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村伦敦办公室可能面临大裁员,中国市场将成重要收入来源

澎湃新闻记者 孙铭蔚
2019-04-20 08:25
来源:澎湃新闻

日本最大券商野村的伦敦办公室可能面临大规模裁员。

据英国《金融时报》4月19日报道,野村CEO永井浩二(Koji Nagai)宣布大幅削减成本,他表示,“我们别无选择。”

澎湃新闻记者也从接近野村的相关人士处核实到了裁员消息。

这家日本最大的经纪和投资银行过去3个季度的业绩是10年来最差的,2018年年报显示,野村净该年度亏损8.69亿美元。

让欧洲业务适应英国退欧不确定性的任务一直很艰巨,整个集团士气低落,自愿离职的步伐正在加快,影响整个行业的不利趋势暴露出野村决策中的缺陷。

Nagai刚刚宣布了一项10亿美元的大规模成本削减计划,这是他担任首席执行官7年来的第三次。这一次的计划是进行重大的管理重组,并关闭20%的国内分支机构。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称,Nagai的基本困境是显而易见的。他需要一个成功的海外业务,以抵消他预计的国内业务下滑的影响。不幸的是,野村在海外遭遇不幸的历史很长,而且目前没有迹象表明,野村现任首席执行官已经找到了破除厄运的方法。

尽管他的目标是支持该公司的主要融资业务,并专注于在美国和中国扩张,但内部对他的做法的批评越来越多。直接参与其中的人士表示,围绕战略的争论正变得越来越激烈。

Nagai向英国《金融时报》表示,野村驻伦敦办事处可能面临大规模裁员。驻伦敦办事处的高管们私下指责,东京的总部将全球业务“视为对冲基金”:大幅削减短期内会出现问题的业务,但在市场转向后,不得不重建这些业务。

投资者也感到担忧。在2013年至2015年的“安倍经济学”(Abenomics)繁荣时期,以及野村国际业务自全球金融危机以来首次恢复盈利之后,野村的股价与东京市场其他股票一道飙升。但自那以来,野村的股价已大幅下跌,并且看起来毫无起色。

野村的高管私下里表示,紧缩的感觉无处不在。该公司明白,其海外旗舰业务使其有别于国内竞争对手。报道认为,野村的中国梦至少还活着,而且可能成为一个重要的收入来源:2019年3月,野村获得了中国证监会批准,设立一家由野村控股的证券合资公司。

野村东方国际证券的注册资本为人民币20亿元,业务范围为证券经纪、证券投资咨询、证券自营、证券资产管理。这家合资公司共有3名股东,控股股东野村控股持股51%,东方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持股24.9%,上海黄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24.1%。

在美国大型投行精英中获得永久席位的梦想似乎已被野村放弃。

Nagai解释,削减成本和重组计划的大部分内容,都涉及打破僵化的、容易出现瓶颈的“矩阵”管理风格——员工可能有不止一个老板——这是20年前为应对之前因过度投资俄罗斯债券而引发的危机而建立的。内部人士表示,正是这一体系最终阻止了野村将收购雷曼的成功转化为更大的成功。

Nagai揭示了做出这些改变的必要性和为什么没有更早发生的原因。

他表示,长期以来,削减系统方面的成本一直是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他已决定采取“严厉措施”。他表示,矩阵式管理结构是以往重组中遗留下来的。“公司内部对这一决定表示反对。当我告诉员工应该按照大趋势来做的时候,他们说完全同意,一定要这么做。但当我们在他们的业务层面详细讨论细节时,他们给了我所有不这么做的理由。因此,讨论陷入停滞。”

在一些分析人士看来,Nagai的计划带有绝望的味道,缺乏明确的重点,而且姗姗来迟。另一些人则认为,他的战略是一种有效的、经过深思熟虑的尝试,旨在界定这家日本最负盛名的金融服务品牌的业务。

独立分析师布赖恩•沃特豪斯(Brian Waterhouse)表示,“由于野村是(日本)第一,它一直认为自己必须在所有市场上都是第一。我想,野村证券首席执行官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决定是只在日本做大,还是在亚洲做大,还是在全球做大。”

在野村内部,Nagai的支持者认为,本月宣布的成本削减计划可能会自然而然地解决这一难题。但是,有分析师表示,即使假设计划执行的完美,也不能保证收入会回升。

穆迪日本高级信贷官佐藤俊作(Shunsaku Sato)表示,“野村积极解决盈利能力问题的事实是积极的,但现在判断改革对盈利能力的影响还为时过早。”

分析人士表示,尽管在海外业务中找到正确的模式将至关重要,但最大的战场将在日本国内——尤其是如果永井预计将遭遇巨大阻力的话。野村的国内业务面临的主要威胁,与其核心客户群——富裕的退休人员和小企业主——的年龄增长有关。野村与这些人有着数十年的关系。

里昂证券分析师Hideyasu Ban表示,问题在于,野村在吸引这些客户子女方面做得不够成功。这些客户年龄在20多岁、30多岁和40岁出头,他们更自然地倾向于SBI和松井等在线券商。

Ban说,野村尚未感受到这种转变的全部影响,但随着日本走向一场大规模的“遗产继承活动”,野村可能会越来越多地感受到这种影响。在这场活动中,客户会死去,但他们的财富将转移给那些从未在日本最负盛名的品牌银行工作过的人。

    责任编辑:孙扶
    校对:丁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