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秀:时空和建构互成的本体秩序

2019-05-03 11:30
北京

建筑师祝晓峰

山水秀建筑事务所2004年创办于中国上海,其建筑实践以适应身心、自然和社会的需求为出发点,寻求空间与时间的相生相融,寻求这三者之间建立平衡而充满生机的关联。山水秀是一次回归建筑本源的设计实践,是对建筑演化的三个途径,即身心、本体、交互的一种回应。本期我们以“庭院聚落”、“自由单元”和“家的延伸”为划分单元,带您领略山水秀12个作品的设计风貌。

庭院聚落

‖  何在乎实:胜利街居委会和老年人日托站

胜利街地处上海青浦朱家角古镇的东南一隅,这里远离北部喧闹的旅游区,为古镇原住民提供了一片安宁之地,静悠之居。新建的街道居委会和老年人日托站位于两条小河的交汇处,为当地居民提供社区服务。

由于基地在历史风貌保护区内,规划部门要求建筑的尺度和风格与周边的传统建筑保持一致。顺应这一条件,设计尝试用江南民居最简朴的木结构系统和构造做法作为基本的建筑语言,循着功能和动线编织出一组院落建筑。建筑师着迷于穿针引线的布局、晦明变化的庭院空间、以及同邻里老屋的直接对话,而无意也无需再追逐新鲜的建筑样式。建筑形制的单一并不妨碍空间在形和意上的变化万千,新既出于虚,又何在乎实耶?

‖  物心相映:朱家角人文艺术馆

人文艺术馆位于上海朱家角水乡古镇入口处,东邻两棵470年树龄的古银杏。建筑师希望在这里营造一种根植于朱家角的艺术参观体验,建筑成为这一体验的独特载体。

在空间组织中,位于建筑中心的室内中庭是动线的核心。在首层,环绕式的集中展厅从中庭引入自然光;在二层,展室分散在几间小屋中,籍由中庭外圈的环廊联系在一起,展厅之间则形成了气氛各异的庭院,收纳着周围的风景,为多样化的活动提供了场所。这种室内外配对的院落空间参照了古镇的空间肌理,使参观者游走于艺术作品和古镇的真实风景之间,体会物心相映的情境。在二楼东侧的小院,一泓清水映照出老银杏的倒影,完成了一次借景式的收藏。

‖  感知关联:格楼书屋

江景开阔,密树环绕,格楼书屋坐落于于上海黄浦江西岸的徐汇滨江公园,与开放的自然相拥。

从宽大的滨江步道,或是从幽深的铁轨花径漫步至阁楼,漂浮在树林中的若干高低错落的平台映入视野。一部曲折的楼梯把这些平台联系起来,把人带进一个个方位各异、大小不一的空间。在任何一个角落坐下,周围的树林和格架上的书籍都是触手可及的景物……居一隅而窥全豹,“格楼”再现了这种林中的空间体验,使抽象与具象在连续的尺度中得以共生。

虽然建筑内部空间是完全贯通的,但却藉由错落的平台和格架墙形成了不同气氛的室内空间。入口的通高空间成为门厅,四步之上的第一平台是空间动线的枢纽,连接门厅、楼梯、首层的室外平台;沿楼梯拾级而上,依次错层的三块平台提供了相对内向的空间,使人能够静心阅读。在书屋里,书架既是支撑结构,也是划分空间的墙,在室内可指引路线空间,也能把人的视线导向室外风景。通透的幕墙玻璃和格架墙模糊了平台之间和室内外的空间层次,让人感受到空间的丰富。格楼书屋在人与环境之间建立起尺度和知觉上的积极关联,而这种能够引发生活体验的关联正是建筑内在精神的起点。

‖  两种回应:浦东新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和群众艺术馆

青少年活动中心和群众艺术馆的建筑基地位于浦东新区文化街坊中部。建筑设计综合了两个出发点概念:一是外部城市空间,二是内部使用体验。

设计采用了一种多层交互的平台系统,平台上自由分布着各种规模的盒体,包括剧场、展厅、艺术、文化、科技和体育活动室、以及大堂、咖啡厅、餐厅、庭院等服务空间。这些平台构成了两个套接的回字结构,西侧的回字向南对接地铁广场,主要容纳千人剧场和群艺馆;东侧的回字为绿地环绕,主要容纳青少年活动。平台间的重叠和连接激发了不同区域和功能之间的交流互动。其中,花园平台跨越河流,联系了严茂塘东西侧的两个大堂,成为公共动线的主干;青少年活动中心和群艺馆的平台则在二至四层的范围内纵横交错,提供了许多室内和室外的共享空间。这一设计使建筑的底层得以释放,在图书馆和规划馆之间形成了开放畅通的户外场所,成为整个文化街坊步行网络的中枢。

大而整的平台回应城市的尺度,小而散的盒体回应身心的尺度,两者的结合不仅为建筑内部的活动提供了怡人的空间,也通过与环境的交融使建筑成为城市生活的公共舞台。

 ◇

自由单元

‖  原型实验:金陶村村民活动室

金陶村是嘉定马陆大裕村里的自然村之一,小河环绕、绿竹漪漪。村子由挨在一起的金村和陶村组成,村民活动室的选址在两村的连接处。六片放射状的墙体划分出六个空间,其中三个空间容纳了活动室、茶室和一个面向谷场的小舞台;另外三个半室外空间则分别面向三幅风景:西北方向的水泥路桥、西南方向的河口、以及东南方向的石板小桥,这些面向各异的空间成为村民休息纳凉和聊天聚会的场所。六个空间的当中围着一个天井,它是空间聚集的中心,六片屋顶也遵从了传统内院的理制,形成了“六水归堂”的天井,承担屋面雨水的收集工作。

六个空间室内外属性的差异得到了淡化,用木窗隔墙分出的房间也许在将来会根据使用的需要而变动位置、增加或者取消。于是这六个空间的整体变成了一个弹性的空间结构。这座活动室的建构嫁接了地域性的建造方式,但它的空间结构却可以被抽象出来,成为一种类似原型(prototype)的实验。

‖  庭院记忆: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双语幼儿园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双语幼儿园坐落在上海11号线安亭站南边的一片新社区中,是率先建造的公共建筑之一。顺应场地西侧的斜向边界,建筑群的平面布局被规划成“W”形,加上自南向北的退台,可以最大限度地获得西、南、东三个方向的日光。六边形单元体绝佳地适应了这一群体形态,其内部和外部空间更有活力和凝聚感,也能够消解传统四合院中正交轴线所产生的压力。最终形成的有三边等长的不规则六边形,能够根据日照和功能的需要灵活组合。老师、孩子们沿着六边形的曲折廊道行走,穿梭过院落的花花草草,抵达知识的大门。每一层每一间的教室都与室外的分班活动场地直接相连,两个班级分享一个活动庭院。从自己的庭院开始,孩子们可以去往图书馆、美术室、食堂等以及其他班级的庭院。

各种尺度的室内空间和庭院空间串联在路径上,使孩子们的每一次“外出”都能够通过庭院获得更多与“自然”和“社会”接触的机会。现代都市里的儿童有了一个庭院的幼儿园,让他们留下关于庭院生活的情感和记忆,并且庭院可以帮助他们认识自然、认识社会、塑造自我。

‖  时空交汇:华鑫展示中心

华鑫办公集群位于上海桂林路西,由四座独立的悬浮体串联而成。四个单体围合成通高的室内中庭,透过四周悬挂的全透明玻璃以及顶部的天窗,引入外部的风景和自然光,使空间内外交融。

沿着中庭内的折梯抵达二层,会进入一种崭新的空间秩序。四个悬浮体的悬挑结构由钢桁架实现,它们在水平方向上以Y或L形的姿态在大树之间自由伸展。由波纹扭拉铝条构成的半透“粉墙”,以若隐若现的方式呈现了桁架的结构,并成为一系列室内外空间的容器和间隔。穿行于这些半透墙体内外,小屋、小院、小桥,以及它们所接引的不同风景,将在漫步的路径上交替出现。大树的枝叶在建筑内外自由穿越,成为触手可及的亲密伙伴。

在这里,建筑的结构、材质,和大树的枝干、树叶交织在一起,一起营造出一个个纯净的室内外空间。这些空间(屋和院)在时间(路径)的组织下,共同实现了时空交汇的环境体验。这是一件由建筑和自然共力完成的杰作。未来建筑的根本目的,是帮助人与自然、社会建立平衡而又充满生机的关联。

‖  重构风景:连云港大沙湾海滨浴场

大沙湾海滨浴场位于连岛东西两山之间的山凹处,前临沙滩,背靠山坡,面朝大海。随着连港的旅游业蓬勃发展,原有的小型设施已不堪重荷,需要为不断增加的客流量设计一座新的海滨建筑。

建筑师从海浪的形态关系中获取灵感,将一个简单的退台式剖面演化成自由奔放的海边巨构。

每一道海浪其实都拥有自己的个性,前后的波浪之间有着相互交织的关系,它们相互推挤、追赶、重叠、交错,享受着游戏伙伴一般的、动态的乐趣。建筑师最终找了“Y”的形式语言,退台剖面中的三个“Y”自由搭接,形成了连续交错的动线和多样化的户外开放空间,各种海边设施由此摆脱了“属于某层”的枷锁,获得了与海浪间相仿的“玩伴”关系。

这座建筑的空间活力能够激发你进行漫步的欲望——即便你并不明确地知道想去哪里。漫步长廊,或平眺大海,或逗留发呆,人的心性和人之间的交往变得活跃起来。自由交织的空间形态能够在自然界的尺度上与山海对话,当人对建筑的使用体验融进对风景的体验,建筑也必将反过来重构原有的风景,改变人看风景的方式、情境和态度。 

  ◇

家的延伸

‖  模糊聚落:云锦路活动之家

山水秀建筑事务所为由上海龙华机场改造而成的跑道公园设计了一系列为其服务的小建筑,云锦路活动之家是这个系列里比较集中的一处聚落,由咖啡小屋、社区之家、法南餐厅共三座建筑组成。

设计沿东西方向布置间距和长短不一的混凝土墙,既是空间分隔和竖向结构的土墙支撑着用倾斜钢桁架构成的折板屋顶体系。这些高低起伏的屋顶沿纵向延伸,隐喻了跑道上的起飞动作,并籍此获得了与历史的关联。屋顶覆盖了与跑道垂直的内部空间,它们延绵联通,又在各自屋顶和隔墙的界定下获得了相对的独立,仿佛一个个聚集在一起的家。这种模糊的聚落空间关系介于开放和封闭之间,为未来的使用提供了更多的自由和可能。

三座建筑都由这一结构体系生成,墙体间距、屋顶宽度和高度的变化提供了不同尺度的空间,折板交错形成的高窗引入日光,给这些空间增添了不同明暗的氛围。咖啡小屋在地铁口开放的灰空间、社区之家不同区域之间的庭院、以及法南餐厅的下沉屋和小阁楼都反映了这一体系的适应性和空间潜力。

‖  开放凝聚:东原千浔社区中心

东原千浔社区位于苏州市相城区,与两条城市道路相邻。设计用上下交错叠放的剪力墙来生成空间,其结构顾问称之为“叠墙深梁”体系。整层的结构墙通过上下交叠,在满足结构对垂直荷载和水平刚度需求的同时,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空间秩序:墙体是围合性的,可以划分出不同的空间,空洞则是开放的,可以联通不同的空间——试图让这种秩序的双重潜力可以实现这座社区的凝聚与开放共存。

交替出现的实墙和洞口让建筑与自然在相互的界定中融会贯通,形成了一个可以相互渗透的庭院聚落。各种社区活动和步行动线通过庭院的划分各得其所,也通过庭院之间的空间流动被联系在了一起。建构与空间是建筑师最可仰赖的建筑本体。在回应来自自然、社会和人之需求的过程中,建筑师希望运用建筑本体的力量探索新的建筑秩序,在期待营造社区公共生活空间的同时,为整个场所带来光阴的流转。

‖ 不系之舟:深潜赛艇俱乐部

深潜赛艇俱乐部在上海世纪公园落成,以满足青少年学员培训需要。赛艇运动员是背对前进方向划桨的,出于对安全和弯道变速的考量,俱乐部设在河道弯折处一个附带小港湾的地点,便于双向出发和抵达。水中的活动室是一座类似“不系之舟”的水榭,在空间上与四周内外流通,但又通过其水中的方位以及比河岸略低的标高,赋予它一种特殊的场所感。

码头、艇库、更衣室、活动室是俱乐部需要的四个独立场所,一组便捷并且合乎逻辑的动线把它们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从公园道路旁顺着一条小径进入杉林,在接近俱乐部入口时会遇到一个分叉,穿往左边林间是运送赛艇的通道,向右则可穿过杉林,抵达入口处由更衣室、木板墙和一株大柳树围合而成的半开放庭院。左边的路径在杉林里再次分散到各条艇库,而后又在岸边再次聚拢,通过坡道抵达码头;右边的路径进入室内,成为更衣室和活动室之间的通道,然后再穿出至室外岸边,通过小梯抵达码头;至此,两条路径又在岸边和码头得以汇合。

这座俱乐部有望不仅能助力青少年赛艇运动的推广和发展,还能够通过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友好相处,潜移默化地影响青少年的生态观念。

走进庭院聚落,感知人与环境的关联;步入自由空间,重构看景的视野;沿路家之延伸,拥抱灵动的开放与凝聚。“真正关心身心的建筑,才能自然而然地把技术整合在本体中。”山水秀通过实际的设计建构,在技术不断革新的时代浪潮下作出了自己的回答,这是一种对自然、对人文精神的坚守。建筑作为人的一种延伸物,“能够在身心、本体和交互之间保持平衡,才是更美的境界。”

本文图片由山水秀建筑事务所提供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