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中国航天日竟来源于它……

2019-04-24 11:20
北京

编者按:今天是我国第四届“中国航天日”。为了纪念中国航天事业成就,发扬中国航天精神,2016年,国务院批复同意自当年起,将每年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为什么定在这一天?这得追溯到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的日子——1970年4月24日。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聆听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九、十、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发轫的讲述,回到那激动人心的时刻……

毛主席说:“要搞就搞个大的”

1957 年10 月4 日,苏联把人类第一颗卫星送上了天,轰动了整个世界。毛主席在1958 年八届六中全会上说:“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要搞就搞个大的。”发射卫星要靠运载火箭,于是,“两弹结合”成功之后,我就参加了运载火箭长征一号的研制工作。

当时,卫星的研发工作由中国科学院负责。中国科学院主管国防尖端科研任务的新技术局把人造卫星研制任务列为1958 年科学研究发展规划的第一项重点任务,简称“581”任务。当时在“争上游”的形势下,人们对发射人造卫星热情很高,想得也较简单。中国的卫星怎么起步, 谁心里也没有个数。

在这关键的时刻,邓小平同志分析了国内经济、科技形势,实事求是地按照科学规律,对卫星发射战略作了精辟的分析。1959 年1 月16 日,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张劲夫传达了邓小平同志关于现在放卫星与国力不相称、要调整空间技术研究任务的指示。

实践证明,邓小平同志把握住了中国卫星的发展航向, 是从实际出发、符合国情的。因为国家经济、技术力量有限,为了国防的急需,只能优先保证导弹、原子能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重点开展人造卫星单项技术的研究,创造必需的研究试验条件,就能为空间技术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一旦条件成熟, 就可以在短时期内研制和发射我国的人造卫星。

毛主席在上海参观探空火箭

毛主席一直关注着我国卫星研究和试验条件准备工作的进展。1960 年5 月28 日晚,毛主席在一些领导同志的陪同下来到上海新技术展览会。他躬身仔细察看了T-7M 探空火箭。得知飞行高度为8 公里时,他兴奋地说:“ 8 公里也了不起呀!” 又说:“应该是8 公里、20 公里、200 公里搞上去。”毛主席还鼓励大家一步一步地把探空火箭搞上去, 为发射中国的卫星作准备。

“航天十八勇士”

1964 年,我国首枚导弹和原子弹相继试验成功, 国家也度过了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国民经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工作任务已经完成,于是,加速我国空间技术发展的问题开始提上议事日程。中国科学院的赵九章上书中央,建议加速我国空间技术的发展。聂荣臻副总理非常重视这些建议,并批示有关部门组织落实,这就是“651”任务。

1965 年初,聂荣臻副总理根据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情况, 特别是当时我国在运载火箭技术上有所突破的条件下,指出:“人造卫星只要力量有可能,就要积极去搞。”中国科学院受国防科委委托,组织编写了《关于发展我国人造卫星工作的规划方案建议》,同年5 月,周恩来总理主持的中央专委第十二次会议, 批准了这一规划。这一规划为我国空间技术发展奠定了基础。

1968 年2 月,中央根据聂荣臻副总理提出的国防科技体制调整方案,以及毛主席“1025”对此方案的批示,成立了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新技术局下属的研制卫星的队伍被调到这里,专门负责研制卫星、飞船。钱学森任第一任院长。

钱学森认为,研制卫星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要有总体设计部。钱学森亲自点名孙家栋来组建这个单位,孙家栋按照专业配套,选了18 个人到了总体部。其中有搞总体的、搞总装的、搞测试的、搞能源的、搞控制的,连搞调度的、搞资料的都包括了,我也有幸成为其中之一。这就是“航天十八勇士”。

“上得去,抓得着、看得见、听得到”

中国第一颗卫星到底应该是什么样?这个难题落到了孙家栋的头上。科学家每个人都有一个课题,都希望把自己的成果用在中国第一颗卫星上。但是每个人的课题进展不一样,卫星研制进度很紧张,重量又受限制。

孙家栋根据当时中央对卫星的要求——“上得去、抓得着、看得见、听得到”来作出决策, 凡是跟这几项要求有关的技术,即使来不及也必须抓紧研制;无关的技术一律不采用,即使以后有用, 这个时候也不采用。比如,太阳能电池很先进,但来不及研制成功,又不影响这几项要求的实现,就未被采用,而是采用了已有的化学蓄电池。

为了做到“看得见”,我们专门请教了天文学家,夜间从地面上能不能用肉眼看见一千多公里外的太空中直径为一米的物体,天文学家说看不见。我们就想办法,在末级火箭上加了个观测裙,表面上加上反光的涂层,发射的时候是收起来的,入轨以后因为旋转展开,形成直径为十米的发光物体, 肉眼在地面就能看得见了。5 月1 日晚上,毛主席亲眼看到了这颗卫星。

至于“听得到”,因条件所限, 以当年的水平,星上的功率、地面接收机的灵敏度的限制,靠普通的收音机、靠耳朵是听不见乐曲的。所以,地面站接收了卫星信号再通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转播出去,全国人民才在收音机里听到了《东方红》乐曲。

人们通过收音机收听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回的《东方红》

至于为什么要“抓得着”,因为要准备预报什么时候到哪个国家首都了,要让全世界人民都看得见,都来感受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大。什么时候经过天安门城楼上空,也得预报准确才行,这样毛主席在天安门也能看见了。

根据搞导弹的经验,为了保证飞行试验成功, 必须作充分的地面试验。但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和总体部刚刚成立,条件还很差,为试验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

当年的发射场条件极其艰苦

比如,卫星天线在发射的时候是收起来的,到天上以后,要靠旋转把天线甩出来,这就必须要在地面作大量的模拟试验。没有场地,我们就到了中国科学院力学所的一个仓库去作试验。试验的时候,天线甩出来很危险,有伤人的可能。当时没有条件配置安全防护设备,年长者拿仓库里包装箱的盖子当防护板,透过缝隙观看试验,年轻人骑在房梁上从上面看试验。

就是在这种艰苦的条件下,我们经过多次试验,成功找到了关键环节, 确定了设计参数和天线的状态。类似的试验也都是在这种简陋的条件下作成的。

世界上第一颗卫星是苏联发射的,美国人非常紧张,所以紧跟着在1958 年也发射了一颗卫星。第三是法国,接下来就看日本和中国哪个快了。由于我们遭遇“文化大革命”,发射时间比日本人晚了两个月。日本是2 月发射的,成为了世界第四。

1970 年4 月24 日,中国把第一颗卫星用长征一号运载火箭送上天,成为世界第五个进入太空的国家。值得自豪的是,我们的卫星比前四个国家首发的卫星加起来都重——苏联的是83 公斤,美国的是八点几公斤,法国的是38 公斤,日本的是九点几公斤,加起来是140 公斤,我们的是173 公斤。

“小伙子,成啦!”

我永远忘不了发射那天——1970 年4 月24 日。那天晚上天气不好,指挥部领导和我们下面的同志都很焦急,都希望发射的时候是个大晴天,能够用光学跟踪设备把发射轨迹测量下来。当年的发射基地司令(现场总指挥)非常着急,老问天气好不好。还好天公作美,晚上9 点多钟,天空中的云层在发射轨道的方向上裂开一道缝。

卫星发射很顺利,我们在敖包山上相继听到口令“点火”“ 星箭分离”……基地司令一 听到“星箭分离”的口令(说明入轨了)就很高兴, 一拍我肩膀:“小伙子,成啦!”我说不成,还得等着,还没听到《东方红》乐曲呢。直到喀什站收到信号才放下心来。

新华社马上发出喜报,天安门广场上的人们开始狂欢庆祝,街道和乡村的百姓团团围坐在收音机旁收听《东方红》,《参考消息》将所有外媒报道集中了一整版,其中德新社的报道写道:“中国人过去被大大低估了。”

摘自“纵横讲堂”系列图书之《神舟首任总设计师讲述:中国航天的历程》,中国文史出版社2019年1月出版。

内容简介: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航天事业得到迅猛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可上九天揽月”早已不是梦。成就的背后,凝结着无数航天人的心血与付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九、十、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发轫,见证了从东风系列导弹到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再到神舟飞船等重大航天成果的研发过程。他的经历,堪称共和国航天事业发展史的缩影。那可亲可敬的航天人,那可歌可泣的航天精神,那鲜为人知的航天往事,都将通过这位德高望重的老科学家的细细讲述,一一展现在读者面前。

本期编辑:于洋

中国文史出版社出品

感谢关注我社官微:中国文史出版社

更多资讯,欢迎洽询热线:010-81136602/6603/6605/6606;010-81136601 010-81136698 010-81136697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