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竞合︱通往罗马的“一带一路”:美国在担心什么?

赵明昊 特约撰稿
2019-04-18 18:11
来源:澎湃新闻

近期,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即将召开的背景下,中欧之间频密的高层交往引发各方关注。继习近平主席访问意大利、摩纳哥和法国之后,李克强总理近日也成功结束欧洲之行。虽然中欧之间仍存在不少分歧,但也借助高层互动向外界释放了双方共同维护多边主义、稳妥处理竞争与合作关系的积极信号。

无疑,“一带一路”倡议已经成为中欧关系的热词之一,该倡议的主要目标就是将活跃的东亚经济圈与发达的欧洲经济圈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欧洲在“一带一路”合作格局中占据着特殊重要地位。与此同时,欧洲是美国的传统盟友,美欧“跨大西洋关系”更是西方主导的国际秩序的基石。

应当看到,“一带一路”正牵动中美欧三边战略互动迈入新的阶段,中欧合作需要处理好美国因素的影响。

欧洲对“一带一路”的参与不断扩展

过去几年来,中欧围绕“一带一路”的沟通与合作持续深化。在欧盟层面,“一带一路”与“容克投资计划”进行对接,双方还建立“中欧互联互通平台”等机制,促进相关合作项目的实施。虽然近期欧盟发布的《欧中关系战略展望》提及欧中在经济方面存在竞争关系,但该文件也强调,欧盟委员会2018年9月提出的“欧亚互联互通战略”可以与“一带一路”进行深度对接,开展创新性合作。

在习近平主席不久前访问法国时,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德国总理默克尔还专程来到巴黎参与会晤。这一举动不仅表明欧洲将中国视为“全球性关键力量”,也向外界展现了促进欧中建设性合作的姿态。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欧盟政治架构的主要支柱,欧洲议会对“一带一路”的关注和支持也在加深。今年3月底,“‘一带一路’政策沟通委员会”在法国斯特拉斯堡宣布成立,来自英国、荷兰、德国、奥地利等国的15位欧洲议会议员成为该组织的创始成员。委员会下设数字经济等工作组,旨在促进“一带一路”合作以符合欧中双方利益的方式展开。

在欧盟成员国和其他欧洲国家层面,中欧“一带一路”合作也在不断扩展。过去几年,“一带一路”在中东欧国家得到积极响应。作为“中欧陆海快线”的重要部分,连接布达佩斯和贝尔格莱德的匈塞铁路已开工建设。此外,旨在为基础设施和产能合作项目提供资金支持的“16+1”金融控股公司和规模达100亿欧洲的中国-中东欧基金也已经成立。2018年1月,中国路桥公司联合体首次中标欧盟基金支持的基建项目——克罗地亚佩列沙茨大桥。

现如今,除了匈牙利、波兰、捷克等中东欧国家,意大利、希腊、葡萄牙等欧盟重要成员国也已与中国政府签署“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尤其是,近期“七国集团”成员之一的意大利正式加入“一带一路”合作架构,具有突出的象征性意义和实质性影响。“一带一路”将与该国的“北方港口建设”“投资意大利计划”等进行深度对接。意大利基础设施的改造将获得来自中国的更多支持,包括位于该国北端亚得里亚海沿岸的的里雅斯特港,这对于意大利重振自身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至关重要。

今年3月底,卢森堡首相贝泰尔访华期间,双方也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备忘录。卢森堡虽是国土面积较小的欧洲国家,但它与意大利一样,位列欧盟的六个创始成员国。卢森堡主要希望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与中国加强金融合作。特别是,卢森堡证券交易所与上海证券交易所、中国银行等中国机构将在绿色金融等方面深化协作,这有助于实现“绿色丝绸之路”的愿景。此外,中国倡议设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年会今年7月也将在卢森堡举行。

法国、德国与中国进行的“第三方合作”也在稳步推进。3月29日,“一带一路”倡议德国联邦协会在不莱梅成立,该组织力图促进德国中小企业借助“一带一路”平台与中方企业共同进入第三方市场。放眼北欧,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影响下,芬兰和挪威等国推动“北极走廊”项目,来自亚洲的货物未来有望在希尔克内斯等挪威北冰洋沿岸地区装卸,或经芬兰的铁路,通过海底隧道抵达爱沙尼亚,进而运往欧洲各地。正如芬兰政府官员所言,与中国的联通,使芬兰得以从全新的视角看待自己的地缘政治地位,芬兰不再是岛国,而是处于欧洲和亚洲的中间地带。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欧洲私营金融机构也对参与“一带一路”合作表现出越来越大的兴趣。比如,渣打银行在“一带一路”沿线40多个国家设有营业机构,该行提出在2020年之前计划投资至少200亿美元,为“一带一路”项目提供资金支持。渣打银行还与中国国家开发银行签署了合作协议,利用后者提供的100亿元人民币资金,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相关企业提供融资和交易服务。

美国加大阻挠力度

美国因素对于中欧“一带一路”合作的影响不容忽视。美国智库“全国亚洲研究局”专家罗兰德(Nadege Rolland)曾在法国国防部从事中国问题分析,她称,“如果欧洲逐渐转向亚洲而不是关注大西洋,如果中国成功将自己与俄罗斯、中亚、东欧和中东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美国政策制定者或许将被迫彻底地改变他们对这些地区甚至是整个世界的传统方略。”

近年来,特朗普政府已明确将中国视为“战略竞争者”,尤其是“一带一路”逐步成为中美战略博弈的新焦点。与此同时,美欧关系“裂痕”则在加大,双方在经贸关系、北约发展、气候变化、伊朗核问题等方面龃龉不断,特朗普对欧盟和多边主义展现的蔑视态度也让欧方非常不满。此外,特朗普重要智囊史蒂夫•班农在卸任白宫首席战略师之后,在欧洲建立名为“运动”的组织,积极扶持欧洲国家的民粹主义政治势力。美欧政治和价值观分歧也有所深化。

在此背景下,美国对欧洲加大对“一带一路”的参与越发感到忧心。特朗普政府高官和美国驻意大利大使等人,曾多次劝说意大利不要与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这种施压实际上一直持续到最后一刻,今年3月,班农与目前与“五星运动”联合执政的联盟党领导人会面,鼓动后者对中国在意大利的投资进行抵制。然而,出于对本国利益的反复考量,意大利政府最终还是顶住了美国的压力。《纽约时报》后来评论称,“意大利敏锐的历史感以及对大国地位变化的察觉”促成了意中合作。

在意大利之后,美国又盯上了另一个希望加大参与“一带一路”的欧盟成员国——马耳他。马耳他位于地中海地区,与美国拥有紧密的传统关系。对于参与“一带一路”合作,马耳他财政部长爱德华•希克卢纳(Edward Scicluna)表示,作为主权国家,我们有自己的利益,“一个国家要想生存并具有竞争力,尤其是一个小国,那就要实现多元化”。这一观点实际上道出了不少欧洲国家的心声,它们并不希望在美国和中国之间“选边站队”,不过是试图寻求更多的发展机遇和空间。

当然,相关中欧合作可能会直接涉及美国利益,这也需要引起足够重视,从而确保“一带一路”能够在欧洲地区走深走实。比如,2018年12月,中国和葡萄牙签署“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葡萄牙积极吸引来自中国投资,包括中国三峡集团在葡萄牙电力公司将其股权从28.25%扩大到50%以上,这一收购涉及90亿欧元资金。然而,葡萄牙电力公司下属的可再生能源公司是美国清洁能源的第三大供应商,在美国拥有较大业务。预计此类商业交易很可能会引发美国方面的关切和干预。

从安全角度看,美国非常关注中欧港口项目合作。目前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等中国企业积极参与欧洲国家港口的开发和运营,涉及希腊比雷埃夫斯港、荷兰鹿特丹港、比利时安特卫普港、葡萄牙锡尼什港等。对此,前美国海军作战部长加里•拉夫黑德(Gary Roughead)称,“中国的港口经营者将能密切监控美国船只,留意其维护活动,接触到进出维修点的设备并与我们的船员自由交流。”美国智库“防务高级研究中心”发布的相关报告也担心,港口合作项目有助于增强中国海军的远程行动能力。

美国方面的上述关切和做法表明,虽然中欧“一带一路”合作不断扩展,但仍然面临包括美国因素在内的诸多挑战,尤其是要处理好涉及地缘政治和安全方面的问题。此外,中欧需要更好地应对规则、标准和法律等层面的未解难题,确保相关合作项目的顺利推进,最大程度地减少外部力量的恶意阻挠和干预空间。当然,也应考虑推动一些中美欧三方合作项目,用中欧合作取得的实际成果带动更多美国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合作,化解美方不必要的猜疑和忧虑。

-----

作者赵明昊系澎湃特约撰稿人。

    责任编辑:单雪菱
    校对:栾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