅力。

眼镜侠:岂止是杨絮柳絮,来了北京之后我就是在战天斗地,好不容易熬过了冬天的雾霾,花粉来了,我,一个老过敏患者的噩梦来了,戴上了口罩,嘴是挡住了,眼睛过敏了,没办法,只好又戴上了护目镜。

花粉终于不飘了,得,柳絮杨絮来了,那感觉就是走了个孙悟空又来了只猴,让我不得安生。

我以为口罩、护目镜就顶事了,那我真是太naive了,打喷嚏、流鼻涕、眼睛痒,一个都没跑。天气越来越热,口罩护目镜下的我,就像是蒸笼里的包子。

本期《杨柳飞絮“扰人”记》就到此结束了,大家还有关于被飞絮困扰的精力也欢迎在留言区分享~ 

本期编辑:邓海滢 罗静颖 杨雅涵 王天宇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