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徐卫民:秦都城咸阳和秦公帝王陵的发展演变

唐梦瑶 张亚伟
2019-05-10 10:04
来源:澎湃新闻

2019年5月6-7日,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徐卫民教授分别做客华中师范大学“华大古史论坛”讲座第37期和华中科技大学“国故新知”系列讲座第18期,系统地介绍了秦都城咸阳和秦公帝王陵的发展演变。

徐卫民教授在华中师范大学“华大古史论坛”现场

一 秦都城咸阳

秦人的崛起过程就是其东进的过程。在这一历史进程中,秦人的政治中心整体上不断东移,从最早的西垂,到汧邑、“汧渭之会”、雍城,再到泾阳、栎阳,最后到咸阳。咸阳作为秦的都城共有144年的历史,在中国古代都城的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徐卫民教授从整个咸阳建城史的角度考察了秦都咸阳的选址、宫殿群、规划设计理念、外郭城以及交通体系等问题。

秦都咸阳的选址

咸阳位于九嵕山之南、渭水之北,山南水北皆为阳,故名咸阳。

秦都咸阳的选址奠定了秦统一六国的地理基调。战国时秦国旧都为栎阳,当东方的魏国由对秦国的战略攻势变为战略守势,栎阳作为军事性临时都城的任务已经完成了,秦国要扩大对东方的战争,完成统一大业,只有迁都咸阳才合适。从地理位置上来说,咸阳比栎城的陆路交通、水陆交通更便利,著名的“咸阳古渡”正反映了这一情况。且咸阳地形优越,南临渭水,东依泾水,与逶迤起伏的秦岭、嵯峨、九嵕诸山遥遥相望,南北怀抱,东和北有泾水阻挡,进可攻,退可守,可谓固若金汤。

从秦惠文王开始,秦咸阳都城已经开始向南发展,并延伸到渭水以南;在秦始皇灭六国的过程中,宫殿建设更是不断向咸阳城四周外扩,使得咸阳成为一个发散性的城市,《史记·秦本纪》记载,当时在关中地区有300多个离宫别馆,秦始皇用各种道路把它们连接起来。这使得秦都咸阳与其他同一时期的都城是完全不同的风格。

秦都咸阳的宫殿群

秦都咸阳发展到北至泾水,南到终南山,整个宫殿群可分为渭北宫室和渭南宫室两大部分。

近50多年来,随着考古工作的发掘,渭水以北现在能看到的有27个建筑遗址,其中就有秦灭六国时对六国宫殿的仿建,代表着秦人对六国文化的接纳。渭水以北的咸阳地区,因为渭水的北移,导致一部分都城遗址被冲毁了,有观点认为渭水把宫殿遗址也冲掉了,但是实际上宫殿建在比较高的原上,渭水北移对此影响不大。

咸阳的渭北宫室主要有咸阳宫建筑群,项羽火烧咸阳宫后,地面建筑荡然无存,但通过地下残留的部分,依然能从建筑上看到宫殿的威严。

秦都咸阳的宫殿群

咸阳宫是秦都咸阳的主要宫殿之一,也是在秦都咸阳最早修筑的宫殿,其遗址即考古工作者发现的一、二、三号等宫殿遗址。当时为了体现宫殿的高大,通过黄土多层夯高,使得正面看似是多层建筑的结构,底层建筑和周围有回廊环绕,其特点为把各种不同用途的宫室集中到一个空间范围内,结构相当紧凑,布局高下错落,主次分明,在使用和外观上都收到较好的效果。

从一号宫殿的遗址来看,当时的宫殿功能很齐全,有干燥、采光、通风、排水等诸多功能,皇帝在大殿中可以俯视全城,其中,在一号宫殿中央发现一个直径达64厘米的柱子,这和《史记·刺客列传》中记载的荆轲刺秦王时秦王“环柱而走”可以相互印证,咸阳宫的地面为朱红色,与《三辅黄图》中的“土被朱紫”相互印证。三号宫殿最主要的考古发现是大量的壁画,这一发现填补了秦代绘画的空白,也证实了史书中关于秦汉时期建筑中壁画的记载。

值得一提的是,渭北宫室还有兰池宫等宫殿建筑。兰池宫是秦在咸阳城修建的一个自然景观,湖面可以荡舟游览,并修建了蓬莱山、鲸鱼石等景观,可谓是对秦始皇东巡求长生不老药的心理补偿。

然而,渭水之北在交通、水环境、开发程度和游赏的环境等方面都不如渭水以南优越,故咸阳在历史的演变中逐渐向南发展。

章台是秦都咸阳在渭水南岸的主要宫室建筑之一,秦国的许多重要外交活动都在这里举行,比如历史上著名的完璧归赵的故事就发生于此。过去都称之为章台宫,但从发现的封泥来看,并没有“宫”字,所以应该称为“章台”而不是“章台宫”。

至于著名的阿房宫,按照秦始皇的设想,是要以阿房宫为中心,代替渭水以北的咸阳宫,把咸阳及其周围三百里的离宫别馆用辇道、阁道连接起来,形成一个规模空前的帝都。阿房宫前殿遗址非常高大,宫城基础扎实细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最大的人工夯土台。

项羽火烧秦宫室,但实际上个别宫室幸免于完全焚毁,这些宫殿被汉代长安城所沿用。比如,汉代则在兴乐宫的基础上修建了长乐宫,在章台的基础上修建了未央宫,在甘泉宫基础上营建了桂宫。汉承秦制在秦汉都城上表现得非常突出。

秦都咸阳的规划理念

秦都咸阳横跨战国晚期和秦代,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期,咸阳的规划理念是当时意识形态的反映。咸阳都城起初是想以咸阳宫为中心建造,向渭水以南发展以后,秦始皇则意图以阿房宫为中心。咸阳成为战国时唯一一个发散式的都城,这在当时的都城建筑上是从没有的,与东方六国的都城形成了鲜明对比。

咸阳城规划设计的特点突出地表现在其“创新”、“尊严”和“博大”三个特征之上。秦咸阳却没有遵照《周礼·考工记》都城建筑规制的规定,它既不同于周的王城,也跟东方诸侯国的都城不同,这是其创新之处。而“尊严”则体现在城市的规划气质上,咸阳的发展象征皇权统治和对东方六国战争的胜利,作为专制皇帝的合理依据,把中央集权专制融合进去,成为咸阳的一大特点;这也说明了法家思想在秦都城的设计上表现得非常充分。所谓“博大”,是一个城要有广阔而坚实的基础,博大的胸怀和气质,足以表达空前大一统的声势。“创新”、“尊严”、“博大”三者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就秦都咸阳规划的整体而言,这三者是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有机统一。

秦咸阳的修建,同时也融合了法天象地、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在都城规划上,把咸阳都城和天极观念结合起来营建,是为了显示王权至上和君权神授的思想,从其整个实施过程可看出具有上下对应关系。所谓对应关系,是指都城建筑物平面各点与空中星象平面各点具有垂直的投影关系。

秦人在其都城的设计中,把冬至前后傍晚位于咸阳天顶的银河和仙后星座傍围的主要星宿与渭河横桥附近的主要宫苑的位置,安排在一条垂直线上,使天象与地面互相对应。以咸阳宫代表紫宫,以横桥代表阁道,以阿房宫代表营室,如此等等,实际上秦始皇是把自己这个人间皇帝比作了天帝。

秦都城设计中星宿与宫苑的对应关系

从整体上看,秦都咸阳的建筑布局,以渭水为纬向轴线,以咸阳宫、阿房宫为经向轴线,以两线交点横桥为中心向四周散布,形成了以咸阳宫和阿房宫为中心的都城区及向外扩展的京畿地区。

以广阔京畿地区为规划基础,又与天体规划观念巧妙相结合,这是秦咸阳改造规划结构的又一新发展。秦又修建了甬道、复道、阁道等,将咸阳城周围二百里内三百座宫观联成一个有机整体,摹拟天体星象,环卫在咸阳城外围,更加显示“天极”——咸阳宫的广阔基础,也突出了它的尊严。如果再结合以咸阳城为中心的全国水陆交通网络来观察,更令人感到这套规划结构的磅礴气势和君临天下的宏伟壮观,是秦始皇好大喜功性格的充分体现。

秦都咸阳附近的离宫别馆

秦都咸阳有没有外郭城?

秦都咸阳有无外郭城的问题在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徐卫民教授认为咸阳是无外郭城的。除了在咸阳考古的勘探发掘过程中没有发现外郭城之外,他还认为,其一,古代外郭城的目的是保卫都城安全的,“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竞相筑造城郭都是为了卫君守民,当时各国还修了长城等各种军事防御体系。与其他诸国不同的是,秦人是一支勇敢善战的民族,从秦襄公建国开始,一直把对外扩展领土作为统治者的主要任务,秦人不断向东发展,都城也不断向东迁徙,因此秦人没有筑外郭城这种防御型思维方式。

其二,秦都咸阳所在的优越的地理位置,没有必要修建外郭城,秦政治中心位于关中地区,东有函谷关、黄河天险,东南有武关,西有散关,南有秦岭,北有北部山系,形势险要,易守难攻。秦国作战,一般都把战场放在其他的诸侯国中去打,别的国家即使合作抗秦,也很难越过函谷关。另外,随着秦国的不断强大,咸阳也不断扩大,从这一点来看,修建外城郭是不可能的。还有,从秦都城的整个营建过程来看,也不可能修外郭城,秦人建都城是先修宫殿,而后再筑宫墙,雍城在秦德公时已作为都城,但到怀公时才“城雍”。至于史籍中关于秦咸阳“门”的若干记载,实际上均为秦都咸阳的宫城门或者宫门,并非外郭城城门。

另外,徐卫民教授还简要介绍了秦都咸阳的都城内交通以及咸阳在秦国交通体系中的地位,发达的交通网络,使秦都咸阳成为大秦帝国的中心。

二 秦公帝王陵

徐卫民教授认为,秦公帝王陵园也是秦都城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古代帝王在驾崩后一般都葬在都城的附近,因而在规划都城时,都要事先考虑规划陵区所在,秦也不例外。

秦公帝王陵的五大陵区

按照“秦公陵园建筑,随国都而转移”的规律,秦先后有四大陵区,即西垂陵区、平阳陵区、雍城陵区、栎阳陵区和咸阳陵区。

西垂陵区:西垂(西犬丘)位于甘肃礼县永兴乡一带,在附近的大堡子山曾发现3座墓。这几座墓屡次被盗,有许多重要文物散失海外,上海博物馆已从海外购回了4个铜鼎和两个簋,其中最大的一个鼎高47厘米,口径42.3厘米,器腹上有“秦公乍铸用鼎”。从秦公器的形制、铭文、纹饰、铸造特点及相关的史实看,这些器物应为秦襄公、文公之器。所以,礼县大堡子山两座大墓的年代应为春秋初期,墓主分别为襄公、文公。徐卫民认为秦文公及其以前的诸公均葬在西垂陵区。

平阳陵区:秦人在进入关中以后到建都雍城以前,一直沿着汧河、渭河东进,先后以汧、汧渭之会、平阳作为政治中心。1987 年曾在平阳附近的太公庙村发现了大型的青铜器如秦公钟和秦公鎛,上有大量有关秦公的铭文。这些青铜器器形硕大精美,这些器物非一般贵族可以使用,一定是宫中使用的器物,从而为寻找秦都城平阳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考古工作者已经在次发现了一个“中”字形的大墓,也为寻找平阳都城的所在地提供了十分重要线索。同时在这一带也发现了不少的秦贵族墓地,可以作为旁证。

雍城陵区:经过考古工作者的勘探,已基本确定雍城陵区位于都城以南的三畤原上。在此已发现了14个陵园、49座大墓,其中22座中字形大墓,5座甲字形大墓,分布在东西长约12公里、南北宽近3公里的范围内。三畤原南临渭河,北眺雍山,西依灵山,东接扶岐,位于周原的西部,因而土厚水深,地势平坦,是理想的秦公墓地。即使后来迁都泾阳,但宗庙仍在雍,所以死后仍葬在雍城以南,因而形成庞大的陵墓区。到了献公迁都栎阳后,才把陵墓迁至栎阳。这正符合古代陵随都移的规律。

栎阳陵区:位于秦都栎阳附近。栎阳为都34年,其间在位的只有献公和孝公,有人认为他们的陵墓在秦东陵,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秦东陵所埋葬的秦王,史书中均有记载,而献公、孝公的陵墓,史书记载根本不在东陵,而在栎阳附近。

咸阳陵区:咸阳陵区的帝王陵分布在咸阳都城的西北方和东南方,有惠文王陵、武王陵、昭襄王陵、孝文王陵、庄襄王陵、秦始皇陵。离都城最近的是惠文王和武王陵,较远的为秦始皇陵。惠文王、武王陵位于都城咸阳的西北方,在今咸阳以北的周陵中学附近,就是以前讹传的周文王陵和周武王陵。秦东陵坐落在咸阳以东的临潼县韩峪乡东部骊山西麓,南起洪庆沟,北至武家沟,总面积约24平方公里。考古工作者已对秦东陵进行了详细的勘探,在此发现了四个陵园。发现了两个“亚字形”的大墓,这按当时礼制是属于天子级别的墓葬,但从墓葬的形制及钻探出土的文物来看,这几座墓绝对是秦王的墓葬,说明战国后期秦王早已僭越礼制。这些陵墓不但规模大,而且每一个陵园都有保护陵园的壕沟,壕沟既有对自然的利用,也有人工重新开挖的。秦始皇陵即位于东陵以东的骊山北麓,陵园面积达60平方公里。

徐卫民教授在华中科技大学历史研究所“国故新知”讲座现场

秦公帝王陵发展演变的特点

秦建国563年,其间秦人奋发图强,秦国日益强大。随着国力的强大,秦公帝王陵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体现出自己的特点。

第一,延续时间长、序列清楚、规模大。

西垂陵区发现两个中字形大墓、两个陪葬坑及其一些中小型墓葬。雍城陵区内目前发现有14座大型陵园,49座大型陵墓,并发现了众多的陪葬坑。秦献公、孝公的陵墓在栎阳都城。秦惠文王至秦悼武王的陵墓在秦都咸阳的西北,随着秦国国君由“公”变为“王”,其陵墓也由墓而变为陵了。随着秦都城咸阳规模的不断扩大,都城向渭河南发展,秦王的陵墓也在都城的东南方修建,在此发现了三座亚字形大墓、几座中字形和甲字形大墓。亚字形大墓的修建反映出秦的国力已非常强大,大有代周天子而号令天下之势了。秦始皇即位以后,秦统一天下的趋势日益明显,秦始皇的陵墓规模更加扩大,其陵园位于秦东陵以东的骊山北麓,一墓独尊。此时的秦始皇陵已不称“陵”了,而改称“山”。以山的高大反映其中央集权制的威势。

第二,从墓而不坟、不封不树至高大墓冢。

春秋以前,墓葬是不封不树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坟丘墓这种能反映等级区别的墓葬便应运而生。秦公帝王的墓葬反映了这一历史进程。在秦献公之前的秦公墓均不见封土,这在大堡子山秦公墓地和雍城秦公墓地均可以看到,当时只在墓葬上筑有享堂。到秦献公及以后,秦公帝王陵上开始出现封土,且越筑越大,献公、孝公陵已成冢墓了。到了惠文王、悼武王陵时,其墓已改称陵,因为他们已不是秦公,而变成秦王了。秦始皇陵将中国的封土墓冢发展到极致。据记载,其墓高50丈,合现在115米余,迄今仍留下一高大的封土堆,是我国古代最高大的封土堆。经实测,原封土堆的底部近似方形,南北长515米,东西宽485米,现存封土南北长350米,东西宽345米,封土顶部的平台东西长24米,南北宽10.4米。

第三,实行厚葬。

古代 “事死如事生”,即生前所有及希望享有的,在死后的陵园中都有体现。秦公帝王陵自始至终贯穿着厚葬思想,礼县大堡子山秦公墓虽经无数次盗掘,仍有不少贵重物品出土,如大量的金箔片、青铜器等。雍城的秦公一号大墓,是目前发掘的春秋时期最大的墓葬,秦始皇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陵园规模更大,从秦始皇13岁即位便开始修建,动用70余万人,直到死时还未完工,共38年时间,陪葬品极为丰富,目前已在陵园内勘探出600多处陪葬坑、陪葬墓,生前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这里都可以找到。至于地宫中的情况,只要我们看一看不在地宫又不见司马迁记载的铜车马的富丽豪华程度便可见一斑。

第四,均建在山环水抱的台地上。

古代人对人死后的埋葬地是非常讲究的,要进行精心的选址。秦公帝王陵更是如此,其陵址均选在山环水抱的高台地上。礼县大堡子山秦公墓地,北邻秦岭、岷峨山,南邻西汉水,处于河边的高台地上。雍城秦公陵区位于渭水以北的凤翔塬上,北眺雍山,西依灵山,东接扶岐。这里土厚水深,是理想的秦公墓地。秦东陵位处骊山西麓的高台地上,西有灞河,北有渭河,又处在秦通楚国的武关道旁。在秦公帝王陵中地理环境最好的要算秦始皇陵了。从地理形势来看,这里南有骊山,北有渭水,地形高敞,东西各有数条河溪环绕,陵区地势宽广,气势磅礴壮观。

第五,不循规蹈矩。

秦人奉行实用主义,且好大喜功,不循规蹈矩的事实很多,因此秦公帝王陵中也不断地出现超越礼制的事。首先是陵墓修的很大。秦公1号墓规模事实上已超越当时秦的国力水平,更是其他诸侯国望尘莫及的,其采用了当时周天子墓才能使用的“黄肠题凑”,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时代最早的黄肠题凑墓。到秦东陵时,竟然有三座墓葬同周天子的墓葬级别一样,也为亚字形墓。秦始皇更是不过之而无不及,建造了超过周天子“亚”字形墓的超“亚”字形墓,已经不是四条墓道,光东边就有五条墓道。这充分说明陵墓礼制对于秦公帝王早无任何约束力。

第六,从人殉到用陶俑殉葬。

秦人殉制度是比较严重的,在大堡子山秦公墓地中就有不少殉人,凤翔秦公1号大墓中发现的殉葬者达180余人。到秦献公时明令“止从死”,“俑”便应运而生,最初是用木头或其它质料仿制的人形;到秦始皇时,将俑发展到极致,用近8000个陶俑、陶马来殉葬,且完全写实,与真人真马一样大。目前在秦始皇陵发现的陪葬陶俑、陶马中,除了军事性质的,还有生活性质的如养马的跪坐俑、圉人俑。当然,秦始皇陵墓中还有不少人被殉葬,其中有两类人,一是后宫中的妃子,当为殉葬,二是工匠,估计是防止泄露墓中的秘密。从秦始皇陵的殉葬情况来看,既有显示社会发展的一面,又有沿袭旧习的一面,我们在发现的秦陵陪葬坑中既能看到陶制的马,也能看到当时的活马被埋葬。

秦公帝王陵对后代帝陵的影响

秦陵墓制度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陵寝制度、陵邑制度、陪葬制度上。

中国古代帝王陵寝制度自秦始,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西汉帝陵的寝殿,在初期也像秦始皇陵那样建在墓的北面,到汉景帝阳陵时,寝殿才由陵园内移到陵园外,并建成以寝殿为中心包括便殿在内的寝园。

陵邑制度开始于秦始皇陵时。为了加强对修陵的管理工作,秦始皇十五年,始置丽邑。这一作法被汉代帝陵所继承,汉代在咸阳塬上建置了五陵邑。西汉陵邑的目的除了秦始皇陵邑供奉陵墓一样以外,还有强干弱枝、维护中央集权制的作用。目前考古工作者正在对西汉阳陵邑进行发掘,其规模十分宏大。

另外,环陵园城垣,筑覆斗形封土,众多的陪葬坑、陪葬墓等都被后代有所延续。汉唐宋等王朝的帝陵陵园布局结构,不论在基本组成单位以及这些单位的构筑形制方面,还是在总体格局上,都表现出与秦始皇陵的一致性或相似性,这也充分说明秦始皇陵对后代帝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两次讲座分别由华中科技大学夏增民、华中师范大学叶秋菊主持,华中师范大学赵国华、黄尚明、尤学工、冯玉荣等教授,武汉大学城市规划学院赵冰教授及其科研团队,中南民族大学工商学院客座教授王建设等以及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大学等校总计近百名的同学也参加了讲座并参与了讨论。

(文稿经主讲人审阅,华中科技大学夏增民教授审校,本文图片均由占勇光拍摄。)

    责任编辑:饶佳荣
    校对:丁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