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永:更多外资药企将加入中国的药品带量采购竞标

澎湃新闻记者 包雨朦
2019-04-19 21:05
来源:澎湃新闻

随着国家药品带量采购政策的落地执行,过专利期原研药长期在中国保持高溢价的时代即将终结,跨国药企在中国市场该何去何从?

4月18日,安永(中国)企业咨询有限公司发布医药行业研究报告《中国医药改革背景下,跨国药企的战略应对》。该报告聚焦目前政策背景下跨国药企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对跨国药企如何应对中国的医药行业改革,寻求新的商业契机给出了建议。

上述报告认为,2018年12月6日,第一轮“4+7”城市药品集中采购试点启动,以此为代表的中国一系列医改政策对国内外药企带来了长期深远的影响。

首先,过专利期原研药将更快进入成本竞争领域。目前已经有60个仿制药通过一致性评价,在华跨国药企销售额的80%或以上(以普药为主的跨国药企高达90%以上)的过专利期原研药或面临被替代,或面临降价的趋势。

其次,跨国药企的创新药管道跟不上政策周期。由于跨国药企的研发都在其总部,研发周期较长,时间计划无法与中国政府相关政策出台时间相匹配,可能错过创新药政策红利。

第三,专业推广能力要求提高。随着政府一系列有利于创新药上市的政策出台,国内医药市场会迎来跨国药企创新药扎堆上市的情形,因此跨国药企需要快速提升相关推广能力或采取外部招聘。

第四,营销效率需提高。在政府控费的大背景下,药企的议价空间也会被压缩,最终都会采取“以价换市场”,这时就需要提高公司的营销效率,降低内部运营成本。

安永的报告还指出,对于跨国药企而言,挑战中也蕴藏着潜在的商业机会。报告指出,除了加快步伐将自己的创新药引入国内外,跨国药企还可以提高其创新药的可及性以加速医保准入谈判。此外,跨国药企可以将国内三四五线城市及乡县视为其未来拓展的重要市场。

随着第一轮“4+7”城市药品集中采购试点的逐步执行落地,预计第二轮国家集中采购将在今年二季度启动。

安永大中华区医药行业合伙人吴晓颖向包括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在内的记者表示:“从上一轮带量采购的降价比例来看,已经打破外资药企成本结构,对于原研药来说冲击很大。外资药企也看到降价趋势肯定是不可逆的,未来肯定是会往这条路走。”

“如果他们不积极应对第二轮第三轮,未来可能原研药在中国就比较难发展。”吴晓颖判断,会有更多外资药企进入带量采购,并积极争取进入最终采购名单。国家对跨国药企定位是创新药,成熟药未来不会出现高溢价,原研药的专利悬崖未来也会在中国出现。

吴晓颖补充道:“医改的信号非常清晰。未来中国医药市场将呈现以下四个特征,即跨国药企主导创新药品市场;国内大药企主导仿制药市场,并逐步进入创新药市场;行业集中度高,前后端渗透,强者恒强;形成规范运作的行业新生态。”

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医药市场规模约为1.25万亿美元,预计至2023年,全球医药市场规模将超过1.50万亿美元。中国在2015年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药品市场,2018年市场规模约达1370亿美元,占全球市场11.37%,预计至2023年,规模将达到1400亿-1700亿美元。

安永大中华区咨询服务主管合伙人王海瑛表示:“不管是从全球药品市场份额还是从未来增长来看,中国都是跨国药企不容忽视且需要关注和聚焦的市场。自2015年以来中国医药行业政策频出,2018年各项政策加速落地,行业的走向和趋势已日渐明朗。特别是药品供应端的改革政策将引领未来中国医药行业的市场趋势,形成一个有创新活力、公司有序的医药生态环境,这也意味着,在华跨国药企将正面应对挑战与机会并存的转型时代。”

    责任编辑:孙扶
    校对:丁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