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店牌店招会让人看不顺眼?上海大调研找到了原因

上海大调研
2019-04-25 09:58

“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的个性和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

——芬兰设计师萨里宁说

近期,一些与城市风貌明显冲突的沿街店招店牌引发热议。

大调研期间,针对网友热议的 “千店一面”问题,市绿化市容局通过实地查看、调研座谈等形式,深入查找分析店招店牌方面存在的问题:

商户参与度低

除了自身审美水平不足、不熟悉相关专业知识因素外,调研还发现,部分商户在沿街店招形式、风格等方面的设置过程中,严重“缺位”,导致许多店招从规划设计到施工,都由施工单位“一言堂”、以施工代替设计。

价格越低越好

座谈中,基层市容管理部门负责人反映:许多商户并不在乎店招的美观大方,他们觉得只要不违反相关规定,越便宜越好。而对于这些商户所在的街道而言,这些商户的低成本店招店牌,有时候会对整个街区的风貌造成不小“冲击”。

老旧建筑“先天条件”不足

不少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老旧建筑外立面严重不平整、承重性能差,且有许多空调外机、水管等设施设备暴露在外,在没有主体愿意承担外立面整修责任的前提下,店招只有采用箱体式等形式去“罩”住外立面这样的权宜之计,纯属无奈之举。

如何引导户外店招“安全、有序、美观、个性”健康、持续发展?市绿化市容局正在积极推进解决之道——上海的店牌店招,有望逐步形成“多元自治”的模式,并由立法来规范。

如何让店招有序又有个性?

加快标准制定

加快推进户外店招店牌立法工作,进一步明确主体责任,设置规则,强调设计、施工、日常管理、安全监督的全流程管理,更加关注风貌保护区、重点区域等处的店招店牌,避免“千店一面”、“千篇一律”。《上海市户外招牌管理办法》最快有望在今年底出台。

将进一步明确店牌店招的主体责任、设置规则、安全保障、品质要求,并在审批手续上有所改变。相关部门负责人透露,今后或将对店招店牌采用“分类审批”的方式,比如对采用钢结构的店招店牌要求更严格,而简易、轻型、没有钢结构、符合“小巧轻”要求的店招店牌,则当场可发行政许可。

出台政策扶持

实施新方案时给予补贴,商户本应承担的店招设置成本以外,如果要按照街镇要求进一步提升店招水准,那么提升的这部分成本,由街镇承担一些。目前,松江区正在试点,在拆除问题户外招牌后,对符合条件的商户,在其实施新设方案的时候,给予一定的补贴。

让商户“喊”出心声

在保障安全第一的前提条件下,设计过程强化多元参与,各级政府部门、专业设计队伍和商户共同参与招牌的设计,鼓励商家和企业结合建筑特点、区域特色和业态特点,进行整体的设计,让商户充分发出自己的声音。

比如,徐汇区虹梅路街道,该街道在提升改造店招店牌前,针对要素做一个设计导则,请这条路上的商户充分参与讨论。

导则确定后,由商户各自在框架内设计自己心仪的店招,再汇总到街镇进行统筹调整,反馈给商户。

最后,商户将拿着自己充分参与过的店招方案申请审批并实施。

整个过程中,街镇还考虑到了“基础薄弱”的商户,开辟专业的指导渠道,向这些商户发放店招设计指南等图文材料。

又如,南昌路在进行社区景观营造,起草制定了《南昌路店招店牌导则》,其中一个考虑,就是希望为店招店牌的设计提供一些美学参考,希望为店铺店招的设计提供一些美学参考,帮助他们“画”出自己心目中的美丽店招。

(原标题为《调研告诉你,为什么有些店牌店招就是让人看不顺眼?》)

    责任编辑:郑浩
    校对:张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