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档案对话祝晓峰 | 作为人造物的建筑

2019-05-02 18:08
北京

以文字纪实,以对话启发。

这里是《建筑档案》对话现场!

哈佛大学建筑学硕士

深圳大学建筑学学士

上海同济大学客座教授

山水秀建筑事务所创始人

祝晓峰

根据近年的思考,我现在从建筑的演化的三个途径去看待建筑。从宏观一点的角度,也就是从人造物这个角度来看,建筑是人的延伸,衣服是人造物,手机也是人造物,这些都是人造物。人造物,也就是人所延伸出来的东西,它们都有一些共性,建筑也不例外,当然建筑也有自己作为延伸物的一些特性。简单来说,建筑演化的这三个途径,一个是身心,一个是本体,还有交互。这样看待建筑以后就会比较淡定,因为不管有什么新的东西进来,我都可以放在这三件事里面去观察,也可以通过这三件事情的关系去探索新来的事情发展的道路。

身心、本体、交互:建筑演化的三个途径

身心非常容易理解,就是说我要盖房子,是我想盖才去盖,因为我不盖房子,我就只能睡在外面了。人盖房子,就跟人要发明衣服是一个道理,所以身心的需求永远是一个基本的动力。

第一次进入工业革命的时候,一个是有了新的建造技术,另外一个是大家都要聚集在城市居住,因为生产关系改变了,生活方式也改变了,大家愿意住在这样的房子里,也就是身心需求改变了。20世纪主流的建造活动都是这两件事情推动的,建筑的本体也因此受到了影响,危机也随之而来。

1997祝晓峰在深圳大学教学

到了五十年代、六十年代,那时候的建筑技术一直到现在其实没有太大的进步,比如结构的原型大家已经挖掘出来了,我们在地球上也不可能永远发明新的体系,因为在地球的重力作用下,总归是要把这种力量传回地球的。所以20世纪下半叶在技术没有一个颠覆性进步的情况下,建筑只能玩自己了。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玩语言都是玩本体,但是他们玩的时候可能就忽略了身心的需求,所以都命不长,虽然红极一时,也就是十几二十年,它们就千帆过尽,退出了历史舞台。

我在观察这些的时候,发现如果这里面的某些探索是在努力跟人的身心需求结合的,就有可能留下有价值的东西,反之就很可能不过是过眼云烟,只是一些形式的东西。所以有些建筑的形式可以无比的丰富,无比的绚丽多彩,但很快就会凋零。我开始提醒自己一定要以关心身心为目的,然后自然而然地呈现出本体的改变。

1997年祝晓峰在深圳大学任教

建筑自己发展起来有这么大一套系统,这么辉煌的历史,这就是它本体的东西。它有自己的一套规律了,不是我每次要造一个房子,都要想想我身心需要什么,然后去创造一个完全没出现过的建筑。不是这样的,因为人会学习,所以以前的一代一代的建筑学习下来,前人已经这样造房子了,我只是在基础上变化一点,这就是建筑本体的东西。

还有一个推动建筑演进的东西——交互,就是别的人造物,别的其它的所有的系统,这里面包罗万象,包括经济、文化、技术所有这些。交互从外部推动或限制建筑的发展。对于建筑演化的进程来说,身心是基点,本体是内核,交互是外力。三者各循其道,又相互作用,在不同时代各有侧重,共同推动了建筑的演化。通过建筑演化的机制模型,我们能够更加整体地看待建筑过往的历史,更加理智地看待建筑在当代面临的危局和机遇。

建筑演化的三个基本途径:身心、本体、交互

作为人造物的建筑

▎人造物之“人”

人可以延伸各种东西,这是我们作为智人跟其他物种的区别。虽然其他物种也有一点,比如说蚂蚁筑了窝,蜜蜂建了自己的巢,但都不足以一代一代地完善它。它们的完善是物竞天择,人跟它们的区别是,人会主动地去完善自己的延伸物,比如说手机一代一代出新的。

但人在延伸的过程中也会遗忘本源,比如说我们取暖的方式已经跟古代不一样了,我们现在已经不会生火了。我们的祖先曾经会生火,我们现在忘了生火的技能,是因为我们已经不需要依靠生火来取暖和加热食物,而是靠其它技术来满足这些需要,这就是延伸的迭代性。所以人的需求是每一代人根据他自己的生活需求、生活环境而定的。

川扬学社_2016 更改

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除了这些基本身体技能的丢失,还有技术社会中身体跟精神的分裂。其实,即便是单纯的生存也包含心灵的反应;并不是说人要先满足身体需求,然后才有心灵的愿望,身心本是一体的。比如说现在建筑当中经常做一些相对来说既独立又连在一起的聚落,像我们做的格楼书屋、云锦路跑道公园的房子还有现在准备开始盖的川杨学社,其实都在探讨未来在建筑内部的人的个体行为和聚集的关系。

▎人造物之“造”

一个房子最重要的是什么?当然是为了用,这还是回到老子所说的,就是我们要用这个房子,所有的一切包括它的形象为什么要吸引人?包括里面的空间为什么要恰当?都是为了让人能够更好地去使用。人类延伸出任何东西,其实是在把自己的身体再延伸出去,衣服就是我们皮肤的延伸。

我们造任何东西就已经是一种很自私的行为,造建筑就要耗费很多资源,如果再不好好地用它,那不就是一种超级的浪费?除了能好好地用,如果再能让它和环境和谐相处,当然是更好的境界了。

1998祝晓峰在Harvard Carpenter Center上雕塑课

▎从人造物到延伸物

“延伸”这一进化概念来自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Edward T. Hall)1957年的著作《无声的语言》。1962年现代传播学的奠基人之一马歇尔· 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 在《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一书中借用霍尔的“延伸”概念来描述人类在进化过程中所有的衍生和创造活动。随后,霍尔在1976年的名著《超越文化》中丰富并深化了“延伸”的概念,并将之理论化,建立了延伸机制、延伸迁移等概念。他指出,研究人就是研究其延伸。

建筑是一种古老的延伸物,它是人类继工具、衣服之后创造的早期延伸物之一。在不断的演化中,建筑的延伸系统形成了自身的历史,并产生了一套供人学习继承的实践、知识和理论体系,如建造工艺、建筑规范和建筑史。研究建筑,就是研究其延伸。

1998年雕塑作业

人一直在延伸当中,在延伸的活动当中,人类有两个东西可能需要不停地提醒自己,一个在理论里叫延伸迁移,在延伸的过程中会忘掉本源或者上一代的延伸物或者延伸逻辑。建筑也是这样,现代建筑运动开头就是工程师在推动建筑发展,因为建筑师和业主习惯的还是古典的建筑语言,西方系统的柱式这些东西已经替代建筑的本源成为一种金科玉律。这就是一种延伸迁移,这个东西替代了建筑的本源,成为你所认为的建筑本质。

后来现代主义出来要把这些传统打破,要回到建筑本质,可是现代主义到了战后拼命建造的时候,又成为一种新的惯性。这就形成了一种新的僵化,在延伸活动中出现了新的东西,就容易把以前的忘了,只记得现在的形式抓在手里,这是20世纪的教训,在21世纪也会特别容易犯的一种错误。

浦东青少年活动中心及群众艺术馆模型

其实,任何一种延伸物的演化途径其实都是刚才所说的身心、本体和交互。比如说手机来自技术对身心需求的介入,它不但反过来影响我们的身心,也有自己的规律,它可能慢慢地变成卷的或是植入我们的手掌里,但它还是有自己本体的存在。还有手机也要受到技术发展的影响,也就是交互的影响,手机之外的延伸物对它的影响。所以研究任何一个人类的延伸活动,我觉得都可以从这三个方向着手。而我觉得人类可能经常犯的错误,就是当把一个东西继续往下推进的时候,被其中一个方向所支配,而忽略了其它两个方向,从而导致非常大的伤害和危机。

建筑演化的三个基本途径

靠近人群的建筑师

未来家庭的数量会减少,个体会越来越多,所需要的居住单元非常小,但人群居的社交生活还是会存在的。所以以后我们可能会有两个极端,一个是极端个人的空间,极端的自我,这个空间里能够满足除了跟人见面之外的所有愿望;另外一个就是meet。各种各样见面的理由是一种体验,是一种人与人之间身心关系的建立,这个仍然是需要的,这也是人这个物种能够持续下去的一个重要原因。

另外一点是,个体空间和群体空间,我觉得会越来越模糊化,空间定义以后的走向越来越多元,没有什是么固定的,这个地方永远是吃饭,或这个地方永远是看戏,这地方永远是个菜市场,而是一个多元的、交融的、会改变的地方。我们现在设计的一些作品就在努力尝试这样的空间,试图让建筑本体来提供这种可能。比如一个大的空间又可以被区分成几个小的聚落,你在这个小的聚落里可以做一个相对私密的、固定的事情,但同时你的视野、你的行为、你的思想都可以游离到其他的空间去。

 东原千浔社区中心手稿

我相信人是需要群体交流的,如果人在建筑里的体验不够好,很有可能是设计的责任,反之如果我们能够设计更好的体验,让人在空间里面能够更方便、更舒服地交流,甚至能够更好地欣赏大自然,那样的话对人类来说就是一个积极的鼓励,那么建筑就实现了责任或展现了力量。我们希望设计能够吸引大家来交流的公共建筑。

建筑学的惯性

建筑学的惯性非常大。所谓的惯性,就是你习惯住在这个屋子里,整个的建造体系,为什么桌子椅子都是方的,可能因为易于运输,我为什么非要去做出一个异形的东西来,它对我的好处是什么?所以,如果这些东西、这些观念要变革的话,还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因为建筑不可能走在一个学科的最前沿,或者是人类延伸活动的最前沿,它只能是滞后的,它只能是不断地吸收,外面改变,经过大家的证明之后,才能缓慢地向前推动。

在这么多作品中,我肯定也有自己的设计惯性。跟人群、土地连接的有一些绕不开的点,比如说庭院。在温带地区、热带地区,庭院可能是一个空间传统,它可以给我们带来非常多的安宁的小环境,能够解决很多气候问题,以及身心的问题,所以可能在很多设计里面,有时候设计的体系都建立好了。我可能还是有这种惯性,忍不住地想,这里面是不是该放一个庭院?

朱家角人文艺术馆水庭草图

现在觉得对自己不满足、对建筑的体系不满意的地方,就是觉得建筑技术太落后了。现代建筑虽然才发展了100年,但在体系上已经成为支配性的存在,最强大的不是风格,而是整个技术理性的建筑行业。实际上,大家都没有意识到上个世纪建立的这套建筑行业所有技术分工和规范是一个最大的惯性。现在的建筑师是在花大量的时间去整合这些分工系统,或是怎么把这些系统隐藏起来,怎么去在美学上消化它。我觉得回头看这件事挺悲催的,多少精力都花在这里面。

2019未知城市展作品 云集城市

我一直在想,人类未来的技术能不能真正成为智慧的,能够真正解放建筑的分工体系这件事,也就是建筑重新回归单纯的材料本体,而所有的机能都是内置的、高度整合的。从这个角度看,我觉得建筑的路还很长,这就是为什么我用“落后”这个词,我觉得建筑不够聪明。技术理性的建筑,要重新回到简单,最后出来的东西是简单的,而不是越来越复杂化,技术如果要发展的话,应该是往这个方向发展。

本文图片由山水秀建筑事务所提供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