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天下 | 今生的情谊,皆在茶里

2019-04-22 20:26
上海

踏过被称作“露地”的通道,观瞻落叶物哀的庭园,躬身潜入一米见方的“窝身门”,茶室内的光线倏然变暗,我们仿佛回到脱离母胎前的那个世界。在这侘(chà)寂幽玄的世界中,你我一主一客,款款相待,不置一语,胜却千言,仿佛自兹一别,便无缘相见。朴素的茶盏,捧在掌中,今生的情谊,皆在茶里……

位于日本京都山崎的“待庵”(亦称“妙喜庵”),建于天正十年(1582年)

茶道宗师千利休督造

江户时代(1603-1868)初期,日本茶道日臻成熟,其审美情趣被归纳为“谨”、“敬”、“清”、“寂”四字。客人自踏上露地之时起,便要心怀“一生仅此一会”的敬畏之意,不妄语,勿轻慢;主人亦应同怀此情,殷勤准备,珍重待客。这份珍重里既包含着对茶室的内外装饰,如壁龛、挂轴、花钉和茶具架,更重要的是展示茶道的诸般器具,如茶罐、茶杓、茶炉和手桶,其中最核心的当然要数千姿百态的茶盏了。

 宋代 油滴天目(附螺钿唐草纹天目台)

日本京都大德寺龙光院藏

在制作饮器方面,东西方有一个很大差别:西方民族喜欢在容器上加把手,而东方民族倾向于将茶碗酒杯制成适合手捧的尺寸,很少考虑为其加上用以持握的鋬(pàn)柄。带把手的容器多为金属打制,相对其他材质而言金属把杯使用起来更牢固,而青铜等金属冶炼工艺在西方出现得比东方早,所以会产生上述文化差异。陕西西安何家村窖藏出土了六件唐代金银把杯,把手部分均采用了来自中亚的金属铆合技术,从器型到纹饰也无不显示出强烈的粟特风格。

 

唐代 金筐宝钿团花纹金杯,陕西西安何家村窖藏出土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唐代 伎乐纹八棱金杯,陕西西安何家村窖藏出土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西方人和东方人在拿饮器时的习惯是不同的:西方人喜欢单手持握,即便是无把手的大型茶碗,他们也会不由自主地用握把手的方法去拿;而日本人会将手从器边转到底部,单手托住或双手捧起。这种持握差异造成了日本人对茶碗的“手感”始终有着刻意的追求。

元代 海棠形单鋬金杯

观复博物馆藏 

安土桃山时代(16世纪)金天目盏(含盏托),盏:木胎包金;盏托:铜鎏金 

日本京都醍醐寺藏

作为挑选茶盏的美学标准之一的手感,在日本人看来主要包含两个层面的要求。一是“分量”:茶盏过重,会让人感到压抑、吃力,如果过轻,又会令人觉得不可靠。二是“触感”:金属碗导热快,不适宜用于茶道;天目盏以及青瓷碗的表面,尤其是碗口处,过于细腻光滑,无法将茶汤的“涩”之情调从味觉感受转化成触觉体验。

作者:观复虚极

观复文物摄影:观复胡胡

观复博物馆(北京馆)参观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山子张万坟金南路18号

上海观复博物馆参观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陆家嘴银城中路501号上海中心大厦37层

更多观复博物馆的故事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观复博物馆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