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燕紫:创作是让自己的心有所安放的过程

2019-04-18 20:59
北京

胶囊、止痛贴、处方,章燕紫的作品似乎一直围绕着“医学”这个主题,她一直在思考艺术与生命的关系,探索艺术的社会作用,艺术语言的边界。
章燕紫,“愿望胶囊”,2018年,胶囊箔板、写着愿望的彩色纸条, 尺寸可变。图片来源:艺术家和方由美术

“胶囊”——作品《愿望胶囊》是章燕紫在两年内收集了数以万计普通人的心愿,她邀请他们将愿望写在小纸条上,卷成一颗颗胶囊,并密封在胶囊板内。这些愿望来自不多不同的国家,“许愿”的人有演员、律师、商人、学生,也有边远山区的孩子、农民。愿望各不相同,但呈现的是社会不同人的生命状态,以及他们对于美好的憧憬,愿望收集越来越多,慢慢聚集成为一种能量。

Yanzi Zhang, The Remedy(1/4), 2012-13, Ink on analgesic plasters, 180×108 cm. 图片来源:方由美术

“止痛贴”——常人用药物来进行止痛,有信仰的人,也会用宗教来止痛。一次偶然章燕紫看到桌上有一片止痛贴,她便随手在止痛贴上面勾了一个佛像,画完之后,突然发现有一种“重叠”的感受。这个无意的尝试,让章燕紫打开了创作的新思路,而在这个过程中章燕紫发现这种材料跟宣紙完全不一样,这也让她觉得很有意思。

REGISTRATION (2) 挂号(2), 2009-2013,Jute Paper, Ink and Wash, etc. 麻紙、水墨等,40 x 40 cm,图片来源:方由美术

“处方”——手机、网络、书籍、麻将……“这是给小女孩的处方,这是治百病的,这个是救命的”,作品“处方”系列的创作让章燕紫成了一名“医生”,她用艺术的方式给大家开药方,当被问到给别人开了这么多处方,那开给自己的处方是什么时,章燕紫回答道:“我的处方上画了一幅我女儿的照片”。“处方”系列的创作让章燕紫觉得很轻松,它不同于其他创作时的纠结与痛苦,这一张张手工纸上是她每天一个个小灵感的记录。

REGISTRATION (22) 挂号 (22), 2009-2013,Jute Paper, Ink and Wash, etc. 麻纸、水墨等,40 x 40 cm. 图片来源:方由美术

同时章燕紫还将个人的体验结合教学,在中央美院实验艺术学院开设的《艺术治疗》课程中,她和学生一起深入到中日医院、望京医院进行调研,希望有更多的学生可以在此领域有所研究,有所发展。在创作方面,从自我生命经验出发,延伸至对文化、社会状态的思考,并以水墨的形式予以呈现,这是章燕紫持续已久的创作逻辑。

北岛曾这样评价章燕紫:“她是一位独创的画家,也是一位心理治疗的“女巫”。她的画在艺术和治疗之间达成了一种危险的平衡。以女性特有的敏感,她寻找人类自救的生命源泉。”

不光是作品,章燕紫近几年甚至在医学博物馆举办了两次展览,2016年香港医学博物馆展出了她的个展“本”,在博物馆驻留的两周里,章燕紫被这里的历史、故事深深触动有感而发,创作了一系列作品,她用艺术的方式提升了医学的“仪式感”,表现出了与自然融合在一起的东方哲学的形而上精神。

章燕紫,“所有的火山都不过是个青春痘”,2018年,棉花,纱布和针灸针,80 x 70 x 70cm。图片来源:艺术家和方由美术

2018年在英国爱丁堡的外科医生大厅博物馆(Surgeon’s Hall Museums),众多医学专家、医生心目中的圣地,欧洲最大最古老的医学博物馆中,展出了章燕紫2017年夏天驻留爱丁堡期间,在翻阅大量内部资料,深入考察人体标本修复等实验室,被博物馆的丰富藏品震撼后,她创作了一系列与此相关的作品。展览名为“所有的火山都不过是个青春痘”,其中的同名作品是艺术家强烈内心情绪的爆发,是章燕紫一直以来创作中延续的宇宙观、人生观的体现。章燕紫认为,当我们俯瞰地球时,喷薄的火山只不过是脸上的一颗青春痘,巨大的创伤也微不足道。反之,看似渺小的人类或蚂蚁,也许就是一个宇宙。

章燕紫,“炁”,2016年,水墨装置,64m。图片来源:艺术家和方由美术

今年3月,章燕紫的个展“自闭”正在香港方由美术画廊展出。这次展览是章燕紫继2016年在香港医学博物馆的《本》个展后再一次在香港举办。展出的作品正是聚焦在“自闭”这一残酷话题上,但同时也在艺术上营造了一种与众不同的美感。

香港医学博物馆外观 图片来源:方由美术

“自闭”是一个医学概念,是一种先天的发育障碍性疾病,用以描绘个人在社会成长中的认知、沟通、交流等障碍。但艺术家章燕紫所指的“自闭”,更多的是作为普遍存在于当下的一种社会文化现实描述,一种“避世”的状态。

随着技术、思想的发展,当代社会越来越呈现交流便捷、价值多元的状态,但人作为一种社会存在,却不自觉地陷入封闭的情境并乐享其中。御宅文化、沉溺虚拟、社交降级等成为当下的奇异景观。

《自闭》30×40cm 材料:纱布.水墨.铁窗2019。图片致谢艺术家

在艺术家的这一系列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她将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见到的防盗网、铁丝网都融入了创作当中。作为一种艺术表征符号,铁丝网象征着一种残酷的社会文化现实,这种残酷就像画面中铁荆棘的尖锐和锋利,只要我们穿行其中,必将刺破我们的身体。

章燕紫不只提出这个现象同时也令人反思。这些随处可见的网架起了一道道墙,将我们困囿其中,一开始我们面对钩爪锯牙、锋芒逼人的铁丝网,会条件反射地反感、抗拒,然而,我们有没有慢慢习以为常,不知不觉享受起这种“保护”?我们有没有被这一道道被外界披上五彩缤纷外衣的有形或无形的铁丝网所迷惑?有没有自己亲手编织一个炫彩的网并迷失其中?这不仅是艺术家章燕紫对社会现状的追问,也是对自己内心的一种追问。

艺术家章燕紫 图片致谢艺术家

YT对话艺术家章燕紫,聊聊“自闭”背后的故事。

YT:为什么会选择“自闭”这个词来表达这一系列的作品?

章燕紫:“自闭”是我的一种状态。我其实很享受有一段“自闭”的时间,这并不是“自闭症”,“自闭症”的患者都不是自己选择的,而我是主动去选择“自闭”的。自闭,是一种逃避,也是一种选择。

不管是绘画也好,写文章也好,我觉得从事这种工作的人都得有属于自己的“自闭”时间,当你对外关上一些东西的时候,其实你也正在对内打开一些新的东西,表面是“闭”其实是在“开”。我觉得“自闭”是一个很重要的状态,一个人会永远都是开放的吗?我觉得这是不太现实的。

《云上的日子》尺寸不等 材料:瓦.水墨.金箔 图片致谢艺术家

YT:为什么会将“网”,“铁丝网”作为自己自闭状态的一种隐喻?

章燕紫:网,无处不在。展览中观众可以看到铁窗缠绕着纱布绘制的朱砂山水,在这里铁丝网代表残酷的本质,山水代表精神的梦幻,叠影中产生超现实奇幻的另一面。作品中的铁丝网形象保留水墨气质的同时又以某种秩序延伸生长着,构成了一种有冷抽象意味的绘画形式。我们有时觉得这个网是一种保护,很安全,有时又痛恨这个网,想冲出去,但是,冲出去会发现还有一层网。这种挣扎的感受很难说清楚。

《自闭》30×40cm 材料:纱布.水墨.铁窗2019。图片致谢艺术家

YT:与铁丝网对应的另一组作品中你使用了与铁丝完全不同的材质,铜片和竹简来创作,为什么会选择用“竹林”这一形式来呈现?

章燕紫:画铁丝网系列时,我整个人都是绷紧的,坚硬的。而在“竹林”系列里,我变得柔软了。我在竹简上用希腊文书法书写西方经典,也是对文化自闭形态破解的一种尝试。圆周率是最不自闭的一个经典符号,象征着一种无限生长、无比开放的存在结构,在这次展览中,我也将这一数学符号镂空雕刻在铜片上,作为对“自闭”的反观和思考。在我看来这些都是抚慰焦虑和不安的有效途径。

章燕紫,《竹林》,2019年,水墨、铜片、竹条,尺寸可变。图片致谢艺术家

YT:从“药丸”到“自闭”,“医疗”这个主题是如何进入到了你的创作之中?

章燕紫:我读研究生的时候可以说是进入了创作的困惑期,我在画家的身份中迷路了。那会每天不画不安,画又不知道画什么,我就找到一个简单的办法,每天我吃什么就画什么,我画了番茄啊、水果啊、粽子啊,就像完成任务一样,心安理得了。有一天我生病了桌子上摆着胶囊,于是我就把药也画下来了。药和自然的食物不一样,它是机器生产出来的,很酷,有一种特殊的美感,之后在我的很多作品中都可以看到机械的线条,就这样在一个很偶然的机会里我开始了这样的创作。

表面上是我选择了药这个对象进行创作,其实是我选择了离开传统创作的模式,与其说找到了新的绘画对象,不如说“离开”这个动作的意义更大一些。

艺术家章燕紫 图片致谢艺术家

YT:病痛、医治,与其说你的创作主题是围绕“医疗”来展开的,不如说是你对生命思考的一种体现。

章燕紫:我做作品其实和我自己对生命的认识有很大的关系,过早面对亲人的离世,会经常去想如何与他们对话,也会经常去思考生命的意义。人生不过是一段旅程吧,就像我们乘飞机会有转机,乘地铁会有换乘,死亡可能只是人生的一个中转站,是下了一班车,又将搭乘另一种交通工具去向另一个的地方。

《齐物论》100×200cm 2019创作。图片致谢艺术家

每个人的认知是不一样的,对死亡的态度也是不一样的。一个人对生死的态度也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作品的方向,我并不害怕谈论死亡,也不会回避这个话题,我也会想自己最后会以一个什么样的姿态去告别。这种对生死的思考,必然体现在作品中,那是一个让自己的心有所安放的过程。

《自闭》30×40cm 材料:纱布.水墨.铁窗2019。图片致谢艺术家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