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来江门了!一口气拍了一个星期,这次是聚焦……...

2019-04-19 20:40
广东

本文原标题:《央视来江门了!一口气拍了一个星期,这次是聚焦……每个江门人都该看》

今年5月10日

是美国联合太平洋铁路

与中央太平洋铁路接轨

150周年的纪念日

为了纪念华工在该铁路修建中的巨大贡献

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

《国家记忆》栏目摄制组

于4月15日起到江门

开始了为期一周的

专题片《美国筑路华工》的拍摄

此次专题片的拍摄

是为了纪念华工

在该铁路修建过程中作出的巨大贡献,

唤醒社会各界对华工历史的正确认识。

据了解,摄制组重点拍摄了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新会黄坑海槐义冢、金牛山华侨义冢,台山斗山镇陈宜禧故居、新宁铁路火车外景、大江镇李天沛故居、上川岛码头等;并通过情景再现的形式,还原华工工作、生活场景,展现江门华侨故事。

本次专题片由江门市委宣传部组织策划,为配合好拍摄工作,市委宣传部以及各相关市(区)给予了积极配合,全程为摄制组联系、安排拍摄采访事宜。

视频:央视《国家记忆》栏目到我市拍摄《美国筑路华工》专题片↓

接下来

让我们一起跟随央视记者的脚步

探寻五邑籍华工的故事……

蓬江区

坐标: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

摄制组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进行了情景再现拍摄,邀请五邑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学生展现华工出洋、修筑铁路的场景。

拍摄期间,中编办原副主任、江门杜阮乡亲黄文平,中央民族乐团原团长顾夏阳,以及新中国第一代著名音乐家司徒汉的儿子司徒勇,著名雕塑家司徒杰的女儿司徒蒙参观了华博馆,并对江门的华侨历史文化和央视拍摄江门五邑籍华工的故事给予赞扬。

中编办原副主任、江门杜阮乡亲黄文平说:
每次来华博馆看感受都不一样,我们的华侨先辈们的精神是宝贵的,是我们汲取的精神食粮。

中央民族乐团原团长顾夏阳表示:

这是第二次来江门,江门有着独特的华侨历史文化,江门的华侨故事和历史,就是文艺创作的现成素材,江门应该多挖掘这些历史故事,创作更多优秀的文艺作品来弘扬华侨的精神。

著名雕塑家司徒杰的女儿司徒蒙说:

这次央视来江门拍摄筑路华工的故事,真的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我们应该通过央视这样的媒体平台,大力弘扬江门的华侨文化,讲好江门的华侨故事。

新会区

坐标:新会华侨义冢

摄制组在新会拍摄有华侨史的“兵马俑”之称的华侨义冢。

目前,新会共发现4处华侨义冢,即黄坑海槐义冢、金牛山义冢、黄坑木山华侨义冢、黄坑大槐华侨义冢,其中,金牛山义冢为最大规模,约1500穴。

华侨义冢在侨乡华人华侨历史上有着特别的意义,当年因避战祸,或谋活路,五邑华侨经历了“逃亡-强掳、拐卖-卖猪仔-契约华工-偷私位-买出世纸”等各个时期的不同方式,一代接一代,一个引一群地,被强迫、被出卖或互相引渡地远托异国,他们有的通过自己努力在异国他乡立足生根;有的因条件所限而客死异域,客死异乡的先侨通过临终嘱托或由后死者根据共通的宿愿,经社会慈善团体不讲烦难,不惜重资,捡拾遗骨,归葬故里。

台山市

坐标一:台山市斗山镇陈宜禧故居、陈宜禧纪念广场、秀墩美塘村

摄制组来到台山市斗山镇美塘村的陈宜禧故居、陈宜禧纪念广场和秀墩美塘村,探寻我国第一条民办铁路——新宁铁路及新宁铁路“创办者”陈宜禧先生的生平故事。

在台山市斗山镇秀墩美塘村,情景重现早年陈宜禧学习场景↓

在台山市斗山镇陈宜禧纪念广场,老年陈宜禧离开铁路公司↓
新宁铁路建成后,村民第一次坐火车↓
陈宜禧(1844-1929),祖籍江门台山斗山镇,是新宁铁路的设计者和创始人。1864年,陈宜禧赴美淘金,并先后在美国从事铁路建设达40年之久,其参与了美国太平洋铁路的修建,从一定意义上说,正是这条铁路成就了现代美国。太平洋铁路的修建,在当时的条件下是极其艰难的,其中西拉内华达山地势险峻,是修筑太平洋铁路的最难关,华工为这条铁路的修建付出了汗水、鲜血甚至是生命。

坐标二:台山市大江镇水楼村

摄制组来到了美加铁路公司“包工头”李天沛的家乡——大江镇水楼村,拍摄了李天沛故居外景,以情景再现的方式,在他的故居以及东乔李公祠等地,还原100多年前他回到家乡招募村民,结队前往美加建设太平洋铁路的经过。

在大江镇水楼村,李天沛衣锦还乡情景重现↓
你看,以前的华侨可能就是这样抬着金山箱回乡的。

穿着西装的那个小伙子,应该是扮演出洋归来的台山人吧。

在水楼村东乔李公祠前面,李天沛招募华工出洋↓
大江水楼村是一条华侨村落。十九世纪中叶,以台山人为代表的大批华人到美国西部淘金,水楼村的李天沛就是其中之一。淘金有了积蓄的李天沛没有回乡,而是在美国旧金山唐人街做起了小生意。1864年年末,受美国铁路公司委托,李天沛回到家乡台山招募铁路工人,先后招募了一万多台山、开平等地的村民到美国参与太平洋铁路建设。可以这样说,大部分铁路华工都是李天沛招过去的,他为美国太平洋铁路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

坐标三:台山上川岛

摄制组在上川岛拍摄外景,并情景再现台山人拎着行李箱在港口准备出海的场景。

台山市川岛旅游区,是国家4A级景区,上川岛是广东第二大岛,下川岛是第六大岛,温暖的阳光、湛蓝的海水、洁白的沙滩、悠久的丝路遗存、浪漫的绿岛风光,每年吸引超100万人次前来旅游。

在川岛,渔民捕鱼

撒个网都是爱你的形状

说到川岛

小编就想起了泰坦尼克号

说点和拍摄内容无关的哈~~

你知道吗?

泰坦尼克号700多名幸存者当中

有6名中国人!

至少有一名是台山下川岛人!

江门籍华工遍布之广可见一斑~

根据泰坦尼克号邮轮公司的记录,当年有8名中国人在这艘巨轮上担任锅炉工。资料显示,这8人的登记名分别为:FangLang、LeeBing、AliLam、ChangChip、ChoongFoo、LeeLing、LingLee和LenLam。他们当中年龄最小的24岁,最大的37岁,调查显示他们可能来自广东台山。

下图右即幸存者之一方森↓

人物采访

人物:陈宜禧后人

摄制组对中国铁路建设先驱陈宜禧先生的孙子陈永常、曾孙女陈小玲进行采访。陈永常今年已有80多岁,他向记者讲述了爷爷赴美淘金、回乡修筑新宁铁路的故事。

“我的爷爷,陈宜禧是新宁铁路的设计者和创始人,他那个年代去到美国淘金、修铁路,是非常艰苦的,爷爷那一代华工吃苦耐劳、爱国爱乡的精神,非常值得我们传承和弘扬。”陈永常说。

陈宜禧先生的孙子陈永常↓

曾孙女陈小玲↓
人物:张国雄教授

拍摄期间,摄制组采访了一批专家学者。据五邑大学原副校长、广东侨乡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张国雄教授介绍,修建这些铁路的华工有七成来自广东江门五邑地区。华工比例在中央太平洋铁路工程后期甚至高达95%。中央太平洋铁路原计划14年建成,大量使用勤奋而又廉价的华工后,实际上只用了7年,节省了2/3的费用。

张国雄教授↓

“从某个层面来说,华工完成了美国中央太平洋铁路的修建,打通了美国东西部的联系,推动了美国的现代化建设,功不可没。”张国雄说。

来源:江门发布综合整理自江门日报(记者/谌磊)、台山发布等

责任编辑:徐蓓蓓

点击【在看】有惊喜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