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就医无障碍!上海这30个“创新医疗服务品牌”功不可没

上海大调研
2019-05-13 09:29

目前,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的首位死因,且患病率和死亡率均处于上升阶段。而时间对于此类疾病救治起着关键作用。

以急性心梗为例,发病两个小时后约50%的心肌发生坏死,六个小时就有90%的心肌发生坏死。“早一分钟救治,就能挽回一条生命。”

因此,如果急性心梗病人能够遇到“绿色通道”,结果可能就大不一样。

“我还以为今年春天再也不能赏花了,感谢中山医院的医生给我第二次人生!”今年75岁的陈老先生说。上个月,他和老伴计划出门踏青,谁知突发心梗,被送至家附近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抢救,一路绿色通道,不到半小时就把老人救了回来。

更令陈老先生的女儿感激的是:“母亲当时慌了,什么都没带就跟着父亲的救护车到了医院,等父亲苏醒后,母亲才想起挂号付费,医生还安慰她说:‘不用急,救命最要紧。’有这样的好医生,怎么能不让人感动?”

“急诊危重病人救治优先”、“先诊治,后付费”——中山医院的“构建无障碍急救绿色通道”救了陈老先生的命,而这也正是上海“创新医疗服务品牌”之一。

今年大调研期间,上海市卫生健康委深入了解、详细研究市民看病就诊的各种问题,推出首批30个“创新医疗服务品牌”,各种“绿色通道”让市民患者就医“无障碍”,社会满意度不断提升。

“绿色通道”让救治“大提速”。

本文图片 上海大调研

中山医院的“构建无障碍急救绿色通道”,不断优化急危重症病人就医流程,多部门协作建立“院前急救—院内急诊—重症监护”一体化急救模式,实现接诊、检查、会诊、手术“无缝衔接”,100%提升急诊危重病人急救效率,提高抢救成功率。

日常时间段的患者预检至候诊时间,由平均6.2分钟缩短至1.5分钟;节假日与高峰期间,由平均13.6分钟缩短至3.2分钟。同时,对于急性胸痛患者,通过贯穿全程的“绿色通道一卡通”,实现“诊治优先、支付后移”的新举措。

据统计,今年第一季度,中山医院这条“绿色通道”已抢救3200多位患者,其中脑梗患者138人、心梗等患者151人。而该院推出此项服务举措以来,急诊患者预检候诊满意度由原来的90.7分提升至目前的98.1分。

“绿色通道”不仅在医院内,还在医院与社区之间。

例如,华东医院推出“畅通社区病人转诊绿色通道‘最后一公里’”,设置“双向转诊办公室”与“社区转诊病人接待处”,整合挂号、就诊、高龄老人陪诊、收费等一门式服务,不仅配备医生、护士、财务人员,还有志愿者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导诊、检查等。

在社区,家庭医生初步筛查认为需要转诊,即在“双向转诊绿色通道群”发送信息,华东医院专职人员随即预约检查,备好检查单,通知病人按约来院就诊。

今年第一季度,这一创新服务已转诊社区病人1360人次。目前,华东医院“联通”长宁、嘉定、闵行等区的1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将有更多医院加入,“基层首诊、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正悄然形成。

“绿色通道”不仅使流程更便捷,还让心灵更贴近。

例如,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的“关爱听力障碍孕产妇,手绘暖心漫画双语宣教”。该院每年分娩量约3万,其中包含一些听力障碍的孕产妇,她们无法跟医护人员有效交流,如何顺利、安全完成分娩?该院助产士手绘暖心漫画——这本《产房攻略》分为“入产房”“物品准备”“待产”“麻醉室”“导乐室”5个篇章,简洁的卡通画,加上好记的“产房三字经”,图文并茂。

该院还请来手语老师授课,梳理产房日常用语,让医护人员、助产士可用简单的核心单词及短语沟通。同时,制作关爱听障孕产妇的微电影《无声的爱》,画面左下角辟有“小窗”,如同新闻播报,邀请手语老师协助同步手语翻译,帮助特殊孕产妇了解产房、了解产程,减少焦虑、做好准备,让她们也能有良好的分娩体验。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表示,今后将不断结合大调研中发现的市民患者就医难题,持续推出更多“创新医疗服务品牌”,努力构建就诊便利、沟通有效、诊疗安全、信息共享的新时代医疗服务体系。

(原标题为《救治心梗病人,上海这个通道最快》)

    责任编辑:郑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