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新会陈皮遇上创新理念,会擦出怎样的“火花”?请看……

2019-04-20 09:01
广东

广东有三宝:陈皮、老姜、禾秆草,

排在第一位的就是新会陈皮。

当新会陈皮遇上创新理念,

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跟上小编来了解一下吧~

全国现代农业产业园工作推进会

昨日在江门召开,

300多名与会代表参观考察

陈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看听闻品”,

新会陈皮在他们面前展示出自己独特的魅力。

数据显示,1996年新会陈皮产业产值不足300万元,2000年以来发展迅猛,到2018年已突破66亿元。“江门人真了不起,很有创造力,小小的陈皮做出了‘大产业’。”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研究室主任罗其友赞叹道。

那么,

一片小小的陈皮在新会陈皮现代农业产业园

是如何完成华丽蜕变的?

产学研助陈皮深加工

传统观念认为,新会柑“皮贵肉贱”,柑肉利用率低或被弃用,但在考察的第一站——新宝堂生物科技园,大家却见识到了新会柑肉的价值。

周华东摄

新宝堂利用新会柑肉成功研发出新型保健产品——陈皮酵素。陈皮酵素结合了新会柑果肉、新会陈皮、益生菌,加上枸杞子、山楂、黄精等药食同源的药材,经过720天发酵而成,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据介绍,目前新宝堂陈皮酵素已进入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进行对高尿酸血症(痛风)、高血压等疾病的临床疗效研究。

周华东摄

代表们走进陈皮酵素的发酵生产线,观看发酵熬合过程。新宝堂陈皮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柏忠介绍,该公司已与9所大学、2所三甲医院和1所科研机构建立产学研和商业合作关系,陈皮酵素便是产学研合作的产物。

新会柑肉“变废为宝”,与会代表见证了科技的力量。

周华东摄

新会区注重科技赋能陈皮产业,深化与重点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强科研成果转化,为陈皮寻找无限可能和更广阔的产业前景。新宝堂便是一个缩影。目前,新会已成立陈皮相关研究院8个、院士工作站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产学研合作基地20个、省工程中心1个、高新企业100多家,陈皮新产品的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75%以上。

产学研多方的持续深度合作,改变了新会陈皮产业以销售原材料为主的产业结构,陈皮精深加工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在科研支持下逐渐成型。目前,利用新会柑肉等资源,“陈皮果酱”“陈皮酒”“陈皮酵素”“陈皮虫”以及“生物肥料”等30多个产品已经面世,新会陈皮加工企业和科研机构也收获了30多项科研专利。

来自陕西洛川苹果现代产业园的王艳直言“没想到”:“新会(柑)陈皮产业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居然形成了这么大的产业集群,衍生出了这么多新产品。”

“用新会(柑)陈皮做出的系列产品,真可谓琳琅满目。柑普茶、陈皮酵素等,更是令人印象深刻。”罗其友认为,江门新会陈皮产业园在精深加工以及产业链、价值链延伸方面,已经有了很多很好的经验,“我们可以借鉴学习”。

陈皮村成三产融合典范

“我们把一个地摊产品,力争打造成世界品牌。”江门市新会陈皮村市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国荣说。这句话让与会代表印象深刻。吴国荣的底气来自三产融合,而陈皮村是陈皮产业三产融合的典范。

周华东摄

陈皮村三产融合园集种植、深加工、仓储、鉴定、交易、电子商务、科普教育、文化体验、特色餐饮等于一体,目前园区占地面积25万平方米,入驻商家逾200家,2018年接待游客118万人次,带动平台整体销售额3.2亿元。

与会代表被“新会陈皮皇”深深吸引周华东摄

代表们在陈皮文化体验馆内的陈皮竹光隧道中,感受陈皮历史;在陈皮投资交易中心,领略陈皮村的创新理念。陈皮村引入“陈皮银行”概念,首创仓单交易平台,提供质押融资业务,拔高了陈皮金融属性;在新会陈皮标准仓储示范中心,与会代表拿出手机扫箱上的二维码,查看产品的来源、年限、检验结果等重要信息。陈皮村内的每件陈皮产品均拥有一张“身份证”,避免消费者买到假冒伪劣产品……

目前,新会陈皮一二三产业产值分别为10亿元、45亿元、11亿元,比例为15:68:17。

福建省农业农村厅发展规划处处长王建华对新会陈皮产业园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充满兴趣:“陈皮跟文化、旅游、金融结合,做得非常好,值得我们学习。从农业来讲,要往三产融合方向发展,这是趋势,广东省做得比较出色,可以说引领我们今后现代农业发展方向。”

“新会陈皮产业园打造了一批像陈皮村这样的三产融合体。这座产业园在产业融合发展上,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和经验,给我感触非常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农村局乡村产业发展处副处长汤峰向记者分享了他考察后的感受。

“‘小陈皮’也能做出‘大文章’!”新会区区长梁明建表示,新会陈皮现代农业产业按照“一轴”“两带”“三基地”“四中心”“五园区”的思路,正在全面构筑新会陈皮生态、健康、富民大农业产业格局,积极打造“中国(百亿)陈皮之都·世界(千亿)陈皮中心”。
【大布局】

“一轴、两带、三基地、四中心、五园区”

曾几何时,“一家一户搞种植,房前屋后搞生产”是新会陈皮产业的真实写照。

“虽然能带来经济收入,但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农民议价能力难免不足,制约了产业进一步发展。”新会区副区长黄锐楼指出,在2017年新会陈皮现代农业产业园晋升“国字号”后,该区着力推动新会柑大基地建设,提升产业规模化、绿色标准化发展水平,这无疑为整个新会陈皮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全新的动力。

在此基础上,整个产业园“一轴、两带、三基地、四中心、五园区”的布局规划应运而生。

据介绍,“一轴”特指陈皮产业文化创意与休闲体验轴;“两带”包括三江—会城—开发区核心加工带、双水—七堡岛大健康加工带;“三基地”涵盖会城核心种植基地、三江绿色种植基地、双水绿色种植基地;“四中心”包含陈皮文化博览中心、新会陈皮产业园管委会公共服务中心、陈皮种质资源保护中心、陈皮检验检测中心;“五园区”包括陈皮村三产融合园、丽宫研发加工园、新宝堂生物科技园、七堡研发加工园、小冈香陈皮文化创意园。

蓝图已经绘就,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陈皮政策也陆续出台。据新会区农业农村局局长胡永桂介绍,该区已制定了《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新会陈皮)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方案》《广东省江门市新会陈皮现代农业产业园中央财政奖补使用方案》《新会区促进招商引资支持经济转型发展的办法》《新会陈皮国家现代产业园促进产业绿色提质增效扶持办法》等系列政策办法,为大基地发展提供切实的政策支持。

数据显示,2018年,园区新会柑种植面积8万多亩,比创建初期新增2万多亩,带动全区种植总面积达10万多亩;新会陈皮全产业产值达66亿元;吸引社会投资约30亿元,形成12家龙头企业,培育出“中国陈皮大健康产业第一股”;拥有超1000家经营主体,35类产品、超100个品种的产品规模,约3.5万人就业的产业集群,带动全区陈皮产业就业达5万人,实现农民人均增收1.88万元。

【大融合】

一二三产融合打造全产业链格局

新会陈皮的华丽蜕变,不止于简单意义上种植面积和产值的提升。

“一产种植基地,二产研发加工基地,三产交易与文化旅游基地。”在梁明建看来,三产融合,是新会陈皮打造全产业链开发格局的“钥匙”。

作为三产融合的典范,陈皮村当仁不让是新会陈皮的一张代表性名片。作为新会大型特色农产品商业文化综合体,集陈皮交易、特色餐饮、休闲养生、文化旅游于一体,自2014年开园以来,年均游客接待量超过100万人次。

陈皮村村长吴国荣认为,陈皮村以文化旅游为抓手,基于此形成的“公司+基地+农户+金融+旅游+互联网”经营模式,真正实现了一二三产的全域融合,也将推动更多农户参与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黄锐楼介绍,近年来,新会以“大加工”思路引领产业园建设,支持发展适合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经营的新会陈皮初加工,产学研合作发力新会陈皮精深加工。

2018年,新会区已形成陈皮饼、陈皮茶、陈皮酒、陈皮酱、陈皮保健品、陈皮调料、陈皮凉果系列产品在内的6大类35细类100余品种的加工产品规模。

“农业现代化决不能以排斥小农户为代价,我们要让农民分享到新会陈皮产业园的发展成果。”梁明建说,新会在探索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的进程中,立足于“共享”的发展理念,着力构建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和有效对接的体制机制和实现途径,坚持为农、贴农、惠农,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民就业增收,让农民分享产业园发展成果。

新会陈皮行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产业园创建带动全区农民直接收益12.6亿元,其中,种植户鲜果销售收益3.5亿元,土地经营权流转收益1.5亿元,农民工劳务年总收入6.6亿元,企业支付物业租金超1亿元。利益分享机制的带动下,种植新会柑的农民人均增收1.88万元,较周边高出4000多元。

【大谋新】

从不足300万元到破66亿元的跨越

1996年,新会陈皮产业产值还不足300万元,2000年以来发展迅猛,到2018年已突破66亿元。

从不足300万元到突破66亿元,新会陈皮产值几何式的增长,背后是无数“陈皮人”的探索和谋新:

新会区政府与我国现代农业(柑橘)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邓秀新及其团队达成共识,建立“新会陈皮特色柑橘产业院士工作站”。

陈皮村与广东省农科院、湖南省农科院联合组建了“广东新会陈皮研究院”;

陈皮村与丽宫国际联合成立“江门市丽宫陈皮研究院”,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华南农业大学合作,助力陈皮加工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

新宝堂携手台湾著名生物专家“乳酸菌之父”蔡英杰,成立“新会柑酵素研发中心”,与中国药科大学、广州医科大学、广东省中医院等多家高校和机构共建研究中心,促进陈皮产业向医药和保健食品方向发展;

……

据介绍,新会区通过“财政+社会”投入约1.32亿元用于全产业链科研培养农村实用人才5000多人。目前已建成2个院士站、1个博士后工作站、8个与陈皮相关的研究院,20个产学研合作基地,与中山大学等30多家科研院校开展合作,获得30多项科研专利、发表论文超250篇。

为了让消费者购买到真正的新会陈皮,新会区大力推动农产品溯源体系和大数据平台建设,明确每一块新会陈皮的“身份信息”。新会区着力从种植、加工和销售等方面完善新会陈皮产业标准体系,建立规划面积3369亩的新会柑(陈皮)种植永久保护地,创建总面积近1万亩的新会陈皮创建GAP(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成立广东省新会柑标准化示范区和国家柑橘栽培综合标准化示范区,制定并颁布《地理标志产品新会柑》《地理标志产品新会陈皮》2个广东省地方标准、《新会陈皮普洱茶》等8项联盟标准,76家企业通过国家质检总局核准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专用标志。

2018年10月,新会已完成对全区6600多户经营主体的数据采集工作,接下来还将把全产业链监管体系延伸至仓储、物流、销售、金融等流通领域,实现产业全程智能化信息化和大数据管理,确保新会陈皮品质,提升陈皮品牌价值。

从小农种植走向规模耕种,从作坊式加工走向工业化生产,从单一农业走向产业融合,新会陈皮产业的转型路之路,少不了金融的支持。2016年6月,新会区政府和农业银行合作创新推出的“陈皮贷”,截至2018年前三个季度,农行江门分行已累计发放“陈皮贷”500多户约2.2亿元,为新会陈皮产业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图解

来源:整理自江门日报(记者/赵可义、唐达、叶田、朱婧君)

责任编辑:曾素娟

点击【在看】有惊喜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